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诗 > 详情
曲阿布衣 男  64岁
  • 注册日期:2016-11-10
  • 最近登录:2024-04-24
  • 粉丝人数:17
»个人空间    »留言板

最新帖子

【转载】古典诗词创作中的禁忌

曲阿布衣 发布于2018-07-12 12:03   点击:2929   评论:8  

文坛盛世,古典格律诗词如雨后春笋,方兴未艾;创作大军,浩浩汤汤,前所未有;各种诗社、诗坛、网刊星罗棋布,锣鼓喧天;阳春白雪,下里巴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然而,纵观当今古典格律诗词创作,有如下弊端,罗列成文,草成八忌,仅供有兴趣者参考。

一忌随意发挥,不尊重格律

    古典格律诗词,所以是中华民族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就是因为她有自己严格的格律章法、词谱笔法和修辞方法,是中华汉字语言独有的文学体裁,体现了中华汉字语言的韵律美和声乐美,是世界上任何一种其他语言都无法比拟的。现代古典格律诗词爱好者创作时有义务自觉遵守诗词格律、词谱和修辞方法,传承、发扬、光大之。然而,有个别作者创作古典格律诗词不尊重诗词格律、词谱和修辞方法,且美其名曰“改革”。这是古典格律诗发展史的逆流,任其发展,必将把古典格律诗词的发展引向歧途,应该加以警惕。

二忌拼凑物象,无明确主题

    现代诗坛有些人写诗词,东拉西扯,拼凑物象,读者读起来,如坠云里雾里,不知所云。究其原因,是作者创作时,没有确立明确的主题。没有主题,就没有中心,作者就抓不住主线。这样,选择的物象无论怎样优美,就像一堆没有线穿的散落的珍珠,不是项链。主题就是穿起物象的主线,就是诗脉和词脉。在一首诗词中,所选取的一切物象都是为表达主题服务的。与主体无关,或有碍主题的物象必须去掉。古典格律诗词创作和写现代散文一样,应该首先确定主题,作者要明确想要表达什么,是喜,是怒,是悲,是哀?是歌颂,还是贬低?明确了主题,才知道如何选取物象为主题服务。有了主题的线索,就会围绕主题选取物象,逻辑就会清晰,诗脉就会畅通,读者就会明了。

三忌东施效屏,盲目模仿

    有人主张,写格律诗词就要模仿古人名著。于是,清照悲秋,我写秋词就泪水涟涟;李煜词多伤感,我的词就望月发呆,见流水长叹;李白、王维豪放,我就写白发三千丈,大漠孤烟直;古人“剪绮裁红妙春色”,我就做裁缝,随意“剪裁”物象,不管搭配是否正确,读起来令人倒胃口。有人甚至汉字书写用电脑恢复成繁体字,认为,这样才是“古风古味”。学习古典格律诗词,模仿古人的写作技巧和词语,甚至模仿古人的情怀是无可非议的。学习就是从模仿开始。然而,一味模仿古人的喜怒哀乐去吟诗填词,就有东施效颦之嫌,大煞风景。因为,我们生活的时代与古人不同。情由境生。生活环境与古人不同,所产生的情感也就自然不同。试问,我们现代人有李清照、李白、王维和李煜的经历吗?所以,现代人创作古典格律诗词要写自己身边的事和人,写自己熟悉的情和景,抒发现代人的情感,展示现代人的精气神。如果,你一味模仿古人的诗词韵味,人们就不会喜欢你的诗词。因为喜欢古风味的人会直接品味唐宋诗词,那才是原汁原味。你的诗词模仿无论如何像古人的,都是“赝品”。

四忌用生僻字典,故弄玄虚

 

  汉字的历史如果从甲骨文算起,已经有3600年。其间,经历甲骨文 、 金文 、小篆 、 隶书 、 楷书 、 行书、印刷体直到今天简化字、电脑体 的演变。在汉字演化发展的过程中有些字逐渐被历史淘汰了。有人统计,现代汉语汉字常用的3000左右,熟练运用这3000字,表达覆盖率就会达到99%。可是,有人喜欢到《诗经》、《离骚》和唐诗宋词等古代文献中去寻找现代汉语不用或不常用的生僻字表达自己的意思,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显示韵味。用典会增加诗词的文化价值和艺术效果,也是古典格律诗词创作的方法之一。一般的原则是用的典故必须是读者熟悉的。然而,有人喜欢用生僻的典故,无人知晓,以展示自己的学问。这两种故弄玄虚,虚张声势的情形古已有之,是创作诗词的大忌,古人反对,现代人也不提倡。试想一下,读者会去翻词典或上百度查找他们读不懂的字句吗?又不是学习经典教科书。如果他们读不懂,你写得再好也只能是孤芳自赏。其实,古往今来,多孺皆能诵读的诗句都是朗朗上口的大众俗语。正如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李树喜先生已经精辟地指出:“细数流传千古句,皆从平白语中来”。

五忌语法混乱,生造词语

   创作古典格律诗词,也要懂语法,不生造除了自己,别人读不懂的词语。语法是连接语言文字的法则,思维的规律;是作者创作遵循的规则,读者理解作者思想的依据。所以,作者应该掌握语法常识知识,例如,主谓结构,偏正结构,述补结构,词性等。有人写了这样的诗句:“古代精神腾巨龙”。这句话减缩结构是:精神(主语)腾(谓语)巨龙(宾语)。试问,“精神”怎么能够“腾飞”出“巨龙”能?这句话可能只有作者自己懂。汉字词语搭配,有自己的规律,格律诗词创作使用的词语必须符合搭配规律。如果违背搭配规律,就是生造词。例如,有人在立夏这一天写了这样一句诗“悠悠立夏桃香艳”。“悠悠”有(1)长久(2)遥远 (3.遥远的 、(4)形容从容不迫 5)飘动的样子 (6.形容忧伤 (7)形容闲自在七层意义,可作形容词用,如,悠悠历史。那么在“悠悠立夏”词语中,“悠悠”(副词)修饰“立夏”(动词),是什么意思呢?显然,不论从意义到搭配都不符合构词习惯,是生造词语。当然,“生造词语”不是指前人没有说过用过的的词语。如果用这样的标准来衡量,语言就没有发展了。例如,“电视机”、“高铁”、“高速”、“飞机”等都是古人没有用过见过的新词语,现代人写格律诗词都可以用。

六忌时空混乱,错用物象

     有些物象与时空背景紧密相联。如果忽略时空背景,就会用错,出笑话。例如,古往今来诗人喜欢用“蝉鸣”、“蛙声”、“燕语”、“鸿雁”“雁字”等物象。一般来说,“蝉鸣”是在夏至到小暑求偶期间,且夜间不叫;“蛙鸣”南方一般清明后、北方一般在立夏后。“蛙鸣”也是求偶信号,都在交配期间。交配完后,恨少有“蛙鸣”,因为他们忙于寻虫生活啦;“燕语呢喃”是燕子在垒巢和喂崽期间经常发出的声音,北方一般在“小满”后;能看到“鸿雁”、“雁字”春天是在清明前后,秋天在秋分前后,大雁春天迁徙到西伯利亚的贝尔加湖地区繁育后代,秋天回迁到海南岛以南地区过冬,经过我们的上空时才看得到。如果不是在这些时空范围内,你用了这些物象就会犯“闭门造诗”病,贻笑大方。所以,选用物象,一定离不开时空背景,要仔细观察研究所选物象的时空背景。

 

七忌辞藻华丽,空洞无物

    华丽的辞藻固然能体现出文采,使诗词生色。而一篇诗词堆砌辞藻,就容易出现废话连篇,空洞无物的毛病。汉代盛行赋体,后来被古散文取代,就是因为汉赋多华丽辞藻,无真实内容,空洞无物。在当代,有些诗人喜欢唐宋诗词中的华丽辞藻,用这写辞藻堆砌成诗词,貌似华丽,仔细品味,如同嚼蜡,索然无味。为诗者应戒。辞藻是为主题内容服务的,没有主题内容的辞藻是没有灵魂的躯壳,不是诗词。

 

八忌照搬俗语,标语口号

 古人写诗词忌讳照搬“俗语”。何谓“俗语”?百度上给“俗语”的定义是:流传的通俗语句,包括方言土语、谚语、口头常用的成语、俗流行并已定型的语句。“定型的俗语”和现代的标语口号差不多。所以,在当代,“俗语”也应该包括流行的标语口号。例如,“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是俗语;“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与时俱进”是现代口号。古人忌照搬俗语口号,但是支持赞赏提炼,熔化俗语口号。南宋文学家杨万里云:诗固有以俗为雅。然亦须经前辈镕化,乃可因乘”。清朝诗人陈宗石称其兄维崧《迦陵词》:“一切诙谐狂啸,细泣幽吟,无不寓之于词。甚至俚语巷谈,一经点化,居然典雅,有意到笔随、春风物化之妙。”所谓熔化、点化就是提炼,就是将土俗的词语进行加工,提取精华。切记,不可照搬照抄。


推到展厅 礼物 打赏 赞(13) 查看   收藏(4)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涉政敏感内容 《用户条例》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请输入飘红理由

1、飘红的版主达到两位,标题会变红;
2、加精的版主达到三位,才能显示“精”字图标。
3、飘红鼓舞士气,加精保证水平。请各位版主把好质量关。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贴子
将贴子移到
说明:因缓存的关系,贴子移动后,列表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请等待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