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诗 > 详情
渔樵   
  • 注册日期:2013-07-10
  • 最近登录:2024-02-15
  • 粉丝人数:46
»个人空间    »留言板

最新帖子

【原创】漫谈古代诗词的终极关怀

渔樵 发布于2018-05-15 15:38   点击:2040   评论:2  
河北省博野中学 于铁江(2018.5.15)



要评判一首诗词的意义和价值,很重要的一点是看它是否包含终极关怀。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就伴随而来强烈的孤独感。这种孤独感源于对本源的失落和迷茫。就如同婴儿脱离母体来到世间,顿时被世间的寒冷所包围,本能地时刻寻求母体的庇护。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说:“人穷则反(返)本。”其实,人不穷也有返本的强烈冲动。对生命和宇宙本源的探求始终是科学和哲学永恒的目标。文学艺术作品对这种孤独感的表现就是终极关怀。

对本源的失落和迷茫就是对母体的失落和迷茫。在诗词中,母体,既是母亲,也是自然;既是故乡、故都、故国,也是精神的家园和心灵的归宿。唐诗中有两首很著名的七律,一是崔颢的《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一是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传说,李白登黄鹤楼见到崔诗曾感叹:“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后作《登金陵凤凰台》,欲与崔诗一较高下。于是这两首诗的优劣就成为后代评论家热议的焦点。如明代瞿佑在《归田诗话》中便说:“盖颢结句云:‘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而太白结句云:‘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爱君忧国之意,远过乡关之念。”认为“长安”胜过“乡关”,这就未免有些胶柱鼓瑟了。其实,“长安”也好,“乡关”也好,都是本源的一种象征,在表现终极关怀方面,并没有高下之分。

人类对本源的探求有几个途径。一是向外探求。如科学方面,通过各种望远镜、飞行器努力搜寻宇宙深处的信息。人文方面,通过回归自然、投身艺术、建功立业、树德树言等各种方式寻求精神归宿。李白说:“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杜甫说:“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文天祥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他们寻求归宿的方式虽然不同,但对终极关怀的表达是一致的。二是向内探求。科学方面通过探寻更小的粒子来寻求宇宙本源。科学家认为,一个细胞就包含整个生命体的信息(已为所证明),一个原子就包含整个宇宙的信息,一个人类胚胎的发育过程就包含整个人类形成发展的过程。所以,对微观世界的探求和对宏观世界的探求可谓殊途同归。人文方面则通过自修自省、自我完善、心理调适或宗教皈依等方式来寻求心灵的安宁。正如苏轼所言:“此心安处是吾乡。”(《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三是内外结合,通过寻找同心、同志、同伴、同类来安慰孤独的心灵。崔颢还有一首短诗《长干行》: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这个场景,是不是像极了初出家门的幼儿在巷口看到了一个跟自己衣着形貌类似的陌生的小朋友,迫不及待地发出天真友好的唤问?是不是又像地球文明忽然发现了疑似地外文明的讯息,按捺不住心头的狂喜,急切地发出回复和问询?这首小诗虽然明白如话,情节简单,却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人类心灵的孤寂和对同伴的渴求,包含了终极关怀,所以能够穿越时空,具有普遍而永恒的价值。中国古典诗歌中有大量表现知音难觅、怀才不遇的作品,它们都在某种程度上包含着终极关怀。

古代诗词对人类孤独感的表现常用几种方法。一是以空间之广阔无垠反衬个体生命之渺小无依。杜甫的“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江汉》),李贺的“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梦天》),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秋思》)等,即用这种方法。康震在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上谈到杜甫的《旅夜书怀》时说,“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这两句气势很大,后边的“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就不行了,没有气势了。(大意)这种将一首诗割裂开来的分析方式是不恰当的。这首诗颔联写天地之大,正是为了反衬三、四联的个体之小(末句“天地一沙鸥”也包含这种反衬),这两者本是一体的,不可分割。

二是以时间之恒定久远反衬个体生命之短暂无常。《古诗十九首》的“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生年不满百》),李白的“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就是用这种方法。

空间和时间的反衬也常常结合起来使用。在这方面最有代表性的是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这首诗前两句俯仰古今,极写时间之漫长;三句眺望宇宙,极写空间之广阔,从时空两方面充分反衬四句之“独”。在对终极关怀的表达上,此诗堪称绝唱。黄周星《唐诗快》卷二评曰:“胸中自有万古,眼底更无一人。古今诗人多矣,从未有道及此者。此二十二字,真可以泣鬼。”确为有识之见。尤其值得玩味的是,“悠悠”一词既能形容时间的长久,又能形容空间的广阔,时间与空间融为一体,竟与爱因斯坦的宇宙理论——时间是空间的维度之一——暗合,这可能就是艺术与科学的异曲同工之处吧。

明白了这些道理,我们再回过头来接着说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与崔颢《黄鹤楼》二诗的高下。李诗与崔诗的前二联均着意于时间之漫长,末联均收笔于本源之失落,并无多大区别。有所不同处,是第三联的写景。崔诗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历历,是清楚的样子;萋萋,是茂盛的样子。这两句都是写眼前所见切实之景,一者与前两联写黄鹤之虚形成对照,进一步坐实“此地空余黄鹤楼”,突出物是人非之感;二者“芳草萋萋”化用《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之语意,逗出结尾乡关何处之愁。李诗是“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其下句同崔诗一样,也是写眼前实景,坐实首联之“江自流”,以物是人非突出时间之漫长。其上句却将眼光荡开,半实半虚,加入了空间寥廓之感,与《登幽州台歌》有了相通之处。从这个角度看,李诗确实有所拓展。但崔诗先出,李诗后出,模拟之迹尚存,仅凭此点,难说李诗更胜。

推到展厅 礼物 打赏 赞(2) 查看   收藏(0)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涉政敏感内容 《用户条例》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请输入飘红理由

1、飘红的版主达到两位,标题会变红;
2、加精的版主达到三位,才能显示“精”字图标。
3、飘红鼓舞士气,加精保证水平。请各位版主把好质量关。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贴子
将贴子移到
说明:因缓存的关系,贴子移动后,列表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请等待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