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诗 > 详情
  • 注册日期:2012-03-13
  • 最近登录:2023-01-05
  • 粉丝人数:293
»个人空间    »留言板

最新帖子

【原创】写诗和怎么认识思维(暂题)

huge(远山绿叶) 发布于2019-03-21 16:04   点击:1104   评论:3  
五绝 以诗代序
偶然逢话题,攒起话东西。南北分歧处,征途说不迷。
——以下是与诗友互动记录,挪来搁此。其后加个附记,仅为做些展开。

写诗和怎么认识思维(暂题)

——与诗友镀金在拙文《谈用墨水写诗》下的谈话记录

 

镀金:2019-03-20 13:39

学问是学问,人品是人品,这事也不独在今。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前人总结的很到位。

今人读书是为了实用,古人读书也是为了实用,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说白了也是为了女子银子,《儒林外史》写的真实极了。真正能养吾浩然之气的,一千一万个读书人中也未必有一例。

古来诗人,人品高洁的固然不少,人品差的也多的是,比如王维。叛军进城不能死节,接受伪官,等唐军回来,又杜撰了《凝碧池》脱罪,居然仍旧当官。这人品和冒死逃亡的杜甫比起来真是天上地下。再如舒亶,捏造乌台诗案污蔑苏轼,十足小人,但是诗作真是不错,到现在宋词选还选他的小词。什么诗如其人、文如其人都不能全信,文过饰非的事,前辈诗人真没少干。

墨水就是墨水,用墨水写诗总比没有墨水好,至于这墨水背后是红心还是黑心,别说在网上,就是现实中你也看不清。呼吁提高诗人的普遍修养,属于一句正确而没用的话。六亿神州尽舜尧,这世界早就共产主义了,写诗区区小事根本不值一提。

 

huge回复:2019-03-20 18:13

谢谢朋友留言,且这么一大段,有观点有论证,很有说服力。不过,还是要说,朋友这也是在用墨水说话,因为没有看到社会发展的主流,也没有带着人类社会到底向哪里去的思考,还无视了中国社会怎么就发展到了社会主义,更看不出这方面有这样的视角和认识,虽举例是客观的,唯物的,却因为片面看待问题而成了貌似客观和唯物的,根子还是唯心的,即唯个人判断论。也就是唯知识论、唯墨水论,这其实等于知道的越多,反倒认识越肤浅,走得越偏。

朋友用的论据有些是事实存在的,有些却是要根据历史局限有待辩证来看的,把这用为一类依据,本身就有悖论理,是犯了从墨水到墨水的逻辑错误,退一步讲也是如此。如果能够带着从人类进步中总的人的发展眼光来看,也许就不这么论了,就能避免掉入从墨水到墨水的简单认识窠臼。有一种说法:知识越多越反动,也是这个道理。

说到底,朋友的结论是首先思维构架出了问题,造成知识排序简单,各种联 系跟不上,联 系跟不上又造成思维混乱且不合理,也就不能导出合理的观念。

像这种情况,表面看是人指挥知识,没有做知识的俘虏,深层里恰恰是知识指挥人,是人在被动地跟着知识走,不管多了什么知识都不过是徒然增加了一些论据而已,并不能形成有效的逻辑推理和科学的判断,结论也就可想而知。

这上面,只要这样的思维方式不主动发生改变,是没人能够说服得了的。所以,这里也不想说服朋友,只是对朋友从哪里得出和怎么得出这些想法的,谈点感受。

本人历来反对学问是学问,人品是人品这种说法。这种说法是个伪命题,如同说枪杆子是枪杆子,社会是社会一样,道理是极其相同的,把这样的二者割裂开来是站不住脚的,甚至是心有叵测的,相信朋友无意于此。

读本人的文章最好先不持观点,等看完了再拿观点来碰,一点不迟,这样本人也可能让人开卷有益,不然有些结果并不是本人想看到的,也就不一定对人有益,倒可能增加逆反心理。

本文的观点,是先要学会做知识和文化的俘虏,踏踏实实地了解它并接受其培养和改造,然后才可能真正掌握它,运用它,并贡献于它,乃至发展它,写诗的人对待墨水,也应该是这样。这个地方虽有观念不同,还是要谢谢朋友留言。几句诗言,--

一条路上众人行,同样崎岖百样情。未必此时相异径,只因各自迥于声。

 (http://www.52shici.com/posts.php?id=220983

 

附记:拙复结尾这首诗,后二句“未必此时相异径,只因各自迥于声”,是说人面对各种经历的时候,都可能发出声音,哪怕一声“哎呀”,人与人也不一定代表内在的感受及其心理变化是相同的,这些都是正常现象。

这就有一个道理,为什么同样的经历,同样的眼前世界,人要有不同的心灵之声呢?是人的主观世界使然。

事实上,人认识客观世界不在乎眼睛看到什么,而在于主观世界看到什么。当主观世界不能解决一个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时,他所看到的客观世界未必就是他眼睛所真实看到的。这就是一个人主观与现实发生矛盾的原因,实际就是以什么样的思维方式,来认识和看待世界的问题,这个原因能否被正确解读出来,也就成了他的观念和得来的认识是否正确的问题。

所谓“三观”也是这样。认识世界首先就是一个世界观的问题,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形成相应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最终价值观作为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核心意义,也成了一个人生存生活和认识世界的核心意义。

价值观是个取向,有什么样的价值观最终就会定型于什么样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当价值观一旦稳定下来,一切都很难改变。也因此,在价值观形成之前,就奠定好良好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最重要的,故世界观和人生观往往是从小孩子就应该做起的事情。

可惜,这么多年来,人的价值观统统转向了金钱和各种功利,从小孩子出生到学校教育,再到20岁前后价值观形成阶段,一直被这样的价值观所包围着,就很难再说如此成长起来的人,还有多么好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当今中国社会各方面事实无不在给出形形色 色的证 明。

然而,每个人看待问题都是从价值观出发的,这也是维护其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需要,那么不维护行不行呢?不行。

说话不从维护世界观和人生观出发,就等于说话没有思维的基础、目标、标准和逻辑层次,所以价值判断永远是说话的核心。没有这个核心,说话东锤西镐,没边没沿地跑火车也就是难免的了。

世界观是建立思维框架的基本哲学基础,价值观是使这个基础定型的梁柱和基石,之上才谈得上人生观,以及让人有效地参与生活和用语言交流说话,最终实现人生意义。

说到这里,就该知道,一个人的价值观如果是错误的,他的“三观”也就不再重要了,重要的反倒是改变。当然,一个人成人以后,任何改变都是很难的。

因每每习惯了从人的心理和思维方面去观察和想问题,从我个人教师生涯的实践体会看,只要无能于改变人的价值观,就不要奢望直接去改变什么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现在每一个人的价值观,从小孩子起就受到大环境影响,只有极力让他们尽量减少和摆脱这种影响,才可能为他们建立相对好一点的,且对以后发展也合理些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说到底,人主观世界的区别是大脑思维方式的区别。思维方式是思维构架和思维运动的样式,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比如,生活中说的“你老这么做,我没法不这么想”,就是这个道理。好的思维方式是这么形成的,不好的思维方式也是这么形成的,不好的思维方式无非是对客观世界的误读而已。

例如,对于中国社会,社会主义性质是根,经济只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动脉,功利之风是这条动脉上一个不健康的病毒,不能因为社会尚抓不好、抓不准这些,出现了貌似性质变化的假象,就以为人可以走老路了,或像资本主义那样搞虚伪的自由化。

错误的认识早晚是要吃亏的。即使客观情况存在侥幸的一面,这也既不符合总的社会发展规律,更无法当做道理来讲。相反,不能看破客观世界里的侥幸,恰恰是错误价值观产生的一个温床。

当然,就当今来看,以侥幸为美,渴望侥幸带来的机遇和利益,并以此为追求,是个普遍又普遍的社会现象。特别是大面积严重腐败的存在且难以遏制,以及由此带来的更普遍的人人思腐心态和普遍从个人利益出发来对待法律和道德,已经说明这不单纯是价值观的问题了,而且还是广泛而严重的心理灾难,是社会越来越不可不面对的双重重大现实。

这一双重重大现实,恰恰以社会呼声的假象,倒逼的是社会性质及其制度,进而造成各种意识的泛滥和意识形态的动摇,那么社会成员的价值观以及相应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就不得不出现扭曲。

在这上,社会成员不过多是被动的呼应者,社会治理方面的责任更大。这既有改革开放后治理者对社会总的发展规律主观判断失误的原因,也有一个时期以来具体政治治理能力和领导智慧先天不足的原因。

前者,给毛泽东扣上主观错误的帽子,自身却从急功近利出发,行真正的主观而不管其余,后者则以政治智慧的平民化、庸俗化、短视化和政权商品化来对待治理国家,特别是对来自西方价值观的侵蚀和旧的思想势力的重新崛起,既无智慧防范,亦缺乏有效能力面对,完全不能解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到底是什么样的社会主义,造成了除经济上的可见能力便无任何国家智慧的空前政治短缺,乃至畸形治理局面。

这些原因,实际是主动丢了毛泽东思想阶级斗争理论以后,不得不导致各方面警惕性、洞察力、预见力以及相应防微杜渐能力和政治指导能力等一系列智慧严重缺失所造成的必然后果,也实际是脱离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对“必须继续坚持毛泽东思想,认真学习和运用它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研究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和“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经消灭,但阶级斗争仍在一定范围内继续存在”这两个科学认识的必然产物。

这之中,也不无社会各种关键环节、关键层面、关键位置等犯了不同程度的放任、纵容、姑息、无措、误判,乃至主动迎合等关键性且连一般群众都可能有能力避免的低级错误,又可见还犯了人才观、用人观、政治观等重大价值性错误。试想,如果没有这一系列错误,社会治理上还会不会出现举国以偏概全用经济掩盖一切,腐败同时猖獗的怪象?

“以人民为中心”的提出,虽然与毛泽东“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一脉相承,却因纳入的是新的思想体系,而未能解释与毛泽东思想的渊源联 系,亦不能解释与一个时期以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理论和行动上的实际关系,故也就不能具体解释什么才是社会主义核心性质和表现,什么才是居于社会主义核心地位的发展要素以及这样的保障。

经济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紧迫要素,可以暂时或长期居于核心地位,却不能代替核心要素而将其核心概念取而代之。社会主义发展的核心要素是“为人民谋幸福”。幸福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其外延多多,经济再如何紧迫也还仅仅处于基础地位,因为幸福不是以物质为核心的。幸福的核心是人的精神感受,而以什么为幸福感受,却时刻依赖健康的精神来引导,也就意味时刻以“人的唤醒”为代价,这是由人的属性中既具有动物性又具有人性这一对矛盾决定的。

当不能解释经济建设与人民幸福的实际关系时,在经济的巨大杠杆作用下,社会主义性质和价值体系就不可能最大程度摆脱人的动物性所啃食和扭转的危险,就不能从根子上实际动摇腐败的滋生土壤,除了“发现一起,处理一起”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似的被动策略,便很难有更好的办法,哪怕用“关键少数”来指代一个群体,毕竟“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 这一毛泽东思想的核心政治内涵,以及这样的智慧和思维方式是不好回避,也回避不了的。

经济只是社会发展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即使经济再紧迫,也是如此。这既是世界观的问题,也是关乎每一个社会成员人生观的问题,更是政治价值取向和公民价值取向两方面实际关乎社会性质的问题。当今种种情形无不证 明,是各个层面的价值观在发生变化和出现了实际转移,也就同样与各个层面的思维方式有联 系。

由此可见,是各种各样的思维方式推动了各种各样人的价值观的形成,并表现为具体的价值取向,这在哪个方面、哪个层次、做什么事、什么时期都是如此。

思维方式和价值观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不得不相信,只有首先改变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才可能发生改变,进而用好的价值观反过来用以维护和修补思维方式,从而促成好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有了好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人群才可能拥有相对统一或近似的价值观,社会的发展才不会仅仅“摸着石头过河”而隐患无穷。事实证 明,也只有在价值观相互接近或类似时,人与人之间说话发声,才可能有比较牢靠的共同点,才可能实现行动上的齐力前行。

无着眼大事之目,便无做好小事之眸,大事上或许是“肉食者谋之”,小事上理却不会走样。这也是我说“未必此时相异径,只因各自迥于声”的道理。

即,只有充分和正确地认识客观世界,人才会发现原来都是同路,崎岖也不过是大同小异,很少有敌我之别。纵然人人都有难以超越的狭隘、偏执、顽固等恶的一面,但并不可怕,只要肯于主动改变和调整看待客观世界的思维方式,努力促进社会减少对不合理思维方式的使成因素,大多数人还是可能有相对合理的价值观的,就不会以恶的一面来看待社会和评价社会,这时自然就少了“各自迥于声”,哪怕“各自迥于声”,也无妨碍。

不要以为这仅仅是在给理想世界描绘图景,诗的美恰恰是对美好的寄寓,没有这样的站位和价值取向,诗又怎么写得好,谈得好?里面的“三观”又会是什么样?

就写诗来讲,无时不刻不在涉及各种意识、观念、观点、思想、思潮和具体作为,都要通过一个人的真实表现和语言表达出来,那么他就应该想一想人与人的关系,想一想他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问题。

即便不想,他也是逃不掉这些的,因为这些都是他这个人和他写的诗,其中最内在的内涵,与其逃不掉地稀里糊涂写诗,甚至连必然的干瘪都不知道,与其任由这些像杂草一样被踩在脚下,何不让这些与写诗同行? 

推到展厅 礼物 打赏 赞(10) 查看   收藏(4)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涉政敏感内容 《用户条例》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请输入飘红理由

1、飘红的版主达到两位,标题会变红;
2、加精的版主达到三位,才能显示“精”字图标。
3、飘红鼓舞士气,加精保证水平。请各位版主把好质量关。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贴子
将贴子移到
说明:因缓存的关系,贴子移动后,列表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请等待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