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诗 > 详情
  • 注册日期:2012-03-13
  • 最近登录:2023-01-05
  • 粉丝人数:293
»个人空间    »留言板

最新帖子

【原创】写诗与人的深层语言

huge(远山绿叶) 发布于2018-05-25 15:48   点击:1788   评论:5  
五绝 以诗代序
偶然成所思,捉笔便书之。一气呵为兴,余来攒做诗。

写诗与人的深层语言

 

 

一、人的深层语言

生活是写诗的源泉,诗是人心底的颤音,只有人与生活发生直接作用,诗才会从心底自然流露出来,这才谓写诗。

表面看,写诗是语言之功,其实是心底之声,很多是平时作者不常说的。因为不常说,用来写诗的语言就不可能都是作者现实的语言,从这个角度讲,信手拈来是不可能的。

人的语言有浅深两种,一种是日常使用的积极语言,一种是日常不大使用的“消极”语言。前者可以做到信手拈来,后者由于消极得甚至进入了潜意识,则非通过某种力量或机缘的调动而不可用之,故这部分才是人的深层语言,才是写诗最应该注意的。比如,写诗出现卡壳,卡壳在哪里?显然不在第一种,一定属于第二种。

如果能够很好的解决人的深层语言,那么写诗的信手拈来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如何解决呢?“为此而此”的功利之心是于事无补的,唯有从生活和心底这两样才能找到答案。

生活经历人人都有,不过它的丰厚与否也只关乎到源泉的量,关乎不到诗写得好不好。写诗靠的是对源泉的有效利用,恰如一滴水可能救活一棵苗,大水漫灌反可能让苗淹死。

写诗自古以来有追求名言警句现象。名言警句是人们对生活刻骨铭心的感悟和总结,代表了人们对生活的深刻体会。这样的体会,生活里没有,写诗也求不来,所以写诗是对平时生活体会的结晶,不可开空头支票,不可说大话、讲梦语,因为这是写诗的误区,变着法胡来是不可取的。

写诗非有深刻的体会便不足以抓人,因此每个写诗的人都想让写出来的东西抓人,如之奈何?于是很多人转向拿语言本身作法子,无疑又走进了一个误区。

写诗的内在永远是生活。没有长期对生活的真体会,靠写诗这么一下子临时抱佛脚就以为能够拽出深刻感悟,怎么可能?即使有了多么好的语言也是空洞的。从这点看,写诗的内在也并非在于谁的生活本身,而是对生活内涵的提炼。有这个提炼才证明有这个体会,否则写诗就会成为从语言到语言的单纯的“选词择字”,当不了写诗的真功夫。

写诗的确需要选词择字。选词择字的目的是为了把对生活的体会表达精恰,这时选词择字远非语言之事,而是心底之事。

二、心底是干什么的?

心底是干什么的?平时的语言大都是用来“吃饭”的,做事也好,交往也好,所有讲话都和这相关。一般情况下,说话不是谁和谁都掏心窝子的,而是日常需要。事实是,如果没有人前德高望重和真才实学的性格,你真的见人就说“心里话”,这本身就是廉价的,也就说不上实心实意,即使说得上,因为说话质量的浅浮也没人会当回事。其次,这还会给人带来反感,反不利于日常交流。

只有说出的话总能让人眼前一亮,有闻所未闻振聋发聩之感,一个人才有资格和相应的能力,与人随时随地“掏心窝子”,人家也才乐意接受。所以,说话要讲究自知之明,也要讲究语境,这个“讲究”就是心底所干之事。

有自知之明,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才知道心底在哪,才知道说话从哪出发。因为心底是不随意发声的,故大部分情况下,心底的语言都在有意识和无意识之间。这种情况,如果没有日常大量调动的机会做支持,就很难形成有效的思维来变成人对生活的有效体会,更谈不上深刻性,毕竟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离不开这层包装。

也就是说,没有系统的语言实践,思维也不可能形成完整的系统,零零散散的思维是提不上对生活多么深刻的体会的。

为什么德高望重和有真才实学的人,说话让人爱听?为什么有些人注定会成为德高望重和有真才实学的人?因为他们善于从心底体会生活,有系统的思维和长期相应的语言实践,总以说到做到的面目立于世前,是这让他们才有了这般资格和很好的做人形象。德高望重和有真才实学,这两样是向别人要不来的,非个人修养到了这个程度不可。

不要简单地说:人家人格好啊,说得如此轻松,如此毫不相干,这会看不到自己的人格,导致一边不懂得思省,得过且过,一边又虚荣得了不的,暗生觊觎,乃至处于这样的境地而不自知。

人格不是空洞的,不是等着什么人来夸耀的,是在良好的个人自我认知基础上,实实在在的人性反映,是首先做到了自知之明的表现。反过来便可以问一下,有谁见过德高望重和有真才实学的人是没有自知之明的?没有自知之明,谁会信他们?他们又哪来的德高望重?又怎么有获取真才实学的持久动力?

不得不承认,自知之明是通向自我心底的钥匙,也是让人踏实下来真正用心体会生活,形成系统经验和语言的关键。离开自知之明,人一定是浅薄的,有“心底”又怎样?

三、心底的辩证

一个人做到了德高望重和有真才实学,他的语境是敞开的,无处不在的,因为做事说话都能于人有益。这种有益性不仅是极具个性化的,也极具深刻性,是总能感染人的,带有这样性质的语言何尝不是“名言警句”?

当然,做不到德高望重和有真才实学,就不能说话和写诗了吗?自然不是。不过,这时不要期望说话多么深刻,也不要期望人家非得欣赏,哪怕通过语言本身上的一些组织能力说出什么石破天惊的话,也不要自认为了不起,否则你平时不也是个德高望重和有真才实学的人了吗?

写诗绝不是写诗一套,做人一套,这蒙得了自己,蒙不了读者,满足得了个人虚荣心,满足不了众人的眼睛,除非遇到的是一丘之貉。

辩证地讲,德高望重和有真才实学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总是少数,且德高望重与真才实学这两个词都很难定义,也没有准确的标准,既没有上线,下线也仅是由一般的共识来定,应该说,但凡平时能够靠自己的劳动吃饭,能够养活自己,算不算德高望重且不说,算有一定的真才实学是不成问题的,这就给平常人写诗留下了一定的契机。

人人都有表面的语言能力。靠这种日常吃饭的本领来写诗是不够的,从中再怎么选词择字也是未脱离浅表的,是从语言到语言地流于形式的,平常人写诗不应靠这个投机取巧。

因为诗是美的精神食粮,是美的艺术,这个规律是一定的,故只要不违反这个规律,什么人都可以写诗。如何做到美?说假话、空话、大话,既然是不行的,转而以掩耳盗铃的方式诱惑人去“就诗论诗”,尽管一定程度上可能有所得逞,做不到真正的美就还是做不到,与其这样别扭来别扭去的扭曲不断,不若就从实话实说练起,这既是自知之明的表现,也是真情实感的表现,都在写诗的大规律上,何乐而不为?

有了这个心态,就不愁诗学不会,不怕写不好。这时,写诗的关键就落到了如何开发一个人的深层语言,即心底那些尚处于冥冥中的语言。

写诗用的语言,其实就是这一套语言。表面看它可能通俗易懂,朴实无华,与日常语言无异,内在含义却是大相径庭的,一个是写诗所需要的,一个是吃饭所需要的,但凡有点生活体验的人,这是能够分清的。

四、深层语言的开发

用吃饭的语言写诗,即便有诗的形式,也无诗的内涵,用诗的语言写诗,即便不关吃饭的事,可它具有诗所需要的美,又因为这个美来自人的心底,饱含对生活的深刻体会,不仅让人能够借鉴,还能让人能够欣赏。

深刻的体会,必然指向深刻的语言,因为这之间经过了一个人长期反反复复独到的经验思考,是经过了复杂的思维过程提炼和锤炼出来的。这些语言就等着某个时机找到合适的出口喷发出来,无疑灵感就是很好的时机,写诗也就不啻为合适的出口。

深刻的语言是不尚华丽的,也来不及雕琢,它总是以最朴实的状态,最少的语言负担,承载着最大量的内在信息,故不具有日常吃饭语言的实用性。是这一实用性的欠缺,让这样的语言总居于一个人内心的最底层,加之日常引发的机会并不多,说它是一个人冥冥中的语言一点不为过。

深刻的语言总是高度凝聚和概括的,具有一针见血,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和这样的特色,不然也说不上深刻。写诗恰恰要的就是这样的语言。

如何让冥冥中的语言,以心底之声喷薄而出的方式成为诗句,灵感的作用是一个方面。灵感是人的情感中最诚实的一份子,它的有无自然得无法受人控制,但灵感形成以后却是可以调控的。有人借灵感可以调控这一特点,动不动便说“灵感的产物”,其实玩的是声东击西的把戏,是想把不自然的举动说成自然的举动。

灵感是神奇的,人平时从未说过的语言,却能见诸于写诗,有些是可信的,因为作者可能平时就有这样的生活体会,或未能及时概括,或未找到表达的机会而如石沉大海,是写诗的欲望让灵感有了把这带出来的机会。但是,不管灵感多么神奇,它都没有无中生有的功用,所以灵感也不是万能的。

另一方面,把写诗完全交给灵感的做法也是不足取的。灵感还仅仅提 供了真情实感的所在和一定的表达倾向,到底诗是要靠选词择字来表情达意的,这就需要对灵感加以有效控制。

这个控制就是,把灵感所催生出的对生活的体会,用恰当的语言进行重新归拢、组合和按诗的要求重新支配,在保证实话实说的前提下,运用诗的各种技巧在这个范围进行有效的选词择字,从而形成意思清晰且合乎己意的美的诗句。

这些就是从心底挖掘诗的语言最好的方式,同时也避免了从语言到语言的浅浮写诗倾向。

五、深层语言的性质

人是群居动物,都有一个摸得着看得见的周围世界,是这才有人与人交流的必要,也让写诗不得不考虑这些。人也个性化的生命体,对生活各有各的独到体会。这个体会是怎么样别人也取代不了的,也就给人人都能写出好诗,比如以各自的面貌表达心底的感受,实现以诗的艺术的方式向自己周边,乃至更广泛的周围世界传送精神食粮,提 供了可能。

所以,人的深层语言不是直接来自泛泛生活的语言,而是来自对生活非有深刻体会不可的心底之声,哪怕这种声音说出来与生活用语很像,因为承载着不同的内涵,它们的性质是不同的。

更因为内涵的作用,深层语言具有相对一个人在表达上无与伦比的深刻性和独特性,其本身就是美的,即使用日常语言说出来都是有魅力的,何况用诗的形式表达出来?

深刻性和独特性,是一个人深层语言最本质的两个特点。可以说,是这样的深层语言让每个人都有了写诗的权利,至于写诗还需要的一点天赋、表面上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固然重要,却终算不了什么。前者让什么人都可能创造出诗的美来,后者如果失去前者的支撑,则只能导向千人一面。

写诗需要有生活的积淀以及诗背后活生生的人性保证,但不可因此就吓坏了似的喊着“就诗论诗”,实没有必要。诗是一个个真实的人创作出来的,不是人与人比出来的,更不是以五十步跳到百步的心态凭空憋出来的。

例如,苏轼有苏轼的《念奴娇》,毛泽东有毛泽东的《沁园春》,一个要说“人生如梦”,一个要说“还看今朝”,这些都是与他们各自的生活经历紧密联 系在一起的,是绝对个性化的感悟,也就有如此不同的个性化语言,非从深层处不可以探知。但是,能否因此便将二者比出艺术的高下?

柳亚子也有一首《沁园春》,是和毛主席的,显然是看出了主席词的豪迈大气,也想来一番尝试。如“君与我,要上天下地,把握今朝”,这样的语言可谓同样空前绝后,然怎样?谁信?有人恐要问:“这不是心底之声吗?”

心底之声是深层语言不假,但心底之声要与生活实际符合才是。不符合,比如自我抬高,或自我贬低,也许是心底之声,却算不上真实的深层语言。深层语言是不容扭曲的,是什么就是什么,是怎么样就怎么样,可以伴着情绪说出来,却不可被情绪绑 架。

“要上天下地,把握今朝”,很符合柳亚子先生的性格,其人也有这样的骨气,可是终是他一生的梦想或幻想,如果没有毛泽东把中国领出黑暗,怎么可能实现他的“要上天下地,把握今朝”?故“君与我”是自我抬高的语言,而不是作者应该有的真实深层语言。如果把这三个字改成“从此后”,或“圆我梦”等类似意思,或许这才像准确的深层语言,其词也会因此一改,而变扭曲为不可置疑的浩然正气。

可见,深层语言除了自身深刻性和独特性这两个本质特点,还要符合语言的一般特点,即真实性,或曰真诚性。换言之,尽管说深层语言“是什么就是什么,是怎么样就怎么样”,这却不意味“想什么是什么,想怎样就怎样”,更不意味“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六、深层语言的信手拈来

正如实话实说的人是最少有心里负担的,写诗也一样。一个人不是为了功利说话,不是为了虚荣展示,不是为了满足非得强人一头不可的心态,甚至也无意掩饰自身的任何欠缺,他说话就是最轻松的,这时有什么理由不从心底说话呢?换句话说,如果不以非正常为正常,不以世俗乱象来当真理,不因为一时吃亏占便宜就随波逐流,无疑这就是一个人正常言语表达的前提。

有了这个前提,再加上肯于踏踏实实地对任何生活境遇,敢于经历,善于体会和感悟,且能处处结合坚持不懈地学习和思考,乃至深入研究,有何生活体会不能用语言再现出来?有何感悟不是独到的?有何话语不是深刻的?这时还会担心非得靠表面文字作法子不可的现象出现吗?

诗的选词择字无外乎一个意思怎么说而已,心底有的,怎么道出来都是心底的,心底没有,选词择字又有何意义?

写诗如果仅仅从语言到语言,不和作者的心底发生密不可分的联 系,再好的语言能力也是做不到信手拈来的。为什么?因为隔靴搔痒永远直抵不了痛处之所在,又岂能手到病除?

一个人日常玩弄舌簧之巧,想在一定的利害关系中占据有利地位,是可以想象的,因为那是吃饭的语言。但是,在写诗中也以舌簧之巧为能事,则无异于自己跟自己过不去。把吃饭的语言用于不关吃饭的事,或在不关吃饭的场合使用吃饭的心思,甚至故意显摆,想一想这个人是智慧的还是愚昧的?

写诗为什么不能用吃饭的语言?因为吃饭与写诗不是一个规律。写诗是人特殊情感的需要,是人在一定认识基础上这种特殊情感喷薄而出的产物。这种情感的特殊在于,要比吃饭更高级,更有赖人的智慧,特别是人性的文明表现。这种表现显然也是离人的原始动物性越来越远的。

写诗,就人与人相对而言,拼的不是吃饭的本领,也不是竞争关系,哪怕时常被什么人搞成这种关系。写诗的意义在于,以其独特的语言方式,通过复杂的情感和认识的传递,特别包括经历、修养、心怀、态度等,把作者自身的审美品质,如觉悟,乃至觉醒,移情给读者,其最终的价值是以各自的人性自觉,共同促进人的文明程度的提高。

诗是美的,是必须不折不扣来自心底的,任人怎么用吃饭的语言来绑 架,恐怕最终还是无济于事,又怎么设想用这种语言去做到诗的语言的信手拈来?吃饭语言就是吃饭的语言,吃饭的本事就是吃饭的本事,与写诗是无法同日而语的,尽管在某些人眼里或许认为二者是一回事。

要做到写诗信手拈来,首先是对自己心底的话能够信手拈来。要知道,当今社会人人设防,从心底说话是不容易的,也正因为如此,写诗从心底说话才更珍贵。其实,与大量的“憋诗”现象比较起来,这也恰恰是最容易的,无非需要点做人的勇气,改掉一些不利于写诗的心态和习惯,于是便OK了。

以诗作结,题《五律·余思》:

教书几十年,偶尔积为篇。吃饭无关此,浇园有拥田。

只因磨惯笔,不在换成钱。最怕忧人后,羞惭手上鞭。

推到展厅 礼物 打赏 赞(7) 查看   收藏(6)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涉政敏感内容 《用户条例》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请输入飘红理由

1、飘红的版主达到两位,标题会变红;
2、加精的版主达到三位,才能显示“精”字图标。
3、飘红鼓舞士气,加精保证水平。请各位版主把好质量关。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贴子
将贴子移到
说明:因缓存的关系,贴子移动后,列表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请等待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