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诗 > 详情
  • 注册日期:2019-04-01
  • 最近登录:2019-05-20
  • 粉丝人数:0
»个人空间    »留言板

最新帖子

【原创】如何处理生活中的小麻烦——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细读

lzx73672 发布于2019-04-20 10:59   点击:2283   评论:2  
苏轼乌台诗案后被贬官湖北黄州团练副使。注意是贬官,不是坐牢。朝廷对苏轼的惩罚是让苏轼作黄州市预备役副司令员,而且不需要上班,只领工资就行;而且不仅于此,苏轼出行还是有人陪同的。正是因此,苏轼能够做到“一蓑烟雨任平生”,注意,是烟雾似的“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一样的雨,而且还有蓑衣、有草鞋、有拐杖等防御工具共计五件套。赤条条一丝不挂,让狼狗咬蛋、让火舌烧毛,大家都给他脸上吐唾沫或吐大便,估计苏轼也受不了。另,“雨具先去”是冗词冗句,应该删除。苏轼一时不慎,出了个语病,对不对呢?

如何处理生活中的小麻烦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细读

作者:李最欣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一)精悍、文艺、富有生活气息的人生指南

 

01

如果不是特别的倒霉,如果不是赶上了一个特别的时代,如果不是过分的脆弱,那么,人一生中经历的沟沟坎坎,都是可以跨过去的,而且很少有后遗症,或者后遗症极其轻微。考虑到这些沟沟坎坎让人产生的免疫力之类的好处,后遗症完全可以忽略不计。但你也不要就此得出沟沟坎坎对人不但无害反而有利的结论。

 

02

因为这两个“特别”和一个“过分”的情况概率很小,所以真正烦扰人、纠缠人、折磨人的往往是预期中完全能够对付得了的小沟小坎、小苦小难、小纠小纷,这些完全可以对付得了的沟坎、苦难和纠纷,说到底是人生中的小麻烦。如何处理这些小麻烦,是时尚类报刊杂志的时尚话题和家庭日用百科之类工具书的保留题目。

 

03

那么,有没有短小精悍的文学作品把这个问题的答案文艺化且富有生活气息地呈现出来呢?还真有。这就是苏轼(1036年-1101年)47岁(该词写于1082年)时所写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词。现在就去瞧上一瞧,看看苏轼都说了些什么。

 

(二)“穿林打叶”的三层意味

 

04

“穿林打叶”就是穿林穿叶、打叶打林;穿林就是打叶,打叶就是穿林。就单个字的意思而言,“穿”和“打”当然有差异,“林”和“叶”当然有区别。但是在生活中,你很难保证一滴雨穿过了树林而没有打到树叶,也很难保证一滴雨打到了树叶而没有穿过树林。所以,在“穿林打叶”这个短语里,“穿”和“打”的意思发生混同或几乎混同,“林”和“叶”的意思发生混同或几乎混同。这应该是没有疑义的。这是其一。

 

05

其二,能够“穿”和“打”的雨,都是有点力度的(文字学上,“穿”的力度和“打”的力度本来就难分高低,如上所述,在这个短语里,更是发生了混同,也就是一模一样),不同于“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般的雨落在树叶上“润物细无声”的萌样。

 

06

其三,双木成林,三木成森,从构字法和生活常识可知,林是指比较多的树或者很多的树(而不是两棵树),森是指很多很多的树(而不是三棵树)。“穿林打叶”这个短语中的“林”说明有比较多的树或者很多的树,而不是一棵树、两棵树或者几棵树。“穿林打叶”这个短语用了互文手法,指比较猛烈的雨落在一片树林上的姿态,其势,有点儿汹汹。

 

(三)“穿林打叶声”是多大的雨?小雨?中雨?还是大雨?

 

07

汹汹的雨落在一片林子里自然会发出声音,听起来可能是唰唰唰唰,也可能是叭叭叭叭,还可能是噼噼啪啪。不管是哪种声音,听起来都有点吓人,说明这雨不小,或者比较大,甚至很大。但也只是“有点吓人”而已,这雨肯定不是很大很大或非常大。如果是很大很大或非常大的雨,例如瓢泼大雨、倾盆大雨或者桶浇大雨,那么就没谁会关注落到林子里的雨,也没谁会关注林子里的雨声了。这时候,所有的人都会急急忙忙寻找躲雨的地方或者慌慌张张向前猛跑了。现在关注到这雨的“穿林打叶声”了,说明这雨仅仅是不小或者比较大甚至很大,但绝不是很大很大或者非常大。说得专业一点,这雨也许超过了中雨,但肯定没有到大雨的程度。

 

(四)谁才是“穿林打叶”的罪魁祸首

 

08

正在漫步或行路的一群人突然间扭过脖子抬起头向路边的林子望去,然后四散奔逃。毋庸置疑,扭、抬、望、逃四个动作的发生是以林子里的雨声冲击到大家的耳膜为前提的。也就是说,大家之所以有脖之扭、头之抬、眼之望、脚之逃(可别问我“脚逃了,那腿逃了没有啊?”这个问题哦,腿当然逃了,腿不但逃了,而且是随着脚一块儿逃走的。不但腿随着脚一块儿逃走了,而且屁股随着脚一块儿逃走了。不但屁股随着脚一块儿逃走了,而且肚子、胸脯、脖子、头等人体一切组成部分都随着脚一块儿逃走了。哦,对了,衣服和鞋子也一起随着脚一块儿逃走了。如果不提醒这一点,你没准会以为那些人一听见雨声就开始裸奔呢。),是因为先有一个“耳之听”的。可见,“耳之听”才是罪魁祸首。

 

(五)“听”是介意,“莫听”就是不要介意

 

09

正是因为“耳之听”最终引起了大家的“脚之逃”,苏轼才劝告大家说“莫听”,意思是“不要”听。鉴于逃的人不是一个,是很多个,所以“莫听”更准确的含义应该是“不要听不要听”(“不要听”连着说表示重复和强调,你可不要钻牛角尖地去数“不要听”的个数,发现是奇数,就说“确实是不要听”,发现是偶数,就说“看来是要听,因为负负得正,‘不要听不要听’就是‘要听’嘛。”)。

 

10

注意,这里“听”字的含义绝不是字典上“听”字的本来含义。《汉语大词典》(缩印本)第5027页关于“听”在古代的二个读音(今天仅一个读音)共有11个义项。第一个义项“以耳受声”是“听”的本义,其它10个义项均不符合“莫听穿林打叶声”中“听”的含义。其实这句词中“听”的意思是“介意”,《汉语大词典》真应该把“介意”这个义项补充收录进去。“莫听”,就是“不要介意”,就是“不要(把这雨)当回事儿”。这一点应该确定无疑,因为你很难设想缓缓而行的一拨人突遇阵雨时有谁会停下来侧着耳朵、眯着眼睛地进入谛听或聆听状态(如果真有这事,你就可以用“阵雨中的你,为什么突然间化作了雕像”为题材写一首长诗或者一篇学术论文了)。

 

(六)为什么要劝告别人“莫听”、“不要介意”?

 

11

仔细想想,苏轼之所以会说“不要听”,“不要介意”,“不要(把这雨)当回事”,那必然是“有人听”,“有人介意”,“有人把这雨当回事儿”了。那谁这么做了呢?小序中苏轼说了:“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只有苏轼一个人没有这么做,和苏轼同行的人都这么做了。可见苏轼“不要听”之类的劝告确实是有针对性的,而不是无的放矢,随意瞎说。那么追问一句:“同行者听从苏轼的劝告了吗?”答案是:“没有”。

 

12

同行的人里,没有谁听从苏轼的劝告,没有谁接受苏轼的劝告,除苏轼外,大家都表现出了受到雨淋的狼狈样。狼狈样,就是尴尬样,就是阵雨中衣服湿漉漉、神色慌张张的邋遢样。你可不要一看见“同行皆狼狈”五个字就叫起来:“哇,苏轼真厉害,我们一般人只能和牛羊猪狗这类家畜一路同行,苏轼竟然能和狼、狈这两种野兽同行。”然后再尖叫起来“哇,苏轼和狼、和狈是一类人(或一类兽)!”“同行皆狼狈”的意思是同行者都显出慌张又邋遢的样子,都显出不像人、不像正常人、不像人正常时候的样子。“狼狈”一词表示尴尬的含义应该就是由“不像人”、“不像正常人”、“不像人正常时候的样子”的意思引申而来的。

 

(七)“莫听”究竟在劝说谁?自己?还是别人?

 

13

大家都没有听从、都没有接受苏轼的劝告,这正常吗?正常,太正常了。阵雨袭来时,苏轼有淡定的自由,大家也有不淡定的权利;苏轼有劝说大家淡定的自由,大家也有不听苏轼劝说的权利。正常的社会就是这样,或者说这才是正常的社会。

 

14

相反,如果正处于四散奔逃中的大家听到苏轼的劝说后全都猛地收回奔逃的动作并作出和苏轼一样的动作和表情,或者慢慢地收回奔逃的动作并渐渐作出和苏轼一样的动作和表情,所有的人呈现出一样的动作、一样的姿势、一样的表情,那才是恐怖世界呢。

 

15

其实,不要说所有人都接受苏轼的劝告而收回自己奔逃的动作了,即使有一个人这么做,都显得反常和怪诞。因为应激性是包含有生命物体和无生命物体在内一切物体的永恒特性,遇雨而躲或遇雨而逃,是再自然不过的本能,不能因为有人劝阻就停下脚步,除非发出劝阻令的人有限制人自由或剥夺人自由的权力。苏轼应该无此权力,而且即使有此权力,以苏轼的过硬人品应该不会动用这种权力。所以说,无人听从或无人接受苏轼的劝告,是太正常了。

 

16

既然无人听从或无人接受苏轼的劝告,那苏轼“不要听”、“不要介意”或者“不要(把这雨)当回事儿”之类劝告岂不是白说了?没有白说。这首词的小序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的话,可见,苏轼写这首词的时候,事情已经结束,苏轼知道同行者确实没有人接受他的劝告,他之所以依然这么说,是因为他这话其实是给自己说的。

 

17

你可能会说,“可是阵雨已经停止,天气已经放晴,即使给自己说,苏轼也没有这个必要了呀。”太正确了,关于遇雨,尤其是这次遇雨,苏轼确实没有必要这么说了。

 

18

由此可见,“莫听”、“不要介意”之类的话,或者理解成“我刚才不介意”、“我刚才没有介意”的意思,或者理解成苏轼告诫自己,以后再遇到这种雨,自己“不要介意”、“不要当回事儿”。当然了,如果你能想到苏轼因为乌台诗案从湖州知州的职务贬官为有名无实的黄州团练副使(即所谓“不准签书公事”),所以他所说的“不要介意阵雨”实际是“不要介意贬官”,那就更正确了。

 

(八)“余独不觉”为“临时性短暂精神障碍”开了先声先河吗?

 

19

下来补充解释一下小序中“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的“余独不觉”。

 

20

“余独不觉”是说同行者遇到阵雨时都惊慌失措,只有我毫不介意。也就是说,“觉”和“莫听穿林打叶声”的“听”一样,都是“介意”的意思。你千万不可理解成“只有我一个人没有感觉到雨”,然后发现新大陆似地大喊:“我有重大发现。苏轼对雨没感觉,苏轼遇到雨就失去知觉了,至少也是临时性短暂知觉障碍。哇,不得了啦,苏司令员(团练副使相当于预备役副司令员)为临时性短暂精神障碍开了先声、开了先河。”

 

(九)苏轼真的对风雨一点也不介意吗?

 

21

追问一句,“觉”是介意的意思,苏轼说“余独不觉”,意思是,只有我一个人不介意这场阵雨。那么,苏轼是真的一点也不介意吗?听“余独不觉”这口气,当然是真的一点也不介意。但是,在实际生活中,苏轼很难做到真的一点也不介意。就算他对唰唰而下的阵雨的雨滴(最可能是雨滴,很少会是雨丝,更不会是雨柱,雨柱说明雨太大了)毫不在乎,那下雨后地面会变得湿滑,甚至泥泞,他落脚时总该小心才对吧?

 

22

何况,即使他主观上对雨滴不在乎,客观上也很难做到,例如他的眼睛必须稍微眯缝一下以免雨滴滴入或流入眼眶。又例如,他必须过一阵子把脸上的雨水擦一下以免痒得难受。又例如,假如苏轼走路时恰好带了本书(带书走路或者走路带书,可是符合苏轼的身份的哦),他总该把书在身上藏来藏去以免被雨淋湿吧?可见,所谓“余独不觉”者,乃是“就我一个人不介意”;所谓“就我一个人不介意”者,乃是主观上竭尽全力地表现或者声称不介意,而不是事实上真的没有介意,事实上,他一定是抵挡了一点,小心了一点,介意了一点的。这应该是毫无疑问的。

 

(十)“吟”字的含义

 

23

先看“吟”字的意思。据《汉语大词典》缩印本第1535页知,“吟”读为“淫”的10个义项中,第1个义项“吟咏;诵读”、第2个义项“叹息;呻吟”、第3个义项“鸣,叫”比较符号这句词“吟”的含义。就是说,这句词中的“吟”可以理解为苏轼吟诗吟词吟文章(即诵读文章),也可以理解为叹息或呻吟(贬官,终归不是好事儿,叹息一声或者呻吟一下总是可以的吧?),还可以理解为鸣叫声(按照韩愈“物不得其平则鸣”的说法,被贬官的苏轼憋闷太久了,当然可以发出叫声或怪叫声)。如果是第三种含义,那就和“啸”的含义接近了。“啸”是什么意思,下文会仔细解释。

 

(十一)“啸”字在词典里的五种解释

 

24

 “啸”字的含义、和本词句中“啸”字含义有关的含有“啸”字的词汇的含义,均见《汉语大词典》缩印本第1667页和第1668页。据这2页可知“啸”字可以有以下五种解释。

 

25

第一种是,“啸”有4个义项。第1个义项“撮口吹出声音”,第2个义项“鸟兽长声鸣叫”,第3个义项“呼唤”,第4个义项“召集;聚集”。显然只有第1个义项符合这句词中“啸”的意思。

 

26

第二种是,“啸吟”有2个义项。第1个义项“长啸哀叹”。第2个义项曰:“犹啸歌”,并有例子如下:清孙枝蔚《竹中》诗:“久坐凭风雨,闲行有啸吟。”《随园诗话》卷二引清赵宁静《鸡鸣埭(埭,音代)访友》诗:“聊共发啸吟,无为慕禅悦”。

 

27

第三种是,“啸傲”,指“放歌长啸,傲然自得。形容放旷不受拘束”。

 

28

第四种是,“啸詠,亦作啸咏。犹歌咏。”所举例子有苏轼《与张朝请书》之三:“新春海上啸詠之余,有足乐者。”

 

29

第五种是,“啸歌”,即“长啸歌吟”。又举例如下。《诗·小雅·白华》:“啸歌伤怀,念彼硕人。”晋左思《招隐》诗:“何事待啸歌,灌木自悲吟。”宋王安石《如归亭顺风》:“篙师昼卧自啸歌,戏彼挽舟行复止。”清曹寅《和些山冬至前三日咏东山竹见寄》诗之五:“红栏碧浪争清福,道服芒鞋接啸歌。”

 

30

显然,苏轼“何妨吟啸且徐行”中的“啸”解释为“撮口吹出声音”是可以的,解释为含啸字的四个词汇“啸吟”、“啸傲”、“啸咏”、“啸歌”,也是可以的。究竟是哪一个,只有苏轼或者苏轼同时代的人知道,今天很难铁口直断了。

 

(十二)“吟啸”在“何妨吟啸且徐行”一句词中的真实含义

 

31

如果“啸”字解释为“撮口吹出声音”,那就和“吟”字的第3个义项“鸣叫声”一样或几乎一样了。这样,“吟啸”和含“啸”字四个词汇中的第一个词汇“啸吟”的含义一样或几乎一样了。由此可知,“吟啸”,可以解释为吟诗吟词吟文章(也可以说是诵读诗词文章),然后发出长啸声或长叫声,也可以解释为吟诗吟词吟文章(也可以说是诵读诗词文章)的同时,发出长啸声或长叫声。

 

32

有人可能会说:“吟完诗词文章,然后长啸或长叫,这是可能的。吟诗吟词吟文章的同时,怎么可能长啸或长叫呢?难道苏轼长了两个口有两个发音?”不用长两个口,一个口就可以做到一边吟一边啸,也可以做到吟的同时在啸。例如,吟完或者诵读完“学而时习之”,然后长啸或长叫一声,再接着吟或诵读“不亦说乎”,这当然是边吟边啸,甚至可以说吟的同时在啸在叫。又例如,以把声调拉得足够长、音量提得足够高的声音诵读“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时候,那就是道道地地的“吟”的同时在“啸”在叫了。

 

33

既然“吟啸”有这么多种解释,那么苏轼的“吟啸”究竟是哪一种?或者说,你想学苏轼“吟啸”的样子也吟啸一下,那究竟该学“吟啸”的哪一种含义哪一种表现啊?答案是:想学哪一种就学哪一种,会学哪一种就学哪一种,学哪一种自然轻松就学哪一种,在自由自在的前提下,该学哪一种就学哪一种。这就一下子命中了“何妨吟啸且徐行”这句词“吟啸”含义的本质了:自由自在,该干嘛干嘛。抓住了这个本质,也就能准确理解下文“且徐行”的含义了。

 

(十三)先看“且徐行”的含义

 

34

“徐”是慢的意思。“徐行”就是慢慢走。“且徐行”的“且”就是“且行且珍惜”的“且”,“且”这样用时是连词,《汉语大词典》缩印本第215页云“且”作连词有8个义项,第2个义项符合“且徐行”之“且”的含义:“连接两个动词,表示两件事同时进行”,并引《史记·李将军列传》“而所杀伤匈奴亦万余人,且引且战”和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五“肃王不视,且听且行,若不经意”为例。也就是说,“且徐行”是和前面的“吟啸”同时发生的。

 

(十四)再看“吟啸且徐行”的含义

 

35

说“吟啸且徐行”的意思是“吟啸”和“徐行”同时发生,这只是词汇学和语法学意义上的解释,在实际生活中,切不可如此理解。不能认为既然是“吟啸且徐行”,那么慢慢走的时候就必须吟啸,一旦停住不走了就不能吟啸;也不能认为吟啸的时候就必须慢慢走,而不能停住不走,也不能快走。就像上文所说,“何妨吟啸且徐行”的“吟啸”的本质含义是“自由自在,该干嘛就干嘛”一样,这句词中“徐行”的词汇学意义是慢慢走,但实际生活中,如果有必要,如果苏轼愿意,那么停住不走也行,快快走也行,跑起来也行。所以,这里的“徐行”和“吟啸”一样,其本质含义是:自由自在,该干嘛干嘛。

 

(十五)最后看“何妨吟啸且徐行”的含义

 

36

“何妨吟啸且徐行”的“何妨”,是“有什么妨碍呢”的意思,这是反问语气的句子,其意思也就是没有什么妨碍。那么,苏轼所说,究竟是什么对什么没有妨碍呢?苏轼是说,突然而来的程度上顶多是大雨稍微过了点的阵雨对他在雨中吟诗、雨中漫步没有什么妨碍。从语汇学意义和语法学意义的角度看,“何妨吟啸且徐行”中,吟是一个动作,啸是一个动作,徐行又是一个动作,上文还说过,其实这句词中“吟”、“啸”、“徐行”的本质含义是“自由自在,该干嘛干嘛”。也就是说,“吟”、“啸”、“徐行”这三个动词短语实际是指无数动作,而不是专指这三个动作。其意思是,阵雨来了,但也奈何不了我,我怎么舒服怎么来,该干嘛干嘛。

 

37

之所以说这三个动词短语的本质含义是“自由自在,该干嘛干嘛”,而不说成“自由自在,想干嘛干嘛”,那是因为不管干啥事情,都得有条件才行。例如阵雨中的苏轼,可以吟诗吟词吟文章,也可以不吟诗吟词吟文章;可以长啸大叫,也可以不长啸大叫;可以慢慢走,也可以快快走或快跑,还可以停住不走。但是,苏轼并不能为所欲为,想干啥就干啥。例如,他就不能停住不走在路上打牌赌输赢,也不能因为输赢而和别人吵起架来(苏轼为了展示个性,当然可以自己一个人在阵雨中打牌,但是,“同行皆狼狈”说明大家没有心思也没有兴趣和他打牌赌输赢,也就不能和苏轼吵架,苏轼当然也不能和同行者吵架。苏轼在阵雨中自己和自己吵架,显然是荒诞的,也是思维正常的苏轼做不到的)。因此才说“何妨吟啸且徐行”的意思是“阵雨中在自由自在的前提下,该干嘛干嘛”,而不是“阵雨中在自由自在的前提下,想干嘛干嘛”。

 

(十六)古汉语讲座之1:“杖”

 

38

先看“竹杖”之“杖”的含义

 

39

“杖”在《汉语大词典》第2471页有9个义项。第1个义项“手杖;拐杖”符合这句词中“竹杖”之“杖”的含义。《礼记·曲礼上》:“大夫七十而致事(笔者按,确实是“事”,不是“仕”,尽管其义同“仕”),若不得谢,则必赐之几杖。”

 

(十七)古汉语讲座之2:“杖家”

 

40

杖家(《汉语大词典》缩印本第2472页):谓拄杖行于家。与杖乡、杖国、杖朝等均为古代的一种尊老礼制。《礼记·王制》:“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九十者,天子欲有问焉,以珍从。”后因以为五十岁的代称。

 

(十八)古汉语讲座之3:“杖履”

 

41

杖履有三个义项(《汉语大词典》缩印本第2473页)。第1个义项,老者所用的手杖和鞋子。唐李商隐《为山南薛从事谢辟启》:“方思捧持杖履,廁列生徒;岂望便上仙舟,遽麈莲府。”第2个义项,对老者、尊者的敬称。第3个义项,谓拄杖漫步。唐朱庆余《和刘补阙秋园寓兴》之三:“逍遥人事外,杖履入杉萝。”

 

(十九)古汉语讲座之4:“杖履相从”

 

42

再看第3个相关的词汇“杖履相从”的含义。杖履相从(《汉语大词典》缩印本第2473页):谓追随左右。宋苏轼《和<贫士>》之七:“门生与儿子,杖履聊相从。”笔者按,这里的杖履相从,其意思应该是像杖履一样追随左右。也就是说,“杖履”的意思是“像杖履”一样。

 

(二十)古汉语讲座之5:“杖屦”

 

43

再看第4个相关的词汇“杖屦”(屦,音举)的含义。杖屦(《汉语大词典》缩印本第2473页)有3个义项。第1个义项,手杖与鞋子。第2个义项,对老者、尊者的敬称。第3个义项,拄杖漫步。宋辛弃疾《水调歌头·盟鸥》词:“先生杖屦无事,一日走千回。”

 

(二十一)古汉语讲座之6:“芒”

 

44

先看“芒鞋”之“芒”的字义。

 

45

芒(mang,阳平。《广韵》莫郎切,平唐,明。又武方切,平阳,微。)在《汉语大词典》(缩印本第5419页)中有12个义项,第1个义项与“芒鞋”之“芒”相符合。

 

46

第1个义项:多年生草本植物。状如茅,俗称“笆茅”。杆高壮直,叶片线状披针形,边缘有细齿。秋季开花。嫩叶可作牛饲料,茎箨(箨,读音为拓,指竹笋上一片一片的皮)可编草履,作造纸原料。《晋书·刘惔传》(惔,读音为谈):“家贫,织芒屩以为养。”

 

(二十二)古汉语讲座之7:含有“芒”的六个词汇

 

47

再看含有“芒”字且表示草鞋意义的6个词汇,这6个词汇均见《汉语大词典》缩印本第5420页。

 

48

第一个。芒屣(音喜):即芒鞋。清曹寅《赠卜者杨老》诗:“闲跨秃驴子,缓曳欹芒鞋。”

 

49

第二个。芒鞋,又作芒鞢(音鞋),用芒茎外皮编织成的鞋。亦泛指草鞋。唐张祜《题灵隐寺师一上人十韵》:“朗吟挥竹拂,高揖曳芒鞋。”宋苏轼《宿石田驿南野人舍》诗:“芒鞢竹杖自轻软,蒲荐松床亦香滑。”

 

50

第三个。芒履(音吕):即芒鞋。唐孟浩然《白云先生王迥先生见访》诗:“手持白羽扇,脚步青芒履。”宋陆游《夜出偏门还三山》诗:“水风吹葛衣,草露湿芒履。”清鲁一同《檄凤颍淮徐滁泗宿海八府属文》:“马步并进,更番休息,贼之芒履赤足,不能敌也。”

 

51

第四个。芒屦(音举):芒鞋。宋苏轼《梵天寺见僧守诠小诗次韵》:“幽人行未已,草露湿芒屦。”明王守仁《龙潭夜坐》诗:“草露不辞芒屦湿,松风偏与葛衣轻。”清吴伟业《赠同年嘉定王进士》诗之二:“彊饭却扶芒屦健,高歌脱帽酒杯狂。”

 

52

第五个。芒屩(又作蹻,音蹶,一蹶不振的蹶),即芒鞋。《晋书·刘惔传》:“惔(音谈)少清远,有标奇,与母任氏寓居京口,家贫,织芒屩为养。”借指隐逸或僧道。唐韩愈李正封《晚秋郾城夜会联句》:“斩马祭旄纛(音到,军队里的大旗),炰羔礼芒屩。”补充一下“炰”字的读音和意思。炰,见《汉语大词典》缩印本第4091页。有二音。音袍,意思是把带毛的肉用泥裹住在火上烧烤。音缶,同缹,意思是蒸煮。清吴伟业《赠愿云师》:“今观吾师行,四海一芒屩。”“炰羔礼芒屩”之“炰”,读为袍或者读为缶,都可以。

 

53

第六个。芒屩布衣:形容穿着粗略简朴。《梁书·儒林传·范缜》:“在(王献)门下积年,去来归家,恒芒屩布衣,徒行于路。”

 

(二十三)隐士的标配只有“竹杖”、“芒鞋”吗?

 

54

苏轼“竹杖芒鞋轻胜马”的“竹杖芒鞋”仅仅是借代意义,表明苏轼身着便服,或者更准确地说,“竹杖芒鞋”表明苏轼一身隐逸之士的装扮,而不是说苏轼这次出行,就只是穿了一双草鞋,拿了一根竹杖,其它什么都没有(你很难设想生活中哪怕是一个乞丐只穿一双草鞋只拿一根拐杖赤身要饭时的情景,更何况是苏轼这么大名鼎鼎的文人兼黄州预备役副司令员)。除了“竹杖”、“芒鞋”,苏轼还应该有竹笠、葛衣(如果是夏天,还可能有白羽扇,甚至赤足)。而苏轼的装扮不可能有的,是官帽官衣,更不能有车有马。也就是说,“竹杖”、“芒鞋”代指隐士的装扮或标配,也代指隐士的身份。这样,官帽官衣和车马自然代指为官者的身份了。明白了这一点,“轻胜马”的“轻”字也好理解了。

 

(二十四)“轻胜马”的意思

 

55

“轻”在《汉语大词典》(缩印本第5835页)中有20个义项。第一个义项是“物体的重量小。与‘重‘相对。”苏轼显然不是说,竹杖和芒鞋的重量加起来比“马”要少。这样,就只有第6个义项“灵巧;轻便”最符合“竹杖芒鞋轻胜马”一句词“轻”字的含义了,唐柳宗元《植灵寿木》诗“循玩足忘疲,稍觉步武轻”的“轻”也是“灵巧;轻便”的意思。

 

56

那么,苏轼是不是说拄着竹杖、穿着草鞋走路比骑马灵巧、轻便呢?也是也不是。说是,是因为字面意义上看,苏轼正是这么说的(注意,苏轼顶多说无生命的竹杖、芒鞋比有生命的马轻便,而不可能说竹杖、芒鞋比马灵巧。所以,你就别想着跑到黄州预备役部队说“苏司令员说了,竹杖和草鞋比马灵巧、舒服,你们快把马都贱卖了,来买我的竹杖和草鞋”了)。

说不是,是因为拄竹杖、穿草鞋比骑马走路更轻便、更灵巧,并非所有人都认可这种说法。

 

57

那么,苏轼为何会这么说呢?这只是苏轼自我的主观感觉。苏轼为何会有这种感觉呢?因为在苏轼看来,当官有当官的好处,也有当官的坏处。好处是有不少的世俗的名和利,坏处是有不尽的实际的忧和烦。两相对比,还是不当官好。所以,他才说“竹杖芒鞋轻胜马。”

 

58

也就是说,“竹杖芒鞋轻胜马”的表面意思是“穿着草鞋拿着竹杖走路比骑马走路舒服多了(或者骑马走路比穿草鞋拿竹杖走路累多了),但是其真实含义是:“不当官比当官舒服多了,没职权比有职权舒服多了(或者不签书公事比签书公事舒服多了),有人侍候比没人侍候舒服多了。”这话你信吗?啥?不信?不信就对了。

 

59

按照苏轼这话编下去,应该是:“没衣服穿比有衣服穿舒服多了,没饭吃比有饭吃舒服多了,没房子住比有房子住舒服多了。”更透彻的说法是:“没吃上葡萄比吃上葡萄更能感受到葡萄的甜美,吃上葡萄只能体验到葡萄的酸)。”最透彻的说法是:“不舒服比舒服更舒服,不快乐比快乐更快乐,不幸福比幸福更幸福。”这显然是荒诞不经的。

 

60

苏轼之所以说“竹杖芒鞋轻胜马”,仅仅是自我安慰而已。你想想,因为乌台诗案,苏轼从湖州市长贬为黄州预备役副司令员就已经是一种惩罚了,出任小地方的预备役副司令员后还只是名义上的,“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可干活可不干活,如果干活,也不记工份(或者业绩),如果要记工分(或业绩),也只能记在别人名下。有此落差,得此待遇,苏轼内心能不憋屈吗?能不受伤吗?

 

(二十五)苏轼对麻烦的态度

 

61

拄着竹杖、穿着草鞋走路舒服还是骑马走路舒服?对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对喜欢清闲、喜欢徒步而且不会骑马、不喜欢骑马的人来说,当然是拄竹杖、穿草鞋走路舒服。但是,对喜欢骑马、擅长骑马而又懒得走路的人来说,当然是骑马舒服。

 

62

但是,如果问下雨的时候是徒步舒服还是骑马舒服,相信多数人会说骑马舒服(不会骑马的人也会因不会骑马而后悔或者更加羡慕会骑马的人)。苏轼这首《定风波》词所写的情景就正好下着雨,而且苏轼正好徒步而行,那么,苏轼总该有点麻烦了吧?苏轼的回答是:“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二十六)从笔者家乡人的口头禅谈起

 

63

笔者小的时候,家乡人有这么一种现象。妻子要求丈夫吃、喝、坐、睡、休息的时候(反正就是要求丈夫享受或舒服的时候),丈夫往往做出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说:“吃就吃,谁还不敢吃。”“喝就喝,谁还不敢喝。”“坐就坐,谁还不敢坐。”“睡就睡,谁还不敢睡。”“休息就休息,谁还不敢休息。”乍一听,丈夫似乎很勇敢的样子,仔细想就知道这丈夫好像是吓大的,随便干点事都需要鼓足勇气,都需要展示胆大,展示“我不怕”的样子。

 

64

苏轼现在说“谁怕”,说明苏轼在展示胆大,展示“我不怕”。既然展示胆大和不怕,必然是有需要怕的事情。这事是什么呢?就是这首词第一句“莫听穿林打叶声”的“穿林打叶声”,也就是前文所说的顶多是中等稍过但远没有达到很大很大程度的雨。

 

(二十七)“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的秘密

 

65

不要说“穿林打叶声”的雨是中雨了,即使是小雨,能够让人听到打到树叶上的声音,这“小雨”也不会太小,虽不至于让没有穿戴雨具的人变成落汤鸡,但是让人的衣服变成落汤鸡而且是落汤纸鸡,那还是完全可能的。既然这样,苏轼怎么就不怕呢?苏轼说了:“一蓑烟雨任平生。”

 

(二十八)古汉语讲座之8:“蓑”和与“蓑”有关的8个词汇

 

66

先看“蓑”字。“蓑”字见《汉语大词典》缩印本第5520页。蓑:雨具名,即蓑衣。宋陆游《五十》诗:“夜宴看长剑,秋风舞短蓑。”《红楼梦》第四五回:“(宝玉)一面说,一面摘了笠,脱了蓑,一手举起灯来。”

 

67

蓑衣:用草或棕制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用具。晋葛洪《抱朴子·钧世》:“至于□锦丽而且坚,未可谓之减于蓑衣。”唐刘禹锡《插田歌》:“农妇白紵裙,农夫绿蓑衣。”峻青《老水牛爷爷》:“实在是瞌睡不过了的时候,他就把蓑衣在堤坡上一铺,闭一闭眼睛。”

 

68

蓑草:方言,即龙须草,又叫蓑衣草。

 

69

蓑翁:穿蓑衣的老人。指渔翁。唐杜牧《齐安郡晚秋》:“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瓮坐钓鱼。”

 

70

蓑笠:蓑衣与笠帽。《仪礼·既夕礼》:“道车载朝服,藁车载蓑笠。”郑玄注:“蓑笠,备雨服。”藁:稻、麦等的秆。《后汉书·蔡邕传下》:“故当其有事也,则蓑笠并载。”清唐甄《潜书·明鉴》:“茅舍无恙,然后宝位可居;蓑笠无失,然后衮冕可服。”

 

71

再看与“蓑”字相通的“簔”。蓑,又写作簔。簔,见《汉语大词典》缩印本第5248页,同“蓑”。簔衣,同蓑衣,用竹叶或草、棕编成的雨披。《水浒传》第十九回:“船头上立着一个人,头戴青箬笠,身披绿簔衣。”碧野《没有花的春天》第十章:“他身上只披了一件竹叶簔衣,却没有戴竹笠。”

 

72

簔衣裙:草编的下衣。曲波《林海雪原》十四:“实在没办法,青年小伙子上山时都披着用乌拉草编成的簔衣,裤子也是用乌拉草织成的簔衣裙。”

 

73

簔笠:簔衣和笠帽。明沈采《千金记·北追》:“乘骏马雕鞍,向落日斜阳岸。伴簔笠纶竿,我只待钓西风渭水寒。”

 

 

(二十九)谈“蓑”的三层含义

 

74

能够让人听到树叶被打,说明雨不算太小,苏轼怎么就不怕了呢?苏轼说:“一蓑烟雨任平生。”哦,原来他有“蓑”。他岂止有蓑,而且这里的蓑不是一般的蓑,这里的“蓑”至少有如下三层含义。

 

75

首先,“蓑”是套装(五件套),不是单件。你可千万不要认为苏轼说他一辈子啥都不穿,连前面说过的草鞋也不穿,竹杖也不拿,就赤身地穿着个蓑衣来来去去地出入各种场合。这里的“蓑”虽然是名词,但起借代作用。这个蓑,既包含了前面所说的草鞋、竹杖,又包含了那时候人们穿蓑衣时必戴的斗笠和必穿的葛衣,甚至还包含了属于下衣的蓑衣裙。可见,这里的“蓑”不是单件,是套装,而且含蓑、笠、葛衣、芒鞋、竹杖五样东西,是五件套,只是因为词有字数限制的原因,苏轼只用“蓑”来表示,目的是借“蓑”指代渔翁或渔翁一类人(例如隐士)的装扮。《仪礼·既夕礼》有“道车载朝服,藁车载蓑笠”的话,说明“蓑笠”和“朝服”相对。“朝服”是官吏的工作服,“蓑笠”就是隐士的工作服(当然你也可以称之为“不工作服”)。

 

76

其次,“蓑”是豪华套装,而且是多功能豪华套装,一点也不简陋。你可千万不要认为“蓑”、“蓑衣”作为防雨用具是简陋的、丑陋的、脆弱的。这玩意可不简单,因为它不但工巧,而且结实,还好看。首先其材料就是精选的,称得上天生那啥质来着。蓑衣用草、棕、竹叶制成,而且草不是一般的草,棕不是一般的棕,竹叶也不是一般的竹叶。草,必须是龙须草、乌拉草之类韧性比较强的草。注意,制作蓑衣的草、棕、竹叶还有特别要求。草必须是刚刚打下的草(干枯的草是不行的,哪怕是龙须草、乌拉草也不行),棕必须是从活的棕树上刚刚剥下的树皮,竹叶也必须是鲜翠欲滴的竹叶。

 

77

所以,一个渔翁或者渔翁之类身份的人装扮隆重的时候,其蓑衣和斗笠一般都是绿色的。例如晚唐张志和就说“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晋葛洪《抱朴子·钧世》还说蓑衣不但结实,而且美丽:“至于□锦丽而且坚,未可谓之减于蓑衣。”蓑衣的用途不止是防雨,睡觉时还可以当席子用。峻青《老水牛爷爷》:“实在是瞌睡不过了的时候,他就把蓑衣在堤坡上一铺,闭一闭眼睛。”这算多功能了吧?蓑衣也不是只有渔翁这类下里巴人才穿,有身份者也偶然穿一穿(可能是用主动降低身份的方法来表示其不低的身份)。例如《红楼梦》第四十五回里连贾宝玉也穿蓑戴笠:“(宝玉)一面说,一面摘了笠,脱了蓑,一手举起灯来。”

 

78

第三,蓑衣不仅在乡下干活时可用,上朝时还可以表示一种态度,甚至有可能带来好运,或者是好运的兆头。《后汉书·蔡邕传下》:“故当其有事也,则蓑笠并载。”清唐甄《潜书·明鉴》:“茅舍无恙,然后宝位可居;蓑笠无失,然后衮冕可服。”蔡邕觉察到上朝有不妙的事情发生时,就带上蓑衣和斗笠,其意思是“我已经做好了还乡种田的准备”,当然也可以理解为蔡邕希望“最差也就是还乡种田(而不是杀头)。”清代唐甄更认为,准备好蓑衣和斗笠(也可以理解为不要忘了种田的技术),才有利于官衣官帽穿得舒服和长久。蓑衣和斗笠还可以表示以一种局外人的身份冷眼向洋、隔岸观火。唐杜牧《齐安郡晚秋》就说:“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瓮坐钓鱼”。

 

(三十)古汉语讲座之9:“烟雨”、“任”、“平生”

 

79

据《汉语大词典》缩印本第4140页知,“烟”9个义项中的第3个义项“烟状物,如云、雾等”符合“烟雨”之“烟”的含义。又据《汉语大词典》缩印本第4142页知,“烟雨”,就是蒙蒙细雨(又写作濛濛细雨)。唐杜牧《江南春绝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烟雨”就用的“蒙蒙细雨”的意思。

 

80

据《汉语大词典》缩印本第507页知,“任”字24个义项中的第19个义项:“听凭,任凭”符合“烟雨任平生”之“任”的含义。三国魏嵇康《琴赋》“齐万物兮超自得,委性命兮任去留”、宋欧阳修《忆滁州幽谷》诗“当日辛勤皆手植,而今开落任春风”中的“任”皆是“听凭,任凭”的意思。

 

81

又据《汉语大词典》缩印本第1130页知,“平生”有4个义项,第1个义项是“平素;往常”,第4个义项是“一生;此生;有生以来”。“烟雨任平生”的“平生”解释为第1个义项和第4个义项都是可以的,不知道苏轼使用的是哪一个义项,只能存疑。如果是第1个义项,那么其意思是说“像我往常一样”或者“我像往常一样”。如果是第4个义项,那么其意思是说“我这一辈子都……”。其实这两个意思的区别仅仅是所指时间段不同,其要表达的真实意思是基本相同甚至完全相同的,故把两个意思区别开来的意义很小,存疑还是不存疑都无所谓。

 

(三十一)“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准确含义是什么?

 

82

现在再看“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含义。这个句子的正确语序是“平生、一蓑、任烟雨”或者“一蓑、任烟雨、平生”,其意思是说:“我这一生只要有一蓑一笠等这些雨具,就不怕任何风风雨雨,任何风风雨雨在我眼里都是濛濛细雨,我不怕,随它们好了。”或者是说:“只要有一蓑一笠等这些雨具,我就像往常一样,不怕任何风风雨雨,任何风风雨雨在我眼里都是濛濛细雨,我不怕,随它们好了。”

 

(三十二)春寒的尖利、微冷和提神

 

83

“料峭”的意思是:“形容微寒;亦形容风力寒冷、尖利。”(《汉语大词典》缩印本第4208页)“料峭”的“峭”是“尖利”的意思(“料峭”的“料”是啥意思,在《汉语大词典》中查不出来。《汉语大词典》缩印本第4207页关于“料”的13个义项没有一个可以和“料峭”之“料”对得上号。按道理,“料”和“峭”的意思应该相同或相近,也就是说“料”也是“尖利”的意思,可惜词典上无此义项,只好存疑)。“料峭”和“峭”形容风或寒的尖利,古代人多有这种用法。例如,唐陆龟蒙《京口》诗:“东风料峭客帆远,落叶夕阳天际明。”唐姚合《除夜》诗之一:“寒犹近北峭,风渐向东生。”

84

“料峭”和“峭”均形容风的尖利、寒冷。但是,同样的尖利、寒冷,不同的风给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如果是秋风,则冷得恐惧。如果是春风,则冷得……还是看苏轼是怎么说的吧。苏轼的原话是:“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苏轼说,是春风,这春风一吹,我感到有点微微的冷,这微冷的风一吹再吹,让我的酒醒了不少,或者全醒了。可见,春日寒风的另一个感受是“微冷”(第一个感受是尖利),其作用是把人的酒吹醒了。

 

85

其实不用苏轼说你都能想到这样的结果。原因是,看到“春风”,你应该想到,这是一个受人欢迎的季节,即使是尖利的春风,那也应该是即将受人欢迎的季节。看到“酒醒”,你应该想到,苏轼的日子其实蛮不错的,因为不仅有酒喝,而且可以喝醉,至少也能喝得半醉。在这样的季节里,风的尖利和微冷不但不会让人感到恐惧,而且提醒人应该高兴一点,因为目前只是小不舒服,而且这样的小不舒服即将过去,必将过去,未来的日子应该有点暖色调,应该让人有点期盼。是这样吗?向下看。

 

(三十三)“山头斜照却相迎”的含义

 

86

“山头斜照却相迎”的正确语序应该是:“却(有)山头斜照相迎。”其意思是,春寒让我觉得尖利和寒冷,我的酒也醒过来了,我正担忧着会不会有更大的寒冷或者更大的不顺和不幸发生时,一扭头,看到西边的群山上有光芒照射过来,夕阳仿佛迎了过来,向我致意和问好。

 

(三十四)“回首向来萧瑟处”的含义

 

87

先解释“回首”、“向来”、“萧瑟”、“处”的字义问题。

 

88

“回首”有4个义项(见《汉语大词典》缩印本第1702页)。第1个义项“回头;回头看”和第3个义项“回想;回忆”比较靠近“回首向来萧瑟处”中“回首”的意思。宋苏轼《观湖》诗之一:“回首不知沙界小,飘衣犹觉色尘高”就用第1义项。第3义的例子如,唐杜甫《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诗:“戎马相逢更何日,春风回首仲宣楼。”南唐李煜《虞美人》词:“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89

“向来”有6个义项(见《汉语大词典》缩印本第1501页)。第1个义项“刚才;方才”和第6个义项“从前;过去;原来”与“回首向来萧瑟处”中“向来”的含义比较接近。仔细想想,还是“刚才;方才”最合适。

 

90

“萧瑟”之“萧”,有10个义项(见《汉语大词典》缩印本第5548页)。第1个义项“蒿类植物的一种,即艾蒿”是其本义。唐韩愈《秋怀》诗之二:“白露下白草,萧兰共憔悴”就用本义。第2个义项“萧条冷落;凄凉”,清黄景仁《杂咏》之一:“天长沧海阔,何以度萧时”即用此义。第3个义项“稀疏”,《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十:“愁万种,醉乡中两鬓萧”即用此义。

 

91

“萧瑟”有3个义项(见《汉语大词典》缩印本第5549页)。第1个义项:“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宋苏轼《仙都山鹿》诗:“长松千树风萧瑟,仙宫去人无咫尺。”第2个义项:“凋零;冷落;凄凉。”《楚辞·九辨》:“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笔者按,这里的“萧瑟”显然是风吹动树木的声音,《汉语大词典》这里有误)唐杜甫《北征》诗:“靡靡踰阡陌,人烟眇萧瑟。”第3个义项:“稀疏”,唐唐扶《使南海道长沙题道林岳麓寺》:“萧瑟两鬓吾能髡,逢迎侯伯转觉贵。”苏轼“回首向来萧瑟处”的“萧瑟”显然是“风吹树木的声音”(因为前面提到了“穿林打叶声”)。

 

92

“处”读音为“触”时,有6个义项(见《汉语大词典》缩印本第5079页)。第1个义项:“处所,地方”,例如唐韩愈《次硖(音侠)石》诗:“试凭高处望,隐约见潼关。”第3个义项:“时,时候”,例如宋岳飞《满江红·写怀》词:“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苏轼这里的“处”是“时”、“时候”的意思。

 

93

弄清了字词的意思,再看来苏轼“回首向来萧瑟处”这句话在说什么。

 

94

这首词第一句说“莫听穿林打叶声”,小序还说“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可见,这句词中,苏轼的意思是,回忆刚才又是风又是雨,树叶沙沙作响,十分骇人时的场景……

 

(三十五)古汉语讲座之10:“也”

 

95

先看“也无风雨也无晴”之“也”字的意思。

 

96

“也”在《汉语大词典》中有4个义项。第3个义项“副词”6种用法中的第3种用法符合“也无风雨也无晴”之“也”的含义。“也”作副词第3种含义是“连词,表并列。”(汉语大词典)缩印本第324页)。例如,《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也不干风事,也不干雨事,也不干柳絮事,也不敢蝴蝶诗,也不干黄莺事,也不干杜鹃事,也不干燕子事,是九十日春光已过,春归去。”

 

97

仔细想想,这里的“也”不仅是表示并列,也有“也”作副词的第1个用法的意思。“也”作副词的第1个用法是:“犹亦。承接上文,表示同样。”(《汉语大词典》缩印本第324页)例如,北周庾信《镜赋》:“不能片时藏匣里,暂出园中也自随。”唐岑参《赴北庭度陇思家》诗:“西向轮台万里余,也知乡信日应疏。”这里所举二个例子,皆是承接上文,而且上文皆是明确写出,但是从《碾玉观音》中“也不干风事”的例子看,“也”显然也可以这样用:上文没有写出,或者上文省略了,或者上文因与下文用法相同而省略。

 

98

“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也”应该就是这样的情况。即“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也”,是副词,既是“亦”的意思,承接上文(包括上文是隐含或省略的情况),表示同样,也表示并列。

 

(三十六)“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含义

 

99

再看“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含义。

 

100

也许有人会问:“明明刚才有风有雨有树叶被打的声音,还有人被淋湿的狼狈,现在天晴了,有夕阳了,苏轼怎么会没看到、没听到、没感觉到呢?是不是苏轼得了什么临时性短暂视觉障碍、临时性短暂听觉障碍、临时性短暂触觉(或感觉)障碍啊?或者苏轼在撒谎,在睁着眼睛说瞎话?”不是这样的。苏轼的视觉、听觉、触觉(感觉)都正常,苏轼也没有撒谎。苏轼“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无”在这句词里是“不介意”、“不在乎”的意思。

 

101

苏轼的意思是,刚才雨打风吹树叶沙沙作响的景象表面上怪吓人的,其实没啥大不了的。现在回忆刚刚过去的一场风雨,实在没什么意思,我还是回去吧回去吧,该干啥干啥,回忆刚才的事情干啥呢,刚才的事情根本就不值得回忆,不值得介意,刚才的风算不上什么风,刚才的雨算不上什么雨,刚才的树叶萧瑟,算不上什么萧瑟。

 

102

如果有人问:“那是为什么,是因为苏轼看到现在天放晴了吗?”苏轼继续说:“现在的晴,当然是晴,但是不值得为这个晴高兴,因为刚才的雨就不算雨。既然我刚才没有感到什么袭击,没有被袭击的烦恼,那么,现在也就没有袭击的停止,也就没有袭击停止后出现的轻松。”听到这里,你肯定想到了一个词“无视”,对,就是无视,无视、无感、无言说,这就是苏轼对一场风雨的态度。

 

(三十七)苏轼在人生风雨面前的真实表现

 

103

沙湖道中遇雨,片刻后雨晴,苏轼说他对雨的态度是“也无风雨也无晴”,意思是不把风雨放在眼里,没觉得有什么风雨,也就是对风雨的态度是无视、无感、无言说。如果你足够仔细敏感,可能会大叫起来:“‘也无风雨也无晴’就已经是七个字了,可见苏轼对风雨的议论至少有七个字,何况这首词不算词牌,不算题目,不算小序(当然更不算标点符号)就有62字了,已经说了这么多,怎么能说是无视、无感、无言说呢?”能看出这一点真是太好了,说明你能够看出,苏轼说他不在乎风雨正好说明风雨对他有影响,不但有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引起了他的关注,使他不得不专门为此写一些文字以表明他的态度。

 

104

那么,苏轼在人生风雨到来的时候,真正的表现是怎样的呢?这可从苏轼写这首《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词三年前的一首诗一窥端倪。元丰二年(1079)乌台诗案发生后,苏轼《狱中寄子由》二首之二曰:“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珰月向低。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额中真君子,身后牛衣愧老妻。百岁神游定何处?桐乡应在浙江西。”今天的文献找不到证据苏轼在狱中的时候身体受到过侵犯(更不用说酷刑拷打了),可是,苏轼还是写出了“魂飞汤火命如鸡”这样说明他曾经惊慌失措的诗句。这就说明,即便是一代人杰如苏轼,在人生风雨面前,其表现和常人其实是差不多的,也会紧张,也会胆怯,也会烦恼和忧愁,而不是什么“也无风雨也无晴”。

 

(三十八)苏轼说“也无风雨也无晴”是故作轻松吗?

 

105

在人生风雨面前,明明和一般人的表现差不多,那苏轼为什么还要说“也无风雨也无晴”呢?苏轼是故作轻松吗?未必就是故作轻松,苏轼之所以这么讲,更大的可能是,他只是表现一下自己经受住风雨考验后的庆幸和自得,也是激励自己在下一次风雨到来时能像这次一样撑过去、熬过去,当然如果你理解成这是苏轼对人生风雨的蔑视,那也不算错。

 

(三十九)苏轼在小序中的败笔

 

106

如果你读书足够仔细而又没有被苏轼大文学家的声名吓趴下,那么你应该发现,苏轼这首词小序中的“雨具先去”四个字纯粹属于冗词冗句,因为不要这四个字,这个小序没有任何问题,反倒是有了这四个字,显得多余,而且给读者造成无谓的悬念,读者会问:“雨具怎么就提前走了呢?是谁让人把雨具先带走了呢?为什么要把雨具先带走呢?”这些问题在小序和词中全都没有回答,也没有暗示。读完全词,“雨具先去”四个字依然让读者如坠五里雾中。与其这样,还不如把这四个字删除。不知当初苏轼为何会有此败笔。

 

107

对苏轼这个败笔,前人从无人提出,仅有明焦竑(1540年-1620年)编《苏长公二妙集》本《东坡诗余》二卷收这首词时没有“雨具先去”四字,也不知是焦竑自己看到的这首词的小序本身就没有“雨具先去”四字呢,还是焦竑看出来这四字是多余的,故主动删去而未加说明。由此可见,小序中“雨具先去”四字是多余的,很可能最晚在明代就有人看出来了,只是明代人没有明说这四个字是冗词冗句,而只是删除(或者知道其他版本有这四字而未补充)而已。

 

(四十)苏轼在雨中“独不觉”的秘密

 

108

如果你读书非常仔细而且一点也没有被苏轼大文学家的声名吓趴下,那么,你还能够发现,苏轼小序中说“雨具先去”,可是上阕第5句(即上阕最后一句)却说“一蓑烟雨任平生”,如上所分析,这里的“蓑”实际是包含斗笠、芒鞋、竹杖之类的防雨工具的,而且是五件套。这时,你必然会暗自嘀咕:“咦,你苏轼小序中不是说‘雨具先去’了吗?这里怎么又出现了雨具。这不是矛盾了吗?”

 

109

我估计你想了许久后可能这么解释:“雨具先去”是说和苏轼同行的人的雨具被人因某种原因提前带走了,而苏轼的雨具并没有被提前带走。想到这里估计您会哑然失笑:“难怪苏轼说‘同行皆狼狈’又说自己‘独不觉’呢?别人(指同行者)都没有雨具,就你苏轼有,别人都淋湿了,就你苏轼没淋湿,那你当然会说‘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了。”想到这里,相信你很可能有另外的念头冒出来:“苏轼这首词所写,究竟是不是事实啊?是苏轼根据事实改编的(情节可以有所增,也可以有所减)呢?还是真的有这事发生?”因为没有足够的材料,所以,对这个问题真的回答不了。但是,从常理推测一下还是可以的。

 

(四十一)苏轼在风雨中,真的“不觉”吗?

 

110

就常理而言,苏轼这次沙湖道中遇雨事件,很可能是苏轼在事实基础上的改编。苏轼可能真的和人去沙湖看田,真的途中遇雨,同行者真的惊慌失措地逃散,而苏轼就逃得比较慢,风雨停歇之后,苏轼觉得自己在雨中的表现还不错,没有同行者逃那么快,也没有同行者逃那么远,还没有同行者逃得那么慌慌张张。于是,苏轼就觉得高人一等,然后改编了一些情节,编出了这首词中的情景。

 

111

你可能会说:“苏轼这不是五十步笑百步吗?”对,就是五十步笑百步。但是,人生中,很多情况下所争的,就是少逃的五十步,甚至五步、一步。也就是说,同样的风雨、同样的困难、同样的危险来临的时候,只是有点害怕、有点狼狈的人就比很害怕、很狼狈的人要好一点,相比之下,只是有点害怕、有点狼狈的人就是英雄。

 

112

所谓英雄,就是比别人表现好一点的人,至于在风雨、困难、危险、酷刑面前一点也不害怕,像电影《洪湖赤卫队》里韩英那样“砍头只当风吹帽”,或者如古人所说把死看得像回家一样的人,只会在想象中才有,或者出现在英雄人物先进事迹报告会报告人的嘴巴里,或者出现在报导英雄人物先进事迹的记者的笔下,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因为没有谁是特殊材料制成的。

 

113

正是因此,不论是苏轼,还是普通人,例如你,例如我,例如他,在风雨、困难、危险、酷刑面前有点胆怯或惊慌失措,都是正常的,只要熬过去了,撑过去了,都可以潇洒地对自己说“何妨吟啸且徐行”、“也无风雨也无晴”。

 

(四十二)碰上大灾难该怎么办?

 

114

如果你注意力集中,读这篇文章读得很仔细,你可能会问:“你这文章开头说‘如果不是特别的倒霉,如果不是赶上了一个特别的时代,如果不是过分的脆弱,那么,人一生中经历的沟沟坎坎,都是可以跨过去的。’那如果我特别的倒霉,或者赶上了特别的时代,或者我过分的脆弱,那可该怎么办?”

 

115

先说自身问题。

 

116

如果你性格过分的脆弱,风一吹就倒,雨一淋就瘫,光一照就裂,人一骂就死。或者你身体得了什么怪病,像玻璃一样一碰就碎(一碰就碎的玻璃,似乎还没有发明出来,那你就是创新性新型玻璃了)。或者体质弱得对什么都过敏。不敢见光,见光就过敏;还不敢不见光,不见光也过敏。不敢喝水,一喝水就过敏;还不敢不喝水,不喝水也过敏。不敢吃饭,一吃饭就过敏;还不敢不吃饭,不吃饭也过敏。你人都到这份上了,还问我“该怎么办”?我觉得太好办了,打电话直接拉到火葬厂烧掉就是了。一听说要烧你,你可能会大喊:“不能烧,烧我我过敏。”废话,烧谁谁不过敏啊。问题是不烧你你还过敏啊,为了让你彻底不过敏,就只好烧掉,而且为了让你的过敏早点消除或结束,还必须用大火烧,烧快点。由此可见,结论是,起码的免疫能力、防御能力、甚至反击能力,你必须具备,如果不具备,那你必须努力以使自己早点具备。

 

117

再说外部问题。

 

118

如果你周围的人都好好的,啥事都没有,就你自己特别倒霉,啥千年一遇的坏事都掉在你头上,要么飞来横祸,要么飞来纵祸,要么飞来又纵又横的祸。例如,明明是在人行道上走,却被撞得散了架(这是横祸);明明在公园凉亭下坐,却被天上掉下的飞机砸了个扁(这是纵祸);明明在卧室的床上睡,却被从窗户飞进来的天上陨石压得咽了气(这是又纵又横的祸。天上掉陨石是纵,陨石被风吹进窗户是横)。如果你真的这么运气不佳,那也别问我该怎么办了。人的成败生死,运气很重要,而且必不可少。既然你如此中彩,那还有什么好说呢。爱咋咋地,随他去了。

 

119

如果不但你特别倒霉,而且你周围的人全都特别倒霉,那说明你赶上了一个特别的时代。这时候,你也没必要问我该怎么办了,更大的可能是你没机会问,甚至你根本就不会问,根本就想不到问。因为你一天到晚都在唱赞歌,秀忠诚,晒幸福,而且调子一路走高,没完没了。朋友,这时候,我就没有时间回答你的问题了,因为我也急着感恩、致敬和献花呢。当然,目前看来,我们表达不满的选项会继续存在,我们不至于倒霉到连这点选择权都没有。所以,你我要做的是祷告,祈求主耶稣保佑我们这点弥足珍贵的选择权。

 

zuizui20151017星期六于杭州北景园(22日改定)

 

(原题目是:《如何处理生活中的小麻烦》)

 

(以上19639字)

 

 

 

推到展厅 礼物 打赏 赞(3) 查看   收藏(0)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涉政敏感内容 《用户条例》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请输入飘红理由

1、飘红的版主达到两位,标题会变红;
2、加精的版主达到三位,才能显示“精”字图标。
3、飘红鼓舞士气,加精保证水平。请各位版主把好质量关。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贴子
将贴子移到
说明:因缓存的关系,贴子移动后,列表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请等待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