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诗 > 详情
  • 注册日期:2019-04-12
  • 最近登录:2024-04-24
  • 粉丝人数:3
»个人空间    »留言板

最新帖子

【原创】古诗今读

拂霓裳中序第一剪梅弄影 发布于2019-04-18 18:18   点击:1808   评论:0  
①②③


小语笔记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草》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由《赋得古原草送别》五律,截半而成此合辙平水韵平起五绝。

 五绝大概诗意是——

 原野上的草茂盛地生长着,一年一轮回地泛青繁荣与枯黄萎败,纵是放了一把野火也烧它不死,待到来年的春风一吹,看它又将遍地地蓬蓬勃勃生长起来。

 吟咏此绝句,不难体会到野草那种顽强的生命力和百折不挠的向上的品质精神。
                                                 ——拂霓裳中序第一剪梅弄影:《品读》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

 

此平起五绝,虽押平水韵,却极不合辙,但犹赖韵味十足,倒也朗朗上口,口口相传。

传达出的诗的大意是——

春天的早晨每每使人昏睡不醒(或许“浓睡不消残酒”,那是后话);而当迟迟醒来时,只听外面窗沿、屋顶、树梢甚至空中,处处充满百鸟喧闹的啼叫。不觉联想起昨夜那一阵阵的风风雨雨,忽然倚窗望见又不知有多少花儿被无情打落满地……

读了此诗,当要学会珍惜时光,爱惜生命。不然,大好的光阴、美好的青春将会悄然消失,而不给任谁打声招呼或发条彩信的。

                                            ——拂霓裳中序第一剪梅弄影:《品读》

 

小语笔记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碧云端。

                                                                          ——李白:《古朗月行》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平仄平平。

 

押韵而不合辙,五言平起。起笔非凡——

在一个月光朗照的夜晚,作者外出排遣、散步,仰望明月如水,自然漂洗出天真、洁净的童年:当初不知道那是“月”,就叫它作“白玉盘”;又感觉它像一面王母娘娘梳妆用的镜子,在那浅蓝色的云层间亮晃晃的飞旋……

以这种“愉悦性灵”的回味来排遣忧愁、散心解闷,实为诗人的明智之举;

也只有那“小时”的感觉、想象乃至幻想,才是天真烂漫、洁净无邪的。这是古往时代的诗人所特有的遭际所致。

今天的我们读诗人,当从这弥漫着浪漫童趣的诗里行间,觉悟到葆有童心,便葆有了高洁与美丽。

——而这,也许就是课文的含义吧。

                                          ——拂霓裳中序第一剪梅弄影:《品读》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正宗的合辙平水韵,五言仄起绝句;无愧绝句中的绝句——

还在白日当顶的时候,“我”就登上了这座“鹳雀楼”(自然应是最高层)。凭栏远眺,大好河山尽收眼底;抚今追昔,踌躇满志,流连忘返。不知不觉永恒的太阳已依傍着群山静静落下;脚下身边亘古的黄河正朝向着大海滔滔东流……在这天地时空的大动静中,在这如血的残阳余晖里,“我”尤其想往将自己整个的身心再提升一个层面,竭力注意到更深更远的所在去。

品味诗意,理当激发和激励读者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气吞山河的凌云志向……

                                                   ——拂霓裳中序第一剪梅弄影:《品读》

 

小语笔记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贾岛:《寻隐者不遇》

⊙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

 

仄起五绝,自然所押平水韵,偏远不合辙。但合情合理——

封建时代多有隐居者。

这天,“我”前往山里寻访。在那松树旁,忽见一小孩也便打听起来。忙有回答:“那正是我师父。怹采药去了。”

“去哪采药?”

“就在这山里,”那小孩或想:面前这位特来寻访,若是带了去见,现送与师父的饭菜仅此一些,如何招待客人?若是撇开不睬,又岂有此理!于是便道,“那白云深处不知究竟什么地方的地方。”

“那么,改日再来——我且回吧!”

然而,白云深处常是有人家的。师父怹采着采着或者去了哪家坐坐,并且给谁把脉去了呢。

此诗从一个侧面以古怪的角度,曲里拐弯地揭示了当时劳动人民生活的艰辛和疾苦。

                                                          ——拂霓裳中序第一剪梅弄影:《品读》

推到展厅 礼物 打赏 赞(4) 查看   收藏(0)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涉政敏感内容 《用户条例》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请输入飘红理由

1、飘红的版主达到两位,标题会变红;
2、加精的版主达到三位,才能显示“精”字图标。
3、飘红鼓舞士气,加精保证水平。请各位版主把好质量关。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贴子
将贴子移到
说明:因缓存的关系,贴子移动后,列表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请等待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