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韵和押韵
唐代以前的古诗是自由体或半自由体,没有形成格律,由唐朝开始,律诗形成并逐步严格。唐诗宋词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精华,但要去欣赏,就必须懂得律诗的格律。格律的基本要素是韵、声、平仄、对仗等。
诗要押韵,称为韵文。从殷周时代的民歌,就是押韵的,以后的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就更是要押韵,就是现在的自由诗,也要押韵,而律诗的押韵则更严格。押韵的目的是为了声韵的和谐,同类的乐音在同一位置上的重复,这就构成了声音回绕的美。
诗词中的韵,指的是韵母,汉字的韵母可以是一个单元音(a、i、e、o、u、ü),也可以是复韵母。复韵母可以由韵腹、韵头、韵尾三部份组成。韵腹是复韵母中的主要元音;韵头是指主要元音前面的另一个元音,在现代汉语中,可以做韵头的有i、u、ü三个元音;韵尾是指主要元音后面的音素成分,在现代汉语中,只有i、u、n、ng四个韵尾。
韵的构成与韵头并没有关系,而是决定于主要元音和韵尾。凡是韵母的主要元音相同或相近(若有韵尾,则韵尾要相同),就构成韵。如方(fāng),无韵头,韵腹为a,韵尾为ng,光(guāng),韵头为u,韵腹为a,韵尾为ng,其主要元音和韵尾都是相同的,故两字构成同一个韵。
诗的押韵,就是应用同一个韵的字,放在句子的未尾,使之产生一种声音回环的和谐感。由于押“韵”的字是放在句未的,故又称为“韵脚”。押韵时可以每句用韵,也可以连分句也用韵,还可以隔句或隔几句才用韵,这称为押韵的方式,或称“韵律”。如果主要元音与韵尾(倘有韵尾的话)完全相同,那是最和谐、最严的韵;若主要元音不同,只是相近,则为宽韵,如“门”(mén),和“心”(xīn);如果不同的程度更大些,甚至连韵尾都不同,那就是通韵了,也就是更宽的韵了。
押韵最严的是‘永明体(新体诗)’,是‘四声分韵’。‘近体诗’是‘平仄分韵’,‘仄声韵不分上去入’,所以,‘永明体(新体诗)’押韵要求最严!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