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诗 > 详情
  • 注册日期:2012-03-13
  • 最近登录:2023-01-05
  • 粉丝人数:293
»个人空间    »留言板

最新帖子

【原创】怎么才用不着憋诗?三

huge(远山绿叶) 发布于2019-05-16 20:56   点击:1341   评论:1  


九、怎样看天才

写诗多少是需要点天才的。这是不是该自恃着拿来憋诗且不论,就说说什么才是天才,又该怎么看待天才,到底写诗该怎么和天才联 系起来。

天才就是天赋,也指这方面超常的人。一般说:“天赋是与生俱来的”,这虽无法质疑,却更应该相信天赋是通过后天里运用悟性才显现出来的,因而悟性就是天赋,是悟性成就了天才。悟性不够,有多少天赋都是枉然。

举个例子。某师范大学教授红极一时,把国学讲得风生水起不可不谓天才,也不得不对她的记忆力自叹弗如,然而终有所担心这种背书式讲法能否造就新一代国学大师,果不其然,她还是未逃脱与众多明星一样昙花一现的命运。

这不能认为是“墙倒众人推”的结果,透过现象看本质就会知道,这是注定的结局。说到底,背书式天才是“两层皮”式天才,有多少悟性也是“墨水”里的,而当不了人自身的。正是对人自身的悟性不够,才注定了悲剧的必然性。

天才不是虚的,是人自身实际价值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如果悟性上升不到对一个人自身人性人格的感悟和顿悟,天才就值得怀疑,因为所谓的“天才”最终还是不能对人做出贡献,也就不能增加人的厚重,更代替不了人性的实际意义。厚重是指人的全部实际价值。

天才,是给予和使得一个人变得厚重的独特基础和这样的机会。人厚重不起来,天才是时刻可以戳破的,也就不是天才了,即便怎么认为真的有天才,也是无法成为人性人格所受用的天才,实际就是伪天才、假天才。

写诗也是这个理。即,再怎么写诗,也不要忘记里面要有人的厚重。想一想,人的厚重是可以憋出来的吗?

十、艺术与假天才

再如书法。书法是艺术,不论谁,至少得有点样子,才能往里凑,否则很难称得上笔下有书法。事实却非这般。只要权力、金钱、地位等使得上劲,即使写出来的字提不上法度,也可以用这些来补,所谓“名人书法”。另一个词是“书法名人”,则多少是有点真本事的,其实也好不到哪去。

“名”,虽是“利”、“誉”、“欲”的代名词,却不能不说也是“超常”的意思,故否认其中的“天才”成分也是不现实的。然而,艺术有自身的本质,是无法用任何额外的东西来绑 架的。

比如,人一戴上“名”这个字,就可能带来上亿财富,试问,这些财富是谁给的?一问就露馅了,原来都是不在艺术本质里的人给的,而赚到钱的人反而谁也不买谁的,全一致对外,这种现象怪不怪?那么就等于这些财富还是换不来艺术的本质。

于是,可以再问,一个搞艺术的人能够以财富,包括名望,来论自己如何否?如果真的这样论了,说明他尽管有天才,却一定不在艺术的本质里,因为悟性的局限让他还是未达到人性人格应有的厚度。同时也就能证 明,有多少天才也只好让自己归入假天才之列了。

这样说是不是会把很多“成功人士”都划成了假天才?这是无奈,还是那句话:“事实胜于雄辩”。一个个都比着背后出问题,不这样看就看不清本质,看了就可能打击一大片,这是两难的。

面对两难就需要选择,和稀泥是没有出息的,况且是无法调和的两难?一旦调和,就等于一切都放弃了对本质的思考和求索,等于离人性人格更远了。试问,有谁愿意离人性人格远一些?有什么社会欢迎这种情形?

十一、天才的性质

书画是视觉艺术,即使写得再怎么抽象,再怎么离奇怪诞,如字不像字、画不像画,只要不是出自名人效应,只要还在艺术的本质里,就可能真的有美的冲击力,就可能代表人的创造性天才,也就还可能是艺术,哪怕一时不被认可,也不意味将来不被认可。

为什么说还可能是艺术?艺术是美的创造,是创造就离不开天才成分。创造是从无到有、从旧到新、从劣到优、从低级到高级、从不好到更好,以及从不美到美、从美到更美的过程,这个过程离了天才是不可想象的。

人具有创造性是人的厚重里的一部分。增加人的厚重是天才之于人性的本质意义,所以天才是不能无端就拿来论的,也不能脱离人性人格意义。像不能为人类服 务或专门对付人类自身的所谓“天才”,都不能看做天才,此处不能混淆是非。这是一。其二,是天才就得能够创造出或改变出了什么,不然就无以证 明。

相较于创造性,再过人的背书能力也仅是搬家式天才,起不到增加自身厚重的作用,仅仅是“超常”这个意义上的,是表面的,实际并没有带来什么新的创造和改变。

相反,书画创作的抽象则不同,有可能是前人没有尝试过的,也有可能是现成的美所未见的。尤其后者,正是天才对自身之于周围世界最厚重的贡献,单凭这一点,哪怕是个坏蛋,仅这一份厚重就能让他有一定价值。

可见,一个人的天才不在于做出了什么,而在于给自身和外界带来了什么新的且有益的创造和改变,而且是无可替代的。

像某人那样,搬家式“天才”非但未使自身厚重起来,尽管做的是有益的传播,实质却是迎合了当今人们广泛不爱读书而知道少又想知道的需要,终归是可替代的,况且停留于的还仅仅是满足某种猎奇的性质,无非这种猎奇是出于好的方面还是坏的方面的差异而已。

不得不说,一个人不管有多少“墨水”,不管怎么博闻强识,不管有多大光环和名望,如果只知道迎合猎奇以赚取眼球和名利,并不真的重视背后知行合一的修养,仅凭这种悟性的不到位便足以让他成为伪天才,又何谈把自己和他人送入新的殿堂这种创造和改变?

十二、写诗的创作性和两个极端

诗书画常并提,但诗与书画是不同的艺术现象。诗是听读艺术,在创造性方面虽与书画是同质的,除此便一概不同。

这就决定,首先,写诗不能没有创造,要用创造反映创作性。对于写诗,创造就意味升华。创作性是包括技巧运用在内的,通过美的过程对美的发现、表现和缔造以及这样的性质。其中允许再现,却不只是停留于再现,否则便体现不出用创造反映创作性。

其次,写诗既不能写成白开水,也不能玩视觉把戏。这二者是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但凡有点“墨水”就能在日常语言和文字之间搞毫无意义的搬家,最终还是没离开写成白开水的做法。另一个极端是,想法把学问塞给文字,不是把写诗集中于所见所闻所感的表达,而是极力附着更多额外的东西以尽量显示本领。这两个极端,前者不叫写诗,后者是对写诗的误解和扭曲。

写诗是表达,不是显示。显示是混淆了听读艺术与视觉艺术的性质和差异,其实是对写诗的创作审美出了问题。这也是让写诗趋于艰深晦涩,莫名其妙,越来越钻进小圈子而远离大众欣赏,进而造成实际表达水平下降的主要原因。

换言之,是显示,让写诗在创作过程中附加了不该有的劳动负担和心理障碍,无端地把写诗变得难了,也走偏了,且此风一出便迎合了文人普遍自命不凡,又个个觉得生不逢时的心理。这虽有旧制度下时代局限的因素,但无疑直接冲击的是写诗的艺术审美,进而又影响到欣赏,促成了小圈子欣赏观念滥觞,并逐渐倒逼创作风气。

这便造成了一系列问题而泛滥至今,其中最突出最具坏影响的就是鱼目混珠,以讹传讹现象,这又直接危害的一个个初学者的眼睛。

十三、写诗与今天

不管怎样,星移斗转,时代已发展到了此时此刻,是不是该沿袭这种把写诗弄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难的憋诗风气,是不是还需要用古人的孤芳自赏来自我安慰已经不一样的文人内心,是不是还有必要用小圈子意识来维护已经走偏了的欣赏和创作观念,这些都值得思考。

做好什么事情都有赖于认识的进步,也有赖于观念的改变和实践的矫枉归正。上面说到的两个极端,并非是什么人都能认识到的。相反的是,倒是有太多的人固执己见,以之自负,甚至也幻想着即使一时不被认可,将来也可能一垂千古、大红大紫、价值无限。殊不知,鸡蛋和石头尚分不清,就抱着石头想象孵小鸡,是可怜还是愚蠢?

诗可以写成文字,这的确与视觉有联 系,但文字是用来记录声音的,离开了声音,这种记录便是无效的,死的。是这决定了写诗不能把文字的记录性变成专门欣赏性,至多文字也仅仅是附着于表情达意才有的形式美部分,忽视表情达意,文字就等于是自我否定了的。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墨水”有好处,却是未必的,一个人只要是“两层皮”,让“墨水”成不了人的厚重而文而化之,就不是天才,或只要是单单以语言文字为重,闭门造诗,再怎么有鼓弄文字的“天才”,即便被多少人认可也是假天才。

用不是天才和假天才的东西拿来写诗,可能符合一个人拿写诗换虚荣的规律,却一定不符合写诗总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因为这是不符合诗的美的本质的,也就不意味写诗应该有这样的性质。

(未完)

本文系列:

1《怎么才用不着憋诗?一》

2《怎么才用不着憋诗?二》

3《怎么才用不着憋诗?三》

4《怎么才用不着憋诗?四》

5《怎么才用不着憋诗?五》

6《怎么才用不着憋诗?六》

推到展厅 礼物 打赏 赞(9) 查看   收藏(4)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涉政敏感内容 《用户条例》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请输入飘红理由

1、飘红的版主达到两位,标题会变红;
2、加精的版主达到三位,才能显示“精”字图标。
3、飘红鼓舞士气,加精保证水平。请各位版主把好质量关。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贴子
将贴子移到
说明:因缓存的关系,贴子移动后,列表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请等待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