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诗 > 详情
月明 男  99岁
  • 注册日期:2012-03-31
  • 最近登录:2024-04-01
  • 粉丝人数:1153
»个人空间    »留言板

最新帖子

【原创】标题说:这个锅我不背!

月明 发布于2019-04-01 09:22   点击:2850   评论:9  

标题说:这个锅我不背!

/月明


近几年古诗词创作发展很快,在网上、微信时不时看到有人宣扬写诗填词不要加标题,动辄还把“诗有题而诗亡,词有题而词亡。”的大旗扯出来。初时还相对一笑,后来看得多了,就不免琢磨一下,诗词到底要不要加标题呢?下面进行一下粗浅的探讨。

        一、此观点的理论依据
        
诗词不要加标题,推测其理论依据有两个:其一,的确有大量流传下来的古诗词原来是没有题目的,一些人便主张写诗词也要仿照不加标题。其二,更主要是源于王国维先生《人间词话》中的观点:诗之三百篇、十九首,词之五代北宋,皆无题也。非无题也,诗词中之意不能尽之也。自《花庵》《草堂》每调立题,并古人无题之词亦为之作题,如观一幅佳山水,而即曰此某山某河,可乎。诗有题而诗亡,词有题而词亡。然中材之士鲜能知此而自振拔者矣。”鉴于王国维先生及《人间词话》在古诗词发展中的影响和地位,这一观点理所当然的得到不少人的推崇,其中的“诗有题而诗亡,词有题而词亡。”更是被奉为宝典。

这两个理论依据其实是重叠的,因为《人间词话》中也是列举了一些古诗词没有标题而得出的结论,因此可以合二为一,主要对《人间词话》中的观点分析即可。

二、对此观点的分析

王国维先生的这段论述其实是包含了两个观点:第一个,诗之三百篇、十九首,词之五代北宋,皆无题也。非无题也,诗词中之意不能尽之也。自《花庵》《草堂》每调立题,并古人无题之词亦为之作题,如观一幅佳山水,而即曰此某山某河,可乎。”他指出诗词都是没有题目的,其实并非真的无题,而是词中的旨意,无法用标题进行概括道尽,而后人在编辑时自行给加上了标题,却往往偏离了本意。这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紧接着王先生放了一句狠话,说出了第二个观点,诗有题而诗亡,词有题而词亡。” 诗词会因为有了标题而衰亡,哎呦,这事大了!一些人也似乎有了种醍醐灌顶的的感觉。但是,真的是这样吗?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一观点的错误:

首先,选取论证事例不全。王先生用的是例证法,列举了诗三百、古诗十九首,词之五代北宋都是无题的,并得出了“诗有题而诗亡,词有题而词亡。”的结论,但是他却遗漏了唐诗这重要的一块,因为唐诗基本上都是有标题的,那么唐诗死了吗?李白、杜甫、白居易等等,他们的诗死了吗?而鉴于唐诗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回避这个例证足以影响到结论的正确性。另外,即便是词,也是有相当一部分是有标题的,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或者是有题序的,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那么,这些加了标题或者题序的词又死了吗?

其次,忽略了起源和发展。王先生只是简单的举例就得出结论,但是对这些事例为什么没有标题并没有深究。先来说诗三百,也就是《诗经》,《诗经》不仅没有题目,连作者也没有。它里面的诗歌涉猎广泛,除了周王朝乐官制作的乐歌,公卿、列士进献的乐歌,还有许多流传于民间的歌谣,有一种说法是这些民歌是由各国乐师搜集来的,是为了丰富他们的唱词和乐调,因而没有记录题目和作者。还有另一种说法是这些作品大多是兴致所作非应题而作,所以没有题目。古诗十九首也类似。笔者认为,可能还有另外一种可能,就是当时人们还没有形成为作品注标题和作者的规范或习惯,甚至可能在诗歌中还没有标题的概念或者没有认识到标题的作用,也没有维护著作权的意识。但是随着社会发展,诗歌创作也逐渐完善,从屈原开始注重了个体创作,有了作者的概念,后来诗也逐渐有了标题。所以说并非诗不需要标题,或者说并非诗从一开始就有标题,而是逐步发展出来的。

而词则是另外一种情形,词才是真正的并非无题,词起源于艺术表演,词牌名就是曲名,就如你唱一首《浪淘沙》,其实就和现代唱一首《凉凉》是一样的。只不过后来有很多人按照这个套路来写,旧瓶装新酒,再后来词又脱离了曲,演变成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但是这种词牌名即标题的传统可能也被人潜移默化的接收了。和诗一样,词的标题也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随着词成为一种文学形式,大家套用同一词牌创作大量不同的作品,这时词牌名已经不再是具体的标题了,而是成为一种体裁,因此如何区分每首作品也成了需要解决的问题。一些词人在创作实践中也注意到了这些,如姜夔等都做过尝试加上小序等,而给词加上题目或者题序,也被认为是苏轼对词发展的贡献之一。有的学者还专门研究过宋词的题序,认为就是词题,笔者认为还是值得商榷的,不过题序的确起到了标题的一些作用,这更能反映出词对标题的需求和发展历程。

再次,变相夸大标题作用。王先生首先从正面说标题不能括尽作品旨意,对大家品读理解可能起到不好的作用,其潜在意思是说标题不那么重要。但反过来又说标题决定了诗词的生死,把标题的作用夸得如此之大。这其实是混淆了主要和次要的关系,标题只不过是一首诗词作品的组成部分,但是它肯定居于次要地位,正文才居主要地位。一首诗词的好坏不是由标题决定的,而是由正文决定的。标题就好比诗词的名字,一个人长得美又起了一个好名字,大家会觉得很般配;反过来,一个人长得美却起了一个丑名字,那这个人就不美了?再反过来,一个人长得丑却起了一个美名字,难道大家就看着他美了?所以标题对诗词只发挥属于它的作用,但决定不了诗词的生死。

三、标题在诗词中的作用

诗歌创作发展到现代,形式上也越来越完善和规范。一般来说,一首完整的诗词作品应该包含以下几部分:作者(作品的创作者)、体裁(作品的类别:古风、绝句、律诗、词牌等等),标题(相当于作品的名字),序言(如果有必要的话),正文(作品的主体),注释(如果有必要的话)。而标题作为其中一部分发挥着它应有的作用:

一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一般来说,诗歌创作出来后,作者肯定是期望读者能够准确深入地理解的,通过标题可以交代诗词主旨、写作背景、环境、对象、情感基调等相关因素,帮助读者更好地品读和理解。也有人认为,正是因为《诗经》、《古诗十九首》、五代、北宋的词都无题,才会让读者有了不同的感受,例如《蒹葭》有人从中读出了对爱情的追求,也有人读出了对理想的执著等等,如果用限定的题目或固定的主题来解读同一篇作品,作品就丧失了鲜活的生命力。我想说的是,这跟有没有标题没半毛钱关系,谁又规定标题必须要囊括诗词的中心思想啦?有些标题会点题,有些标题只不过交代一些相关要素,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而已,有了标题,依然是“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是作品本身带给读者的感受和启发。相反的,李商隐出于某种原因创作了无题体,诗作隐晦又无标题,虽然那也是一种朦胧美,但的确给后人的解读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二是便于作品的整理和检索。标题的这一实用性对于诗词作品尤其重要,因为作者会创作大量的同体裁作品,只有加上标题,才能够把每首作品区分开来,方便整理和检索。你总不能一百首都只叫七绝或者浣溪沙吧?自《花庵》《草堂》每调立题”,其实也是这个目的,非是后人为古人诗强加标题,只不过便于整理编辑罢了。还有一些词集干脆就选用词里的第一句来做标题,这也是实用主义的折中而已。

所以,标题完全有理由说:“诗有题而诗亡,词有题而词亡。”这个锅我不背 。

        四、说一些题外话

在撰写这篇文章时也上网搜集了些线索,竟有了意外发现,王国维先生的这段论述,被纳入了高中语文考试:

阅读材料,完成后面题目。(10分)

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

诗之三百篇、十九首,词之五代、北宋,皆无题也。非无题也,诗词中之意,不能以题尽之也。自《花庵》、《草堂》每调立题,并古人无题之词亦为之作题。如观一幅佳山水而即曰此某山某河可乎诗有题而诗亡词有题而词亡然中材之士鲜能知此而自振拔者矣。(王国维《人间词话》)

2.词在古代除“长短句”外,还有许多别称,请另外写出两个。(2分)

3.用自己的话概括上面这段话中所包含的作者的观点。(2分)

看罢我不禁恍然大悟,怪不得有这么多人持这样观点了。也不禁吐槽一下中国的教育,看看都考了什么?会断句,知道些诗词常识,会翻译。仅此而已,而学生在完成这道答题时,诗有题而诗亡词有题而词亡”的观点也已经被植入了。如果有心的孩子可能会有疑问,那为什么课本上的诗词都是有题目的呢?而我想大多数学生可能是被动的接受了。

如果同样的题我们这样考:用自己的话概括上面这段话中所包含的作者的观点,并结合现代写作规范发表你的看法。一道题其实是把前几项都包括了,先不论答案的对错,起码启发了他们去开拓思维。虽然近几年我们的教育中增加了大量的国学知识,但多是考一些零碎的知识点,就怕答案不唯一、不标准,没法判分,为打分的简单化而剥夺了孩子去思考、去判断的权利。话说回来,国人已经习惯了崇古,圣人言不可违,不要问为什么你只管照着做就是了等等,这其实也是中国传统教育的延续。

诚然,王国维先生和《人间词话》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但毕竟是一家之言,我们也要采取批评的态度学习,而不能照单全收,有些可能当时是正确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可能就不适合了,有些可能本身就是错误的,“诗有题而诗亡,词有题而词亡。”即如此。

近几年国学方兴未艾,古诗词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在继承发展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象“诗有题而诗亡,词有题而词亡。”类似的情况会很多,也时有争论,这是好事,的确,我们到底要继承什么?怎么继承?怎么发展?是值得大家共同探索的。


 

推到展厅 礼物 打赏 赞(41) 查看   收藏(7)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涉政敏感内容 《用户条例》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请输入飘红理由

1、飘红的版主达到两位,标题会变红;
2、加精的版主达到三位,才能显示“精”字图标。
3、飘红鼓舞士气,加精保证水平。请各位版主把好质量关。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贴子
将贴子移到
说明:因缓存的关系,贴子移动后,列表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请等待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