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诗 > 详情
觅程 男  52岁
  • 注册日期:2018-11-17
  • 最近登录:2024-04-18
  • 粉丝人数:9
»个人空间    »留言板

最新帖子

【原创】从平仄中折射心灵的阳光

觅程 发布于2018-11-28 00:25   点击:921   评论:0  


 

——序诗人冯国清诗集《大河之子的倾诉》

 

                           程

 

写序不是个轻松的差事,一给朋友写序,我便头昏脑涨。这次冯国清拿着打好的书稿《大河之子的倾诉》,装满一档案袋,一接过来就知其分量。顿时弄得我喜上眉梢,愁上眉梢。喜得是诗友取得了如此丰硕的成果,愁得是自己实在没有能力完成这项重任。推辞之间,恐慌之间,幸得诸位文友壮胆,我便赤博应诺。

冯国清是个地地道道的黄河汉子,出生在大河流过的一个小小山庄。因其幼小时亲自目睹和饱尝了父辈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和“糠菜半年粮”的苦焦日子,便下决心改变自己的生存状态,苦读十年寒窗后,终于改变了自己的身份,当上国家干部。先在乡镇工作几年,后到县纪检委工作一直至今。从政多年,他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兢兢兢业业工作,虽没有过轰轰烈烈的壮举,但绝没做过不清不白的耻辱之事,对得起党和政府,也算给家乡人民的脸上增添了一份光彩。正像他自己在《老纪委》一诗中说的:“你一次一次/将他人的‘深情’谢绝/而把仇恨接受/你一次一次/将他人的‘关照’推辞/而把刁难选择……”这恰恰就是他这位老纪委廉洁奉公的真实写照。因而他落了个“年过五旬无一砖,妻儿受累举事艰”的生活境遇。

据我所知,冯兄的杂文写得非常硬气,敢说真话,敢于面对现实。我曾在自己主编的《青平川文苑》上编发过他的《也给领导烧把“火”》等杂文,受到许多有识之士的好评。但是他最拿手的手艺不是杂文,而是诗。近三十年来,冯兄由不菲成绩的新诗转位新、旧体诗并行,业余钻研创作不辍,经常有新作出笼,在我们当地文化圈内颇具影响。近年来,我们多次在一块讨论过诗歌,他的许多诗作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在旧体诗倍受冷落的今天,他能够坚守自己的这一方净土,创作出那么多让人百看不厌的诗歌力作,其精神让我敬佩不已。

冯兄的诗,以旧体见长,他善于在平仄里寻求生命的真谛,捕捉艺术的火花,抒写山河的壮美,呤唱生命的芳菲。他在讴歌时代、赞美生活的同时,也不时将尘世的丑恶执言鞭打,也将人们生存的困惑低吟浅唱。因此他的诗有诗思、诗情、诗意和诗味,处处表现出了诗人的所见、所感、所思,不仅见喜,也见忧,不仅见此,也见彼,使他心灵的阳光总会在平仄和韵律里折射出绚丽灿烂的光芒。

冯兄在写诗中善于把人生价值与历史价值结合,也善于把人生价值与审美价值结合,以便感受天地山川和人间的灵气,陶冶性情、涵养气魄、砥励人格,体验哲理和美化灵魂。这么多年来,他走一路,观一路,感受一路,咏哦一路。他的许多旧体诗在描画着名胜,以敏锐精妙的感觉点醒了山川亭阁的灵魂,形成了许多闪烁着人文亮点的“诗的地图”。

通过阅读“边走边吟”这一辑诗歌,使我们感到这些山川风物是诗情画意的文化载体,深受感染,披襟当风,仿佛穿透历史与古代诗魂进行精神对话,从中可以感受到天地自然的奥秘,生命的启悟,感受到瞬间对永恒的质疑,梦幻对现实的超越。但这些都不是逻辑推理所得,而是在直觉中感悟到一种哲学境界对我们的灵魂的提升。

冯兄到过祖国许多名山大川,据此才写出如此多的山水纪游类诗歌,其在《登电视塔山感》中写道“一轮清辉观山远,满山青翠映日园。晨雾轻抚露戏叶,红杏闪闪打眼帘。白云朵朵牧蓝天,晨风徐徐携花旋。问君情有几多深,茫茫高原尽是青。”读后感到有骨力,意境幽美,辞藻生动,使人赏心悦目,感慨良多。诗好和作者健步登山切实有很大关系。文学是以形象来反映生活的。设若作者没有感同身受,仅抓住点资料就敷衍成章,会捕捉到如此美妙的意象吗?会发生如此亢然的感慨吗?

写诗要有新颖独到的视角,同是写山,山中物物皆是诗,但诗和诗应声色不相同,这其中视角的新颖独到便起着很大作用。缺失这一条,就难有鲜明的意象,难有恰当的联想,难有别致的情趣。所以说,好的视角,是我们构思的基点,是形成诗的特质的一个要素。冯兄游西湖写出:“雾雨戏柳柳自沾,柳丝鞭雾雾缠绵”;“荷花撒裙鸭独观,游船拍浪山色闪”。抓住特点,大胆联想,选取最能罐注情感的意象“雾”,以浓烈的色彩涂沫出诗意。游万花山则有:“五龙柏下颂兵书,跑马梁上如燕飞”;“可怜天下男儿志,回家孝亲又有谁?”由山忆人,触景生情,情景相融,无限感怀于笔端。走南昌又生发出:“南昌墙头炮声隆,井冈烽烟脚步匆。围追堵截敌势汹,婉转迂回蒋公晕”。壮烈而沉重的诗意,得益于将思路引向历史深处,作者的视角将诗绪牵到重大主题,使小诗获得了超大思想容量,使诗作不同凡响。由这几例可以看到,写诗上新颖独到的视角,实在是诗人的功力所在,它是诗人文学综合素质的体现,突出反映着诗人把握和适用艺术辩证法的能力,反映着诗人熔铸生活提炼诗情诗意的能力。

旧体诗,比较难写。它固然有文字过雅、格律过严,致使形式束缚内容的一面,但如果不过分拘泥于旧律而略有放宽的话,它对表现新的生活内容还是有一定的适应性的。冯兄的旧体诗就是在继承祖国优秀诗歌传统的基础上得到了创新,既不是完全没有格式,不过分拘泥于格式,在形式和内容上比较协调一致,也写出了新思想,新内容。还在不少篇章中多了一点情趣,添了一点轻松。如他对红颜女子的描述:“秀发扯风形影乱,明眸轻敲心花颤”;“蟾宫瑶池为君开,谁羡娇媚秀人间。”就情趣亢然,富有生机,并不失教教益。特别在《清明节》和《过端午节》两诗中,巧用数字,别具一格,让人在轻松的心境下不经意间获得了艺术无穷的魅力。

冯兄在创作旧体诗的同时,也创作了大量的新诗,其中不少篇章都跟他的职业有关,这一部分诗编为一辑,称作“清风掠过的大地”。在这组诗中,他用自然事物与心灵对视,用历史事件折射现实生活那些扭曲的灵魂,也有不少直面现实鞭挞腐败的正义之辞。在《锄头》中他这样写道:“斩草/就必须/连根拔起//太阳如火/跟着锄头/检阅”。全诗仅用了19个字,言简意赅,寓意深刻,谁能说这不是一首铿锵有力的反腐之歌呢?在现实生活中他目睹到许许多多丑恶的行径,但有无能为力,只能抒发“吾心早想伴屈原,看尽江河皆被染”的感慨。同时他常常用诗歌呼吁社会,呼吁人们,在《给端午节》中又这样写道:“一簇香艾护门第,几叶小舟争相比,他年遥寄圣人归,今朝盛世盼廉吏”。并在《淡定》中发出让人毛骨悚然的嘶喊声:“不仿屈原脱俗愿,却学青天斩罗阎”。

我们知道,现在这个时代,是欲望加工、生产、深加工、再生产的“金色”时代,是一个笑贫不笑娼,一个“被口号包围、被传单包围、被商人包围、被美女包围……”的时代!是一个诗人注定孤独落魄潦倒的“雄伟壮观”的时代!诗人的嘶吼咆哮、摇旗呐喊,就像夏天的一只蚊子一样,只能发出“嗡嗡”的声响,弄不好,还会被一巴掌打死,流血牺牲掉。因此,他能面对实现,写出如此豪迈的诗句,这跟他骨子中具有强烈的正义之气是不能分开的。由此看来,借用胡风的那句:“第一是人生上的战士,其次才是艺术上的诗人”来评价他尤为准肯

写诗歌的人都明白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诗歌是诗人自己心灵的产物,但诗人心灵世界的诗意不是空穴来风,它是与外部的世界息息相关。因此诗人首先是社会的人,许多优秀的诗歌都是直接从社会历史和社会现实中吸取诗情的。在“生命的无题”一辑中的《张思德》,就是诗人在延安枣园参观后创作出得一首好诗,看似简单,却哲理无穷,让人值得回味。不妨大家看看-----

 

一个普通士兵

一个普通的烧炭士兵

死了

 

听到消息

毛泽东平举两只手

一只手里放着泰山

一只手里放着鸿毛

然后

他很肯定  很沉重的

点了点头

 

从此

那炭火

越烧越旺

越烧越红

烧红每个

共产党人的

奋斗的目标

和前进的方向……

 

这是心灵与历史的对白,是心灵在现实中的触动;这是毛泽东能够诞生《为人民服务》的生命感悟,是共产党能够走向强大的精神支柱。从这首诗看来,冯兄的诗歌创作是有自觉的艺术追求,他用心灵的阳光照亮了语言,用语言的光芒去照亮了世界。无疑,他可称得上达到了一定高度的诗人。

冯兄更多的诗与自己熟悉的人和自然事物相关联,他一直用心灵在守望诗意的圣土,并在熟悉的人和自然现实生活中获得诗意。譬如在《母亲的思念》中他是这样描述的---

 

母亲在中秋节

把自己的思念

磨揉擀烤

打成拼

一个挂在天上

一个寄给儿子

挂在天上的

变做月亮

母亲仰望着月亮

月亮照亮着我

我啃着

这带点甜味的思念

拔节成长

 

读罢整首诗,而我不能看透的其实也是一种真实的存在。从语言的意义上说,这首诗并没有什么难度,也许冯兄也和许多诗人一样,经历过自己内心的那种亲情。正因为此,我们从《母亲的思念》的诗句开始把触觉深入到人的生命的更多的角落,从而发掘和表达出人们在经验着而尚未说出的感受,使诗歌本身的内容达到无此的新鲜和无比的深刻。而在他的另一首写母亲的诗中又是这样说的:“母亲的叮咛/是门前那条/潺潺的小河/白天到夜晚/总是说个不停/离开时间久了/再听起来/仿佛久旱的禾苗/浇灌在这条溪水一样/感到那么亲切和幸福……”读了这首诗后,我更加明白心灵与心灵的相通,心灵与自然事物的相通。也就是说,虽然我们的眼界有限,而心灵与想象都是无限的,只要我们启动心智,自然事物与心灵世界,就可以在许多时侯是没有阻隔的,而且自然事物的存在还会对心灵世界产生一种启示。其实这与哲学的认识问题有关,而在诗人的笔下都形象而生动地表现出来了。

冯兄的这部《大河之子的倾诉》呈现给我们的是流露真情的诗,是我们能够读得懂的美丽的“诗中画”。我们在读过他的诗后,能够获得一种超然物外的清新感,获得一种在挫折的生活面前向上的精神力量,一种对生活、生命的美丽回忆和向往;也获得一种痛苦、忧伤和沉重的觉醒、思考,和对身心、思想的放松和临时的解脱。记得一位外国作家说过:“诗歌是想象和激情的语言,它与任何能使人的心灵感到快乐或痛苦的事物有关……”冯兄知道这一点,因此他把诗歌创作的镜头对准人生道路上的种种烦恼、忧伤、快乐,美好的情思以及生命的沉重、坦荡和向往。

通读全书,我们明白,冯兄是用诗来记录生活反映生活,用诗表达自己的思绪情怀。读他的诗,如读其人,使我们长心志,增知识、受到诗德的熏染。愿冯兄在新、旧体诗的创作上更上一层楼,取材更宽些,立意更高些,手法更活些,开掘更深些,让创造的诗美把人生扮得更加亮丽。祝他的新诗和旧体诗创作相互促进,双获丰收,为陕北文学百花园增添新的诗的馨香。

推到展厅 礼物 打赏 赞(3) 查看   收藏(1)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涉政敏感内容 《用户条例》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请输入飘红理由

1、飘红的版主达到两位,标题会变红;
2、加精的版主达到三位,才能显示“精”字图标。
3、飘红鼓舞士气,加精保证水平。请各位版主把好质量关。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贴子
将贴子移到
说明:因缓存的关系,贴子移动后,列表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请等待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