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诗 > 详情
洛溪游子 男  44岁
  • 注册日期:2013-07-11
  • 最近登录:2024-03-18
  • 粉丝人数:419
»个人空间    »留言板

最新帖子

【原创】怎样写近体诗?平仄(一)

洛溪游子 发布于2019-05-12 07:25   点击:3877   评论:24  
旧作重发。觉得论坛挺需要格律的普及。

写近体诗,最重要的是立意和结构,平仄对仗等都是其次。立意难学,和人生阅历和感悟有关,所谓功夫在诗外。结构相对好学,但是基本上所有针对初学者的入门书都很少涉及,或者语焉不详。立意和结构我会在另外的地方讲述。本文主要讲平仄,面向对象是对平仄还很生疏的初学者。

入门书一般都会花很多工夫讲平仄。平仄实际上是相对好学的东西。但是大部分的书都把平仄过度复杂化了。让很多初学者望而却步。平仄确实有很多小细节,但是细节应该慢慢学。如果一下子把所有细节都搬出来,初学者当然吃不消,我自己也会吃不消。所以本文主要讲三个大问题。

一、什么是平仄?
二、
为什么要平仄?
三、
平仄最基本要求是什么?


这三个大问题理清了,平仄基本就算入门了。细节可以通过实践和时间慢慢再掌握。


首先,什么是平仄?汉语是世界上少数有声调的语言。现代汉语中,简单的说有四个声调,第一声(如
 阿姨的阿),第二声(如阿姨的姨),第三声(如打架的打)和第四声(如打架的架)。第一声和第二声读起来相对比较“扬”,所以算平声。第三声和第四声读起来相对比较“挫”,所以算仄声。总结一下,
平:第一声和第二声

仄:第三声和第四声

那么,为什么这么简单的东西很多书都花很多时间讲呢?主要是是现代汉语发音和古汉语发音已经有区别,而且随着时代变迁,所谓古汉语也不是铁板一块,而是不停在变化。所以古汉语的平仄和现代汉语是有区别的。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有两个。一个是完全用现代汉语的声调来定平仄。一个是按某种古代的韵表来定平仄,例如平水韵表是最最常用的。平水韵表网上很容易查到。总结一下,
一个字的平仄,古代和现代可能不一样。
写近体诗,可以所有字都用现代汉语声调,也可以全部用平水韵。不要混杂。


现在讲第二个大问题,为什么要讲究平仄。古诗也有很多格式,如楚辞,古风,近体诗等等。古风就是比较随意的古诗,基本只要押韵就可以了。近体诗分五言和七言,以及绝句和律诗,是比较讲究格式的。五言和七言就是每句话有多少个字。绝句和律诗是根据有多少句(或者说半句)决定的,绝句四句,律诗八句。讲究平仄主要是为了诗读起来抑扬顿挫,有音乐美。这实际上是汉诗的最大特色,就是有音乐美。世界上很多诗体也是很讲究格式的,比如日本的俳句,分三段,分别是5/7/5个音节。欧洲也有十四行诗,等等。但它们缺乏音乐美。另外,因为规定好了平仄,就像一首歌乐谱已经定下来了,其他人读你的诗,就是按着这个乐谱去唱的。如果平仄不谐,唱起来就会难受。说个题外话,我在美国一个大学做教授的时候,有个韩国同事,很喜欢汉诗,能背出很多古代汉诗来。直到我向他讲解了平仄之后,他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么多年来汉诗的最大魅力他没有了解到。总结一下,

平仄可以产生抑扬顿挫的音乐美。这是汉诗的特色和优点。

不喜欢平仄怎么办?没问题,但请说明你写的诗是古风,而不是律诗。没有人不让你在那里哼自己随心所欲想到的旋律,但是如果你随心所欲地哼一首有名的歌曲,而且都跑调得厉害,那么很多人肯定都是受不了的。总结一下,


不喜欢平仄?可以写古风!不要冠于律诗之名。


最后一个问题,平仄最基本要求是什么?有两个要求,第一个简单地说,就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严格来说,这句话并不全对,但这句话记住了,平仄也就大体懂了。这句话是针对七言说的。它的意思是一句话的第一,第三和第五字的平仄可以不考虑,但是第二,第四,第六字的平仄一定要正确。第二,第四,第六字就像是一句话的三根柱子。在吟咏的时候,这三个字比较重要,是你喘口小气时候。平仄的最基本要求是这三个字要平仄间隔开,一定得是 --平,或者 --仄。举个例子:

间, (辞帝云,分别是第二四二声,所以是 --平)

还。 (里陵日,分别是第三二四声,所以是 仄--仄)

住, (岸声不,分别是第四一四声,所以是 仄--仄)

山。 (舟过重,分别是第一四二声,所以是 平--平)


如果第二,第四,第六字的平仄不是平仄平,或者不是仄平仄,那就出律了。算是个诗病。为什么平仄要有这样的规定?这是因为这样读起来就像大海的波浪一下,有起有伏。如果每个字都是平声,或者夸张一点每个字都是第一声,那么读起来就像“咚咚咚咚咚咚咚”,就会很单调。如果都是第四声,就会像“罢罢罢罢罢罢罢”,也会很单调。总结一下,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第二,第四,第六字必须是平仄平,或者仄平仄。


平仄的第二个要求是粘(读年,第二声)和对。粘对就是句和句之间平仄要和谐。仍旧举上面这首诗作例子:

白帝彩云间, (辞第二声,所以是 平)

江陵一日还。 (里第三声,所以是仄。 平仄和辞正好相反,这叫“对”。)

猿声啼不住, (岸第四声,所以是仄。平仄和里正好一样,这叫“粘”。)

已过万重山。 (舟第一声,所以是平。平仄和岸正好相反,这叫“对”。)

发现规律了吗?同一联(一联这里指两句)的上句和下句的第二个字的平仄是要相反的。相邻的两个联,上一联的下句和下一联的上句第二个字的平仄是要相同的。总结一下,

同一联里,上句下句的第二个字平仄要“对”。相邻联,第二个字要“粘”。这样能使整首诗平仄和谐。


如果上面这首诗的“里”字不是仄,而用了平声字,就和“辞”字失对了。失对是一个诗病。同样,如果“岸”字这里用了平声字,就和“里”字失粘了,失粘也是一个诗病。

如果是五言,要求是一样的,但是五言就五个字,就成了“一三不论,二四分明”也仍旧要注意粘对。举个例子,

 (日山分别是仄平)

流。 (河海分别是平仄,注意河和日两个字对)

目, (穷里分别是平仄,注意穷和河两个字粘)

 (上层分别是仄平,注意上和穷两个字对)

如果你读到这里,并且理解了我讲的东西,你对平仄就有个大致概念了。在欣赏古代有名的近体诗的时候,你可以试图推敲一下平仄。你有可能发现很多不符合我讲的基本要求。原因其实有很多种。平仄其实比我上面讲的复杂一些。以后我会慢慢再具体讲述。

最后作为作业,大家可以检查一下下面这两首诗是否符合“一三不论,二四分明”。也看看粘对是否正确。选了这两首诗,是因为这些关键字的平仄在今天和古代是相同的。所以可以根据现代汉语音调来定平仄。另外这两首诗就在唐诗三百首里,都是名作。

切,(心字平声,这叫平起)

然。

下,

先。

暮,

烟。

傅,



将,(落字仄声,这叫仄起)
师。

业,
时。

静,
知,

上,
之。

答案是平仄粘对无误。

最后再讲一下每句话最后一个字,我称之为尾字。显然对句的尾字必须是平。(有极少数仄韵律诗,但我们这里精力集中在通常的平韵律诗上。) 出句的尾字必须是仄,除非是一首诗的第一句。一首诗的第一句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如果押韵的话,这第一句的尾字必须是平。如果不押韵,则必须是仄。

白日依山尽, (尽字不押韵,所以仄)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朝辞白帝彩云间, (间字押韵,所以平)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如果大家觉得哪里没有写明白,请指出来。如果读了有些帮助,也请留个言。谢谢!
推到展厅 礼物 打赏 赞(57) 查看   收藏(34)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涉政敏感内容 《用户条例》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请输入飘红理由

1、飘红的版主达到两位,标题会变红;
2、加精的版主达到三位,才能显示“精”字图标。
3、飘红鼓舞士气,加精保证水平。请各位版主把好质量关。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贴子
将贴子移到
说明:因缓存的关系,贴子移动后,列表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请等待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