当前位置:首页 > 论诗 > 详情
沙鸥飞舞 男  46岁
  • 注册日期:2019-02-08
  • 最近登录:2024-04-14
  • 粉丝人数:9
»个人空间    »留言板

最新帖子

【转载】诗词艺术中的数词运用之妙

沙鸥飞舞 发布于2019-05-19 19:59   点击:1747   评论:3  
    一谈到古代诗词艺术,人们通常都会想到修辞、意象、情感一类内容。谈这些固然不错,且的确属于诗词艺术中的精要处;但是,细细考究起来,诗词艺术中处处皆有学问,只要你会品味,在一些细枝末节中也会发现很多情趣的。比如数词的运用,其实也颇有讲究的。数词与形容词、动词这类充满“动态”“生机”的词类相比,似乎枯燥死板得多,利用价值有限得很。所以,一般的诗家谈诗,着眼点大都集中在形容词、动词的运用之妙上,比如王安石的那句著名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的用法一类;而对于那些不懂诗道又喜欢附庸风雅的诗歌爱好者来说,几乎看见名家诗中的动词、形容词都可以赞不绝口,这只有让人无语了。其实,对于真正的诗人而言,只要诗意情感真,再平凡普通的词汇都可能“兴风作浪”,“行云布雨”,搅得“天翻地覆”的。
    有一个大家都熟知的故事,清代诗人郑板桥,在一个下雪天路过一家酒店,见几个秀才正在饮酒赋诗,且自命不凡,郑板桥听了直摇头;秀才们不高兴也不服气,就要郑板桥也作一首。郑板桥就脱口而出了两句:“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语音未落,几个秀才便窃窃私语:这人只会数数,哪里会作诗。郑板桥不理睬,接着吟下去,“千片万片无数片”,更引来秀才们的不屑和嘲笑,但最后一句“飞入梅花总不见”一出,秀才们便哑口无言,只有肃然起敬、惊叹不已的份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诗歌艺术是一种整体艺术,不管用的是什么言辞、手法,最终都还要通过整体的诗意氛围来显现。孤立的论诗其实是很危险的。虽然古代诗家常有“有诗无句”或“有句无诗”的论诗佳例,似乎很有一些孤立论诗的嫌疑,但这其实还是体现了一种全局观,体现了一种精益求精的诗歌创作精神,要求好诗务求在这两方面都要力争最优,不得已才求其次。而在我看来,倘要我在“有诗无句”和“有句无诗”中作出选择,我是宁肯选择前者的。因为一首诗的整体意境才是一首诗的灵魂所在,没有灵魂,佳句的所谓“佳”“妙”处毕竟有限。以郑板桥的这首近似于现代“围脖体”的打油诗而言,谈不上什么“佳句”,拆开来谈,一无所取,但合在一处,却就有了一种蓬荜生辉的妙趣,无处不透出精气神,包括那些数词的简单列举都有一种仪态万方之美:雪花的洒落,由点到面,由少到多的陈述竟然就有了一种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的蕴藉的意境之美,最后梅花与雪花的融合竟使得枯燥的数词排列烘托出一幅活灵活现、如在眼前的迷人风景。不得不承认,高手一出手,就知有没有。以虚带实,以指代剑,举重若轻,全在于诗人自家的深厚修为。只要修为深厚,诗意真诚,自然纵横捭阖,随心所欲,举手投足间都能“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起到化腐朽为神奇的奇效。(像这种以数字为主角的诗苑佳话还有更著名的“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的数字诗”故事,在此不赘。)
    再如数词运用中常见的“夸张”效果,虽说老生常谈,见怪不怪,甚至只能算是俗之又俗的一种老套了;但是,细细品味起来,“夸张”之“度”的把握其实也很有趣味的,甚至也有一些讲究的,很多情况下,“夸张”也并非可以随心所欲的,其中妙趣,颇堪回味。
    比如杜牧的那首《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其中的“千里莺啼绿映红”的夸张,就有过一段有趣的争论。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对于这种意见,清人何文焕在《历代诗话考索》中就驳斥道:“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题云《江南春》,江南方广千里,千里之中,莺啼而绿映焉,水村山郭无处无酒旗,四百八十寺楼台多在烟雨中也。此诗之意既广,不得专指一处,故总而命曰《江南春》”
    这段“诗话”极有意味。何文焕的说法是对的,如要较真的话,“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要能真正听得着的话,或许只有用“三、五里”才勉强讲得通,而真要从视觉角度来看到“绿映红”的景色,大概也只有百米范围内才有效的。所以,诗歌的意境夸张效果不能以常情衡量,有些数词的运用,只是虚指,讲究意境而已,为营造效果,不得不来点“虚”的,何妨夸张一番,以动视听,达到“哗众取宠”的效果。“千里莺啼绿映红”的表达就属于这类,诗人追求的是一种整体氛围,着眼点是千里江南的意境美感,以此与后面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形成一种映衬呼应。细品这里的“千”字运用,可说是准确恰当,非“千”莫属了。试想,换成“百”字,就简直神韵具失,还给人一种俗陋的小家子气;可换成“万”又当如何?竟然也极为不妥。一则以“万里”修饰江南显然失实,再则即便算是一种夸张,这里的夸张效果却有些煞风景,因为这里完全不需要这种夸张,夸张只能是帮倒忙。“万里”的豪放效果就完全破坏了江南景色的婉约柔美之态。所以,这里只能用“千里”一词,才能准确的表现出千里江南的既开阔又秀美的小家碧玉风光,真正称得上是一字“千”钧。
    可见,诗词中数词的运用确要讲究“度”,夸张也得有分寸。比如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换成“三万尺”“三万丈”就会显得有些不妥,甚至有些失真。这实在是一种有些莫名其妙的事情,因为这里的“千”“万”本来同属“夸张”,何以换成“万”就不行了呢?似乎无理可讲,但细细体味起来, “飞流直下三千尺”,较之“三万尺”的形容就是显得真实得多,或者说贴切得多,“三万尺”就给人一种过甚其词的感觉,而“白发三‘万’丈”的效果亦然,似乎只有“三千丈”才给人一种真切之感,而“万”则太“夸张”了,而换成“百”的话,诗意好像又大打折扣了。其实“白发三‘百’丈”也够夸张了,但效果怎么就不如“三千丈”呢?实在毫无道理。也许,这里还有一种先入为主的习惯性使然,大家已熟悉并完全习惯了李白的这种表达,而一旦变换就不适应了。
    但在有些诗句中,却又似乎非“万”不可。如杜甫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悲凉沉郁,辛弃疾的“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豪放潇洒,还有龚自珍的“我劝天公重抖擞,万马齐喑究可哀”的无奈恳挚等,这里的“万”换成其他词都不行,就简直气韵具失,其中最重要的缘由恐怕还在于诗意情感表达的真切性和准确性。杜甫的“万里悲秋”的意境着眼于整个国家的动荡不安局势,而“万”,作为古代数词夸张极致的表达符号,正好可以借此表达杜甫的忧国忧民的悲悯情怀,而绝非仅仅个人的颠沛流离之伤痛。这里的“万”正准确地揭示了杜诗的大境界、大胸襟。辛词的“气吞万里如虎”,则是极尽豪放词的雄奇奔放气势, 非“气吞万里”不足以涵盖尽诗人胸怀的扩大,不足以表达诗人企望挽救大宋朝国运的雄心壮志。而龚自珍的“万马齐喑”的“万”字之用,亦属同理,“哀悯”对象也是以整个国家为依托的,故以“万”来表达忧思哀悯之深。当然,说到这里,也许还不得不考虑到习惯性用法的影响。比如,习惯的称谓中,马通常都是用“万”来修饰的,如“千帆竞发,万马奔腾”,似乎也有些宿命地决定了“马”必须用“万”这一类的大数词来修饰方不辱使命的。
    诗词中的数词运用之妙,如果用心去体味的话,一定还可以找到许多更有趣的例子。本文只是兴之所至,略举数例而已。其实不只是数词运用,诗词艺术的其他环节上应该也有许多类似的触类旁通的欣赏点,只是要用心去体会而已。
                                            (资料转自网络)

推到展厅 礼物 打赏 赞(10) 查看   收藏(1)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涉政敏感内容 《用户条例》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请输入飘红理由

1、飘红的版主达到两位,标题会变红;
2、加精的版主达到三位,才能显示“精”字图标。
3、飘红鼓舞士气,加精保证水平。请各位版主把好质量关。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贴子
将贴子移到
说明:因缓存的关系,贴子移动后,列表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请等待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