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诗 > 详情
张网徐成 男  77岁
  • 注册日期:2012-07-10
  • 最近登录:2024-03-13
  • 粉丝人数:245
»个人空间    »留言板

最新帖子

【原创】对云居诗社第八期社课三篇作品的赏析

张网徐成 发布于2018-11-08 09:06   点击:1375   评论:3  


 

 24.七律  秋思

花落花开思未休,一泓碧水送孤舟。

声声雁隐日归处,点点鸥消天尽头。

欲唱骊歌弦已断,怕看风叶影还留。

为谁立到霜如雪,独伴秋窗月似钩。

 

(张网徐成评) 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秋天本来就是一个万物凋零,令人兴悲的季节,何况诗人在南浦送走的友人,已经是花开花落、年复一年,不能相见了,想唱当时送别的歌,断了琴弦;想捕捉一点友人的倩影,也是被风吹的凌乱不堪。愁人呀,如此凄清寂寥的秋夜,怎能仰制住对远方友人的刻骨思念呢?于是诗人为自已勾勒了一个剪影:伫立凝想,窗前无言,举眼望月,低头神思。

本诗不足之处,是只从自已方面着墨,是单相思。如果能像杜甫《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那样从对方着想、落笔,这诗就更有深度和厚度了。

 

 

 

17.七律 秋思

又是西风凋碧树,凝眸俱败草寒烟。

堪伤原野繁花尽,蓦见山坡霜柿鲜。

似火红珠燃素志,如金黄叶振衰年。

直教秀色凌云际,漫卷三秋笑粲然。

 

(张网徐成评) 自杜甫《秋兴八首之后》,历代诗人以“秋兴”、《秋怀》、《秋感》为题的追摹之作,多如牛毛,但大多是抒发“大树飘零、群英凋残”的伤怀之感的。而本诗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唱出了昂扬励志的高歌。“似火红珠燃素志,如金黄叶振衰年。”诗人知道,古来悲秋的实质是志士失志,对现实失望,对前途悲观,因而在秋天只看到萧条和寂寥,看不到秋天色彩缤纷、生气蓬勃的另一面。显然,秋日的斑斓秀色,排云而上,冲破了秋天的萧杀范围,可以直达云霄。这是本诗的主题,也是当今时代的主旋律。所以诗人最后要大笑,笑什么?就是苏轼 说的“仙风入骨已凌云,秋水为文不受尘。”也是毛泽东说的:红旗漫捲西风。”西风者,三秋之风也。

  有人说:宁愿把律诗压缩成绝句,不要把绝句拉扯成律诗。本诗句意重复,行文拖沓,意象不简洁明快。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有句名言:“艺术作品就是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集中了大量的思想”。我们拿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一首《秋词》同本诗对比一下,就知道我不是胡说。刘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5.七律 秋思(新韵)

织就流年又一梭,秋怀到底耐描摹。

气清始见南山近,日暖何妨懈意多。

无念篱中常顾盼,有音弦外懒琢磨。

菊香恰与诗香共,不是闲情不网罗。

 

(张网徐成评) 这首七律,和一般的七律作法很不一样,它没有明显的起承转合,而是通过内在意识的转换,表现出诗意的转接。旧瓶装新酒,我称它为诗歌的意识流。整首诗说的意思是,他一年365天在织一张“秋怀”的网,也是爱情的网,这张网是自作自受,把自已缚的紧紧的,怎么也冲决不出来,悲凉愁苦,懒散无緖,知音难觅,怀人不见。最后只能如俞伯牙一般,终身不鼓琴了。

这首诗存在的问题是,采用直说的方式,议论过多,缺少形象和诗歌的韵味。欧阳修有一首《画眉鸟》:“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欧阳修是在前两句描写之后接着两句议论,内心感受和思想认识同时写出,这也是直说。但这种直说,用“金笼”与“林间”作了形象的对比,以突出追求“自在”的主题,这就具有隽永的韵味了。

 

 

 

推到展厅 礼物 打赏 赞(7) 查看   收藏(1)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涉政敏感内容 《用户条例》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请输入飘红理由

1、飘红的版主达到两位,标题会变红;
2、加精的版主达到三位,才能显示“精”字图标。
3、飘红鼓舞士气,加精保证水平。请各位版主把好质量关。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贴子
将贴子移到
说明:因缓存的关系,贴子移动后,列表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请等待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