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诗 > 详情
树阴照水 男  26岁
  • 注册日期:2018-01-19
  • 最近登录:2022-12-18
  • 粉丝人数:12
»个人空间    »留言板

最新帖子

【原创】诗的完美之境

树阴照水 发布于2018-09-28 00:14   点击:754   评论:1  
第一个标准,整体的协调和字句的融洽,也就是以一为境,浑然一体,长短相齐。
这个标准是最难达到的,越是才华卓越的诗人,越难做到这一点,而越是写出了神来之笔,也越难做到这一点。千古流传的佳句数不胜数,而整首诗都完美的作品少之又少。 当然,即便是这一个标准,还要靠对诗歌的感悟力才能实现,也就是说,这个标准的执行,还是要靠一定的对唐诗的感悟能力,而不是数学及科学式的,黑白完全分明,所以这个标准也不是绝对正确的。持有不同意见的读者,尽可见仁见智。但要强调的是,它确实是唯一能够寻找到对唐诗佳作的评比选择,还是以诗意为主,以形式上的标准为次,如果一首诗诗意上完美,那么形式上的微瑕即忽略不计。完美唐诗的办法。
第二个标准,亲和易入。王国维讲词境时,用了一个“隔”字,从读者对诗的理解难易度为出发点,这里用了“亲”和“疏”两个字,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亲和疏更易理解些。容易理解、容易体会的,常见的、习惯的,称为亲。不易理解,难以体会的,不常见、不习惯的,称为疏。容易理解,容易领悟,容易感同身受的,称为易入,就是易于让读者进入诗境。
第三个标准,诗的立意高远,寓意深远。这点就非常考验诗人的眼界心胸了,就像高考作文的评比,立意就分三四等,高立意天然就占据上风。
突然发现,小学语文课本里的诗,真的是非非常完美的,为了让小学生理解,它必然是亲的,诗还有讲道理教育弟子的作用,一般立意就不会差了,第一个标准无形中就符合了,让小学生读来非常自然,逻辑清楚,字句和谐。编撰者可谓煞费苦心了,所以 要求背诵课文的要求也太合理 了。有些事情我们当时可能不全然理解,可是背诵在心,突然某个瞬间,就通了,岂不妙哉??
这几点标准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呢?大概就是努力趋近完美而已,不断提升,那么 完美☝️境某一天可能就会悄然来临。
推到展厅 礼物 打赏 赞(4) 查看   收藏(0)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涉政敏感内容 《用户条例》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请输入飘红理由

1、飘红的版主达到两位,标题会变红;
2、加精的版主达到三位,才能显示“精”字图标。
3、飘红鼓舞士气,加精保证水平。请各位版主把好质量关。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贴子
将贴子移到
说明:因缓存的关系,贴子移动后,列表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请等待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