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诗 > 详情
  • 注册日期:2012-03-13
  • 最近登录:2023-01-05
  • 粉丝人数:293
»个人空间    »留言板

最新帖子

【原创】写诗与诗的寄望

huge(远山绿叶) 发布于2018-12-01 16:20   点击:968   评论:3  
以诗代序,七绝 寄望
才涉人生二十余,忌从铺纸便沾污。未曾着墨先伤卷,纵使救场难复模。
凡事要防初始省(shěng),是功定问浅深图。立身不正遥无至,步履一偏心已输。
——这一部分是与年轻朋友树阴照水在拙文《写诗与自信》下的对话,把其中本人的回复截来搁此,以表示对所有年轻朋友写诗的寄望情怀,具体请参见原处。

写诗与诗的寄望

 ——给诗友的几次回复

迟些回复朋友,是想让朋友想一下我要说什么,这有利于沟通。问朋友年龄也是因为先有所意识,果然在血气方刚、意气风发之季,不得不欣羡不已,日暮之人,实感后生可畏,不堪尔汝。

这两天曾与聆听秋声诗友在拙文《谈写诗的感受二(句法)》下有复,朋友看则有益。另在拙文《写诗说话与学习的本领》下与酬笔道诗友亦有争论,读一读其中本人一则跟评(2018-11-17 22:32),在后半部分说到热血处,仍可发现和借鉴对朋友有益的内容。

年轻是无价之宝,却也奠定着一生的最终无所作为,这就是青春辩证法。大部分人之所以一代一代用一生终究了其碌碌无为,并非意味年轻时就没有作为,都是因为逃不出这个辩证法。但是,一旦能够运用这个辩证法,且客观地认识自己并科学安排前程,以及总能正视他人和社会,年轻就一定真的是无价之宝。否则,年轻也仅是徒有花季而已,除了增加老时的遗憾,多了一点背负,乃至自负,便无可言说,而这也得老来有知才能感到。

年轻既属于自我利用,也属于被他人利用的季节。受阅历制约,哪个也不能轻易否定,纵使年纪轻轻就已读书万卷。

想想五四运动的激情和89的热忱,不能说哪个年轻就是对的,哪个年轻就是错的,这里既有时运巧合的成分,也有莘莘学子对社会发展规律和围绕之而做出什么判断的成分,任何想有出息的年轻人都不能忘了思考这些,一旦忘了,重复历史错误,或搞历史投机,总是轻而易举的,最终不得不使自己仅有的一点追求也必然退出历史舞台。

再如,现在众多的腐败分子,哪个都未必没有年轻过,有的还正值年轻,不论他们写过诗,还是在写诗,还是没写过诗,最终都必然与诗无关,哪怕后来以极尽悔过的姿态写诗,也无济于事。

诗有自己的规律,即写诗的人不仅要懂得运用诗作为艺术的美,也要有人之所以为人的认识的美,就是言行一致的美,且一定要走在总的人生正确的路上,允许有教训,却不允许没有反思,不允许有大的出格。这不是由诗本身决定的,而是有传统欣赏观念这个国情规律决定的。所谓“欣赏决定创作”就是这个意思。

本人总提倡年轻人要先学点社会发展简史,然后对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再加上形式逻辑这三样是不能不掌握的。简史让人尽快形成历史观,唯物主义促进世界观的及早成型,辩证和逻辑则直接建立起的是永远合理的思维构架,对积累人生经验,反思教训,尤其对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有一生的决定性意义,更对形成靠谱的人生观、价值观有不二的孕育意义,不然再好的世界观也很容易被动摇。

要相信,人的良好分辨力,合理的自我意识(即自我认知、定位与调控),排除环境干扰避免随波逐流的意识,以及果敢的精神和作风,坚韧的心态和毅力,开阔的视野和胸怀,深有远见的智慧和韬略,都来自于人的“三观”和具体的认识与思维能力。否则,任何实践不仅不能促进这些方面的改善与进步,反而越实践走的路越歪,让“实践检验真理”这句话也不得不成为空话、谬谈和悖论,因为不是什么人的实践都能检验真理。

为什么要强调学简史?先学通史反倒不好。简史相对客观,着重过程,来不及填充大量编写者的观点和认识,也就相对能够避免受一些观念先入为主的影响。当然详细的历史著作还是要学的,这应该放在后来,至少要放在通过哲学和逻辑的学习有了一定科学的思维和分辨力以后。这样说,对一般人无所谓,对想把诗写好的人则是至关重要的。

以上是看过朋友几回说话而有的一点想法。朋友的天赋的确很好,原有评价没有变,只是想如何让朋友所谈到的经历对朋友更有用,对所表达的见解和观点、观念有更清晰的认识,更想从一个老者的角度与朋友做一下沟通。来几句:

当年壮志与君同,万丈豪情集一胸。心系五洲和四海,九霄气贯又千重。

江山社稷当生命,奉献精神为作风。提起假公肥自己,至今未有一回曾。

http://www.52shici.com/posts.php?id=206522  2018-11-18 21:51

朋友总结得不错,可见阅读能力之佼佼者,在这个网还见不到几个。只此一观,便觉朋友不在思维浅浮,视野粗糙,怀疑一切的选择心态之列,未受此大环境潮流影响,实在可贵。

有人说,这是一个浅读时代。更得讲,朋友能把这篇催眠的文字归纳出这般,亦可见认识的敏感及其深度,包括良好的精神取向,可谓难得,难得。

我总推崇,做人要做少数人,不怕做到凤毛麟角,不怕做到让人嫉妒。当然,也不可只是期望人家说“羡慕”,因为浮夸、点赞等都不一定是可靠的。

真正的羡慕,不是向上看,而是像能处看,唯有居高临下的视野才能做到,故只属于强人之目,且因独具慧眼而心平气和,为所见之妙而称奇道绝,除此所谓“羡慕”必实为嫉妒,因为一般的人如果没有嫉妒之处,则也看不出所羡慕之处。各种事实都,见到夸赞总是要警惕的,也包括对我。

所谓:“能受天磨为好汉,不遭人忌是庸夫”。这个才是对一个人有无天才的最好的说法。得几句:

宝我之人何宝我,未关己意怎牵心。唯嫌我有无常处,所见方为恰识深。

http://www.52shici.com/posts.php?id=206976   2018-11-18 22:03

什么都不可一概而论,三岁识字今天属常事。天赋既是先天的,也是后天挖掘的,后者更重要。前者需要重视,不可迷信,后者才是做好一件事的秘诀。要把诗写好,也主要指后者。忽然冒出一首很漂亮的诗,这种无端是可能的,但不叫会写诗,也是不可信的。以这为沾沾自喜,写诗便结束了。

建议朋友好好体会一下咱们上面的对话,尽量发现和体会与自己认识和感受有矛盾的地方,那就是朋友最需要谨慎和多多关注的地方,有可能就是朋友自己影响自己后天挖掘的地方。

朋友也要知道,一个人的潜力和自信,就是从一次次否定再否定而最终走向肯定的过程里得到的,一旦在这个过程中迷失了,也意味一切都结束了,想逃过这个过程也是不可能的。

如何不迷失,这正是当今好多人最混沌,最该思考的地方。这也是我几十年搞教育的心得,更是面对大环境最头痛的地方。几句小感:---

一生唯惜才,怕有不应该。便至时时痛,鸡飞蛋打来。

http://www.52shici.com/space.php?mem_id=5584   2018-11-18 23:07

要用哲学头脑,忌用天才头脑,也不用常人头脑,好不好?

对写诗,什么事情仅凭知识上的理解,或主观感觉上的理解,都是无用的,没有前途的。哲学头脑最重要,只有这个头脑才能一针见血,一语中的,直捣命脉,也就能表达准确,且不走弯路,不误人误己,才不犯小聪明,才能形成大智慧。一点建议,朋友思考。---

咄咄以青春,盈盈花季人。无思秋后事,必憾此时晨。

http://www.52shici.com/space.php?mem_id=5584   2018-11-18 23:41

“道理都懂,就是难用啊”。这几乎是所有人的体会,尤其当今教育这么发达,让世间并不缺道理,而实际缺的是正常的心理,脚踏实地的作风和基本的悟性。

比如,朋友对拙文的总结,对羡慕的理解,对天赋的解读。这些都是可以用知识和一般的学习,包括靠日常的经验,就可以达到的,哪怕现今因为浮躁和急功近利的影响,每个人都想直出直入,还名曰大道至简,最终不仅养成了选择心态,也让人连这一点总结、理解和解读都做不来,但是要想获得进一步认识和理解能力的提高,就必须走出用知识和一般学习来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层次。

这就要回归哲学头脑,有好的世界观,能够正确和辩证地认识自己和周围世界,形成良好的心理基础和正常心态。因为这并不以大众心理和大众心态为考量,故永远不是随波逐流的,而是有着很强的分辨力和自我意识的,因而也就总能脚踏实地地面对一切,很容易就能摆脱周围大环境的干扰。这样做不是为了别的,恰恰是为了一个人能够养成与他人不同的,总能使自己立于高人一头的悟性,也就能实现对天赋的保障和持久而有效的挖掘。

历史上没有现今这种大环境,知识为少数人占有,文化之一是容易,一是正显示出少数人的不同,今天知识不再有区分性,有知识已经不能等于有文化和有能力,实际让知识因为缺少内化而成了十足的人人都具备的外在现象,而且任何人都难以独善其身。这时,再以知识习惯使然地看待问题和认识问题,就成了极其有害的弊端,而非真正的有文化之为。

真正的有文化之为,永远不是从现象到现象。比如对文字的概括与总结,包括提炼中心思想,这些都实际是从现象到现象,无非是存在形式的不同,还不能把人与人真正的能力区分开。不能因别人懒惰而不善于这么做,就自认为有能力,有天赋,这也包括对“羡慕”、对“天赋”等词汇的理解和解读。

在当今大环境下,任何现成的认识、观念、思想等,不管来自于校学,还是社会经验,包括某些所谓专家讲座新兴经典理论”,都值得深入再思考,以避免被貌似符合实际而事实上还差十万八千里的假象所误导。

写诗不同于简单的来来往往似的做事,总是与事物的本质和人的灵魂紧密联 系的,故诗的作者必须有一般人很难有的慧眼和直抵事物命门的本领,这样才能在诗的表达上,说人所不能说,道人所欲道,出乎人之预料、又达乎寻常和透彻之理,如此方能打动人的心坎,又没有味同嚼蜡、道理搬家之嫌。

那么,如何做到这些呢?很简单。坚持看事情要看内涵。不论对的还是错的,都有各自的内涵,也不论什么样的内涵,永远是挖掘不尽的。这个既不由表面的谁说谁做决定,也不由表面现成的言辞和结果决定,而是由内涵这个词所指向的内在性质决定。

对内涵的挖掘,包括判断和认识,乃至吸收、借鉴和运用,与谁来挖掘,有直接关联。这既是考验一个人智慧的地方,也是运用和培养智慧的地方,即通过“化”而有做为,也通过做为完成向“化”的转变和深入。

如果以这样的态度和做为,来看待我和朋友说的话,包括这个回复,朋友会不会有新的理解?会不会有新的认识和收获?

内涵是透过表面才能发现到的所有秘密,是有一个意思必然有另一个意思直至无尽的层层叠叠的所有意思。挖掘内涵的目的表面是为了理解,深层恰恰是为我所用,是为了形成各种能力、各种智慧向外的转化。

一个人这样的能力有多强,他的创造力就有多强。任何人的创造力都不是天生的,天才也仅仅提 供的先天品质,与创造力没有直接联 系。创造力是后天有所作为,即实践,才有的结果,只有创造力得以显现,先天品质才能参与其中。

日常说:“表现一个人的天才”、“发挥一个人的天赋”、“挖掘一个人的潜力”、把潜力尽量发挥到最大”,都指的不是自己跟自己较劲,而是把外界能力和智慧向自身无限地转化。这也就是所谓实践”的意思。

希望朋友把我们的对话重新思考一番,若有新的认识和感受,可以结合着,留言在与朋友互动形成的拙文《评两首小诗》 下面。

其实是想说,人一旦有天才,是问不到底的,问到底要么是需要继续挖掘,要么就本不是天才。这也是见不到朋友在其下有新的想法,而萌生的一点担忧。相信朋友是明白这片话的。以诗道几句:

可为之季莫贪春,花好月圆常误人。有数年华多进取,无边意气少因循。

金秋出在耕耘处,硕果来于勖勉身。会是八方皆未会,富从万众尚还贫。

http://www.52shici.com/posts.php?id=206976  2018-11-19 14:40


本文系列:

1、《评两首小诗》

3、《再谈诗的互动和交往》

2、《写诗与“打铁自身硬”》

4、《谈写诗与新韵旧韵》

5、《写诗与诗的寄望》

推到展厅 礼物 打赏 赞(4) 查看   收藏(2)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涉政敏感内容 《用户条例》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请输入飘红理由

1、飘红的版主达到两位,标题会变红;
2、加精的版主达到三位,才能显示“精”字图标。
3、飘红鼓舞士气,加精保证水平。请各位版主把好质量关。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贴子
将贴子移到
说明:因缓存的关系,贴子移动后,列表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请等待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