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诗 > 详情
  • 注册日期:2012-03-13
  • 最近登录:2023-01-05
  • 粉丝人数:293
»个人空间    »留言板

最新帖子

【原创】谈写诗的感受二(句法)

huge(远山绿叶) 发布于2018-09-02 12:35   点击:2225   评论:4  
此文对人云亦云的东西,无意重复,遇到这类问题可查百度。对必要的知识,如没有新的发现,也不再重复。

谈写诗的感受(二)

 

三、诗的句法上的技术

句法就是组织句子的方法,诗句的得来都是句法的结果。句法是语法的重要内容,是关于句子结构,词语排列,词语搭配和组成等的学问。句法也是对词法的运用,句法和词法的综合便成了语法。今人写旧体诗词,不懂语法是很遗憾的。古人虽不通今人语法之道,但深谙文字训诂,也传下了不少古训诂学和词律韵书。

1、诗句构成

这是句法的主要目的。简省、概括、凝练,是诗句的主要特点,要求结构诗句时应不同于日常语言。这种不同,是对日常语言的加工和再创造,最终要符合诗句的字数限制。

诗中常见的构成方式,除了直接拿来和选择,主要有缩句、省略、拆分、重组、合 成、倒装和大量使用无主句。例如,

李清照《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其中一二句就是无主句,三四句则是在省略了“思”的主语后,将一个正常句子拆分成了两个诗句。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是元曲曲牌。马致远的这首,前三句都属于运用合 成法组成的诗句,凝练,简洁的效果不言而喻。

辛弃疾《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待燃犀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

峡束苍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

比较“举头西北浮云”和“我觉山高”两句,可知无主句的运用,或曰省略方法,是与诗句的字数密切相关的。“峡束沧江对起”,更是复杂方法的叠用,兼省略、倒装、合 成、缩句融为一身,可作“两岸对起的险峡束住了苍江”解,亦可作“被束住的苍江向两岸险峡高高卷起”解,而作者只通过简单的从事物布景到动作的三组合 成:“峡束”、“沧江”、“对起”,就把一组恢弘的场面凝练为了一个诗句,堪称绝妙。其后“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更是省略了一系列虚词和不必要的动词,以三个独立的诗句呈现出来,倍显语言简洁、明快。

诗句构成,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样式,各种样式都是对语言的灵活运用,唯语言规则不可破坏。破坏了,表达功能就会丧失,要么读不懂,要么产生歧义,最终导致写诗也没了价值。

2、词语搭配

这是句法的主要手段。在尊重日常语言词语搭配的前提下,诗句允许不受限制地进行自我重组,这是诗句要兼顾声调的结果。如上首“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其中“片帆沙岸”通过合 成法将“片帆”与“沙岸”组合在一起,省略了不必要的一些表述,这要比说“让船靠岸”不知强过多少倍,同样“系斜阳缆”,这样的重组,将“斜阳”与“缆”搭配,要比说“在斜阳下系缆绳”精妙得多。就此处看,除为了保持“缆”这个韵脚,自然也是声调的要求,不这样声调格式就有可能被破坏。

辛弃疾《南歌子·新开池,戏作》:

散发披襟处,浮瓜沈李杯。涓涓流水细侵阶。凿个池儿,唤个月儿来。

画栋频摇动,红蕖尽倒开。斗匀红粉照香腮。有个人人,把做镜儿猜。

其中“人人”在此处用,是一种新的搭配,用来专指一人,无疑增加了诗句诙谐俏皮的韵味。当然,这也属于对一定语境的拿来或重置,如日常有“小人人”、“大人人”、“小孩孩”、“大孩孩”等说法,都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再如“把做”,本来是“把它做”的省略,到这里又成了新的搭配,格外透着诗句的轻盈和干练。

词语搭配,也包括诗句的搭配,很多都不是完整的句子,要通过前后诗句的联 系才能形成完整的意思。例如这首词中的二三句,下片的三四句,都属于这种情形。这两处既有倒装的成分,如后者;也有重新结构的成分,如前者,但不管怎样,诗句本身和诗句间的联 系要避免给人以怪异的感觉,也就是要有合理的逻辑联 系。

词语搭配最忌生造词语,要自然贴切。比如上首“燃犀”和这首“红蕖”,或用典或约定俗成,都不属于生造出来的。特别像遇到“芙蕖”这种连绵词的时候,因为连绵词的拆分有一定的约定俗成性,故不可自造搭配。

有些人因语言组织方法不够丰富,表达能力受限,而好用紧缩句,也导致词语自造,从这里或可得到启示。

3、声调排列

这不仅是诗句格式的重要特征,也是句法的重要依据。所谓“填词”,毋宁说就是通过声调排列而结构诗句的技术,当然诗也非例外。

词句诗句既要考虑语义通顺,又要考虑符合声调要求,两方面的结合点就是从词与词、句与句的搭配,即“词语搭配”或“遣词造句”中找到的。只重搭配而不重视声调排列,所谓“破格”的现象就会层出不穷,既难以避免,又无法分清曲直,造成允许破的地方不识如何破,不允许破的地方乱破一通,从而更破坏了写传统诗的意义。

反过来,亦是同样。只重视声调排列而不重视词语搭配,就会造成诗句滞涩,语义不畅,违反语言内在的逻辑关系和诗句合理的布局与章法,犹如削足适履,让人不堪卒读。

总有一种印象,仿佛今人的诗比古人写得更古。起初以为是很多人因为好用典、好用古字,而又不恰当造成的,猜想会随着这些人经验的增加而有所改善,后来发现,这不过是一种奢望。

比较上面几首例子可知,一是,古人诗里的所谓古字,于今谓“古”,而在当时无不是常用字。其次,古人诗也好用典,读来却通俗了得,朗朗上口,今日都有白话感,何况当时?这是因为古人笔下字非死字,典非死典,而是人人所知。

今日之所以觉得“更古”,除了用死典、死语外,其根源还在于找不到词语搭配与声调排列最恰当的结合点。要么能力不够而不肯深学,由着性子来,跟着感觉走,要么跟着格式跑,囫囵吞枣,不求甚解。

声调排列与遣词造句是矛盾对立统一关系。解决这一关系是组织诗句的基本功。基本功就是基本功,是客观的,要么学会它而继续写诗,要么远离它也远离写诗,没有中间办法。

4、韵的选择

韵是诗句间相互联 系的重要标志,是句法结构的重要特征。韵是诗句联 系中最重要的节奏点,也是语义分割最重要的关联处,对诗句和全诗具有控制意义,是诗句起承转合不可缺少的要件。不同的诗句格式,对这个要件有着不同的要求。

韵是对韵脚声调的选择。这既关系到整个诗句的定调,也关系到诗句的酌词定字,更关系到这个诗句与前后诗句在词语搭配、声调排列,韵的相互呼应,总体上又关系到了全诗的谋篇布局。由此可知韵的作用有多大。

汉语是音节文字,同韵的字相对较多。如果只考虑韵脚的韵而不考虑其他字的韵,就会使很多字撞到韵上来,造成节点过多,影响听读和谐。这样,写诗就不得不考虑除了韵脚选字之外,还要考虑其它地方选字的问题,也进一步增加了选词择字、词语搭配的难度。

一般来讲,近体诗要尽量避免撞韵,而词曲则可以在保证听读和谐的前提下,适当考虑增韵或减韵与否的问题。

这是一个具体情形具体分析的问题,是僵死地套用,还是有经验的活用?例如,

辛弃疾《鹊桥仙·乙酉山行书所见》:

松冈避暑,茅檐避雨,闲去闲来几度?醉扶孤石看飞泉,又却是前回醒处。

东家娶妇,西家归女,灯火门前笑语。酿成千顷稻花香,夜夜费一天风露。

秦观《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从句式、字数、节奏来揣测,两首词沿用的“鹊桥仙”曲调应是相同的,不存在一牌多调的问题,然而辛词用了八韵,秦词则用四韵。

毛泽东《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从关键平仄处“礴”、“拍”可知,此诗是按旧韵来写的,可是韵脚字比照《词林正韵》却分属不同韵部。总的看是用的“十四寒”,但“闲”、“颜”在“十五删”。如果将这两个韵脚字改用“十四寒”,则势必要重新进行选词择字,词语组织和搭配,那么“只等闲”和“尽开颜”就得换个说法,更何况第二句“山”和“闲”撞上了韵。

黄庭坚《谢送宣城笔》:

宣城变样蹲鸡距,诸葛名家捋鼠须。一束喜从公处得,千金求买市中无。

漫投墨客摩蝌蚪,胜与朱门饱蠹鱼。愧我初非草玄手,不将闲写吏文书。

其中“须”、“无”属上平七虞,“鱼”、“书”属上平六鱼。

古人早有律诗两韵说,即让这两韵有规律的交替,成所谓“进退格”、“辘轳格”、“葫芦格”。此外还有“孤雁出群格”、“孤雁入群格”等,其实都是对规律的认识。

总之,坚持尺度,不苟拘泥,是写诗的一个最需要拿捏的句法技术。不过,对一个初学者,还是先循规蹈矩,暂不学这个,也不提出不必要的怀疑,这才有益于练出硬本领,到了熟能生巧就什么都理解了。如果非纠结不可,没有熟能生巧跟着就永远纠结不出来,反倒误了熟能生巧。

换言之,知识储备越多越好,而纠结则越少越好,多知道一些永远是应该的,但怎么对待,用不用,什么时候用,才关系到一个人真正的写诗能力。

5、对仗对偶

汉语一个音节就代表一个字,这就很容易形成音节对称,字数相等,语义相关的一组或多组偶句。这种情形通称对仗或对偶,是诗句句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汉语言很早就被发现的一种语言结构方式。

汉语的这种优势,让对仗或对偶在形式上往往给人以句式整齐、对比强烈、语义洒脱有秩,节奏铿锵有律的感受。例如,

先秦歌谣《弹歌》:

断竹,续竹;飞土,逐宍。

对仗或对偶,有人认为概念相同,本文认为它们的内涵有大小之别,属于两个不同的概念。对仗的内涵要小一些,对偶则相对宽泛,是对仗的上一级概念。

通俗点说,对仗是严格的对偶。就绝句与律诗讲,诗中的各联都是对偶句,属于对仗与否,则视具体情形。

杜甫《日暮》:

日落风亦起,城头鸟尾讹。黄云高未动,白水已扬波。

羌妇语还哭,胡儿行且歌。将军别换马,夜出拥雕戈。

三四句除“黄云”与“白水”成偶而对仗,“高未动”与“已扬波”只成偶而非对仗,所以两个诗句是对偶句,不是严格意义的对仗句。但五六句则不光是对偶句,也是对仗句,因为诗句中的每个词语都对得很工整,如“羌妇--还哭”对“胡儿--且歌”。

对仗从约定看,颔联和颈联要用对仗,具体情形也可以只有颈联对仗。从规律看,用不用对仗,怎么用对仗,不影响对律诗的判断。对仗如何,怎么用,只关系到律诗给人以什么样的感受。

对仗有宽严之分,但未必越刻意追求越好,完全视诗中的灵感和意趣而定,像上面杜甫这首诗中的颔联,就没有用严格的对仗。

杜甫《客至》: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这首七律,中二联都用了较工整的对仗,甚至颔联比颈联对得还工,可见诗句的对仗是因地制宜的。

至于评价对仗质量的高低,不同的见解有不同的感受,很难有统一的尺度,绝不能抱着成见以己推人或度人。总的看,感觉舒适和谐就足够了,况且诗中通常用对仗的地方,不用对仗也是常见的。

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云:“有律诗彻首尾对者,少陵多此体不可概举;有律诗彻首尾不对者,盛唐诸公有此体。”并称许说:“皆文从字顺,音韵铿锵”。

孟浩然《洛中送奚三还扬州》:

水国无边际,舟行共使风。羡君从此去,朝夕见乡中。

予亦离家久,南归恨不同。音书若有问,江上会相逢。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这两首律诗,就都以对偶句呈现,无一处对仗。

久有“古风式律诗”或“入律古风”的说法,但要看其用律的量与质的表现。这两首诗除未用对仗外,同其它律诗无异,与古风毫不沾边,可见当属律诗。

就本人写诗的习惯说,得用对仗的时候还是用对仗的,尤其律诗,因为句数相对多一些,感觉都用对偶句就缺乏变化,适当严一下,用一二个对仗句便能起到调剂作用,还避免了过于单薄。至于对仗的位置,以重视中二联为首选,有时这两联都用对仗,有时选择其中之一,其次才是首尾联。

对仗句比对偶句多了一层束缚,相对就显得沉实些,用在中二联还是较稳妥的。在中二联不用对仗的情况下,其它联用对仗,弄不好便会影响布局的合理性,如头重脚轻或小身子大脚。又如人走路,像蒙着眼或捆着脚,与仅仅束腰给人的感受是不同的。当然在特定的情况下,这种感受也可以转化,比如捉迷藏时蒙着眼就很自然,反之则不自然,这说明具体问题的确要具体分析。

建议初学者从严做起,没有严,松也没有意义。不懂得严,松就是随意和无知。只有严练会了,松才是因而制宜。待到严练得信手拈来,松就成了高程,也就是到了总能内含严谨的行云流水的程度。

6、诗的修辞

修辞,通常认为是语言的一种表达方式和语言的组织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借代,等等,但诗句中对修辞的运用不仅仅这些,还有自身独特一面,即句法本身的修辞意义。

诗的修辞是诗的特殊表达技巧,属于句法的外延,是在句法基础上凸显出的各种意味和情趣。对仗对偶也是句法运用过程中的一种情趣反映,亦可以归入此类,只是由于它们更多体现出了为诗法而造句的特点,才单列了出来。

句法的结构过程,也是语义表达过程。不同的句法结构,会产生不同的语义。语义是语言的功能效应,能够生成各种不同的效果,除了表达一般的基础语义功能外,还能表现出之外的某些含义。这些含义便是修辞产生的效果,也就是语言的修饰意义。语义是修辞的基础,没有语义,修辞也无从维系。

诗的修辞关注的是语义之上所增加出的额外含量,包括语义引申,富于启迪,引发联想,可供欣赏等,这些是语言的附加值,是言外之意的东西,不像日常语言和其它文学语言那样,只在乎相对简单的要说什么就说什么的表情达意。

又如“系斜阳缆”,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说法?可以做简单的“斜阳系缆”来理解吗?“系斜阳缆”与“斜阳系缆”,语义上并无多大差异,表面看来是为了迎合格式,而发生了一个字的位移,实际上已经使四个字的意味大变,不仅能够表达同样的意思,还有了奇妙的修饰效果。这是日常语言和其它文学语言的修辞效果所达不到的。

这种情况,要是出现在诗以外的语言中,至少是费解的,而诗中却是再正常不过的。这也说明诗的语言确具有独特性。

苏轼《水龙吟》:

小舟横截春江,卧看翠壁红楼起。云间笑语,使君高会,佳人半醉。危柱哀弦,艳歌余响,绕云萦水。念故人老大,风流未减,独回首、烟波里。

推枕惘然不见,但空江、月明千里。五湖闻道,扁舟归去,仍携西子。云梦南州,武昌东岸,昔游应记。料多情梦里,端来见我,也参差是。

王沂孙《水龙吟》:

晓霜初着青林,望中故国凄凉早。萧萧渐积,纷纷犹坠,门荒径悄。渭水风生,洞庭波起,几番秋杪?想重崖半没,千峰尽出,山中路,无人到。

前度题红杳杳,溯宫沟、暗流空绕。啼螀未歇,飞鸿欲过,此时怀抱。乱影翻窗,碎声敲砌,愁人多少?望吾庐甚处?只应今夜,满庭谁扫?

上首末句“也参差是”,表面看是“也是参差”的倒装,以求适格,其实不无 修辞之意,暗合白居易《长恨歌》中“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的语境,在手法上又与“系斜阳缆”有异曲同工之妙。

相比之下,次首王沂孙《水龙吟》末句“满庭谁扫”,则属于复归平整。

从“也参差是”和“系斜阳缆”可知,“满庭谁扫”也可有“谁扫满庭”,“谁满庭扫”,“满扫庭谁”,或“满扫谁庭”等变化,分别能够给人以句法之外的修辞感受,唯要注意听读和谐,更须避免歧义。

一般的语言修辞是知识问题,都好理解,无非是为了把话说得更清楚,更形象,诗的修辞则不仅仅这些。

诗的修辞,关注的是主观性,虽以客观真实为基础,却不受日常语言与客观真实所约束,更强调诗本身的效应,即它的情趣和意味。如“飞流直下三千尺”,“乌蒙磅礴走泥丸”这样的诗句,既有日常语言与客观真实的基础,又有主观的意味,如果在日常语言中说出来,恐怕就是没边没沿的话语。

可见,诗的修辞如天马行空,虽似脱缰而去,又字字贴谱,不失准星。这种修辞在语义表达出来的同时,情趣也出来了,极具欣赏性。这是从泛泛地对夸张、比喻这些修辞的理解和感受中所不能体会到的。

诗的修辞在表达准确的基础上,也有语义放大效应,进而把情趣引申到言外来,给人以启迪和诱发联想。例如“凿个池儿,唤个月儿来”,一个“唤”字使整个环境和事物都灵动了起来,这不是日常语言中随手用个拟人的方法就可以收效的。日常拟人要以准确为主,宁用中性说法以避免转移视线,也不过分加重色彩,所谓“过犹不及”。

比如,说“让他来。”也不说“唤他来。”还如,说“怎么像个土人似的来了?”也不说“土人来了。”

诗的修辞还特别体现在通感的运用上,其丰富程度也是日常语言所达不到的。通感是“感觉转换”的意思,也就是将甲才有的感觉移到乙能感觉上来,因而独显诗的修辞情调。日常语言以沟通为目的,表达准确始从处于语言运用的核心地位,其次才是情调,而诗句在合适的语境中,可以不加限制地运用通感。例如: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节选):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滩。

宋祁《玉楼春·春景》: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其中,白居易“间关莺语花底滑”的“滑”字,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都是令人拍案叫绝的例子。

也有让人混沌的例子。例如,杜甫诗《船下夔州郭宿,雨湿不得上岸,别王十二判官》:

依沙宿舸船,石濑月娟娟。风起春灯乱,江鸣夜雨悬。

晨钟云外湿,胜地石堂烟。柔橹轻鸥外,含凄觉汝贤。

其中“湿”字,不一定是使用通感,因为“云外”另本有作“云岸”。如“云外湿”则属通感,“云岸湿”则不属。知此诗颈联应属对仗句,故“云岸湿”更确切些。

诗的修辞虽多是具象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如起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渲染:“钟山风雨起苍黄”,比喻:“碧玉妆成一树高”,夸张:“燕山雪花大如席”,联想:“秦时明月汉时关”,借代:“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象征:“更喜岷山千里雪”,叙述:“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刻画:“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等,但还不能只停留于这种形象本身的美感,要有一定的抽象意义,也就是透过表面才能体会的。这才是写诗运用修辞的关键和难处,如果懂得回味这些,是不难有所发现和有所收获的。又如,

温庭筠《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其中“小山”,“金”,都是比喻,却只有喻体,而没有本体。这样运用修辞虽给后面“重叠”,“明灭”带来了表达上的方便,却也给解释喻体的象征意义带来了抽象感。正是这种抽象感才使“小山重叠金明灭”独显形象俏艳,美感骤增。还如,“鬓云”亦“云鬓”,虽说法通俗,放在诗里就不得不重视比喻中的抽象意义。“欲度”这个拟人亦如是。“香腮雪”是“香雪腮”的倒装,倒装过来以后,“雪”作为中心词,又使这三个字不再仅仅是句法修辞,而有了表达上的抽象意义。

是这些抽象意义,让写诗有了耐品的味道,才让人离开感受和体会就不得而知。这时,需要注意的就是拿捏的火候。过了,写诗就成了造天书,让人如入雾中;不够,就免不了像白开水,让人味同嚼蜡。

本文系列:

1、《谈写诗的感受一(形式)》

2、《谈写诗的感受二(句法)》

3、《谈写诗的感受三(意趣)》

4、《谈写诗的感受四(创作)》

5、《谈写诗的感受五(文化)》

6、《谈写诗的感受六(意识)》

7、《谈写诗的感受七(艺术)》

8、《谈写诗的感受八(实质)》

9、《谈写诗的感受九(一些见解)》

10、《谈写诗的感受十(几首拙诗)》

推到展厅 礼物 打赏 赞(13) 查看   收藏(10)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涉政敏感内容 《用户条例》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请输入飘红理由

1、飘红的版主达到两位,标题会变红;
2、加精的版主达到三位,才能显示“精”字图标。
3、飘红鼓舞士气,加精保证水平。请各位版主把好质量关。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贴子
将贴子移到
说明:因缓存的关系,贴子移动后,列表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请等待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