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诗 > 详情
木刀 男  72岁
  • 注册日期:2014-04-25
  • 最近登录:2024-04-18
  • 粉丝人数:267
»个人空间    »留言板

最新帖子

【原创】一斛珠词体归宗

木刀 发布于2018-05-12 10:21   点击:881   评论:1  

   《一斛珠词体归宗》

    这是词体归宗之五。

    归宗的目的是为了确定正体。按两个原则确定正体,一,合律合声;二,从众。

    归宗的另一个目的,就是从前人的作品中,寻找正体与“又一体”之间的内在。这里确定是否是“又一体”的原

则,只考虑它与其它体的声律、断句区别,是不考虑韵的变更的。对于每个各别的“又一体”,标明它与正体或其他体的

内在,以指导实际的写作。

    宋词的句子有许多基本的类型,笔者称其为格,总计有律、叹、领、叠、拼、缀、骈共七个,它们是构成宋词的“砖

块”,认识这些“砖块”,是归宗的另一个欲达成的目标。

    之所以产生“又一体”,显然可以看作是前人在创作中为了突破词谱藩篱而依据某种规则作出的,它主要是为了表达

文意以及声律和谐以便拟声拟态和提高文学品位以及寻求更佳的声律效果。从中,我们可以学习具体的作词技法的使用。

这些技法笔者称之为衍词法。截止本文止,笔者总结的衍词法共有换型、换格、添字、减字、腰拆、合句、摊破、营韵这

八种基本类型以及它们的各种组合。总之,衍词法是为内容服务的,不可为了炫技而无节制地使用。

    为了节省篇幅,除作者觉得有必要的以外,文中不列举具体词作。

    由于本词牌使用【歌谱】形式较多,所以除列【律谱】外,还列【歌谱】。但句子类型仍按【律格】评判。

    本归宗按照意群来逐个进行断句分类,并尽量给出能代表其句型的名称,且称其为学名。

    本归宗依据资料来自《中华诗词楹联网·格律检验·词牌》栏目,近现代与当代的作品不具备代表性,仅供参考。
 
    由于各变体的统计相当枯燥乏味,因此,将其放在文章最后,可略去不看,只看分析。

【正体律谱】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缀。;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缀。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缀。

【正体歌谱】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缀。;
仄平平仄平平仄。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缀。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平平仄。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缀。

【注】
1、分号(;)两边对称字数的(部分)句子按优先顺序,可选用对仗、排比、对偶句型
2、句号(。)指其前的字是韵脚
3、逗号(,)表其前是陈述句型
4、“缀”字表示缀格
5、顿号(、)表示叹格
6、宽限处可根据一三五不论来确定,并且不避孤平。
7、歌谱和律谱其形式上的区别在于,律谱的双字组是同声的,歌谱的双字组是异声的。歌谱比律谱多一个到两个声律起

伏。

【归宗分析】

第一意群各体综合:
    第一意群共有八种样式。采用人数最多的是标准体,几乎占作品中绝大多数。但大多数都没有使用“缀”的功能。这

可以看李煜的句子“些儿个”,是明显的文字虚化,以突出“晚妆初过,沈檀轻注”的对偶手法。当然,这样的造句难度

不是一般的大,可以看看前人的作品,能够体现这一点的作品是凤毛麟角。但是,这恰恰是本词牌的特色。若不如此造句

,本词牌的特色也就不存在了。

    另体一,它将三字缀四言排比句型调整成三字缀四言对仗句型,可参见沈瀛的句子“致知格物,初学工夫参圣域。”

这是由“参圣域”托起四言对仗“致知格物,初学工夫”。这样的句型难度非常大,致使使用者仅他一人。

    另体二,它将歌谱的声律,按三、四分断改变了句读,并未改变声律。

    另体三与另体二类似,只是改变句读的不是歌谱而是律谱。

    比较另体二和另体三,虽然后者选用的人较多,但从正体声律看,前者由于叹句用平声结束,声律显得更均衡。这两

个体都属于叹格,如果不用叹语,则通常也不这样构造句读。构造叹格,是为了更好地模拟语气语态。

    另体四的前句用了四个仄声,这是由于周密用了四个一样的字,在无标点的时代,它相当于现在的“忆!忆!忆!忆

!”,这是三叠句法的具体应用,因此,前面的三个字都是不计平仄的。这是一目了然的。可以说,在构造叠句的时候,

被叠的字都是不计平仄的。比如,周密要是将这句写成“堪忆堪忆”,则前两字是不计平仄的。

    另体五在后句做了添字腰拆处理并增韵,这样,就使得这个意群的两句变成了声律相同的三个四字句,从而构成了复

合骈格。“瑞炉慢炷,轻烟初著。”就是对偶句型。一般而言,为了构成骈格,往往都是可以不惜变动原声律的。

    另体六的后句是一个四、三结构的拚格,即【平平仄仄-平仄仄】,从整体的平仄平仄音节起伏来看,它与谱律是一

致的,因此,虽然它不是律句,却也不会显著影响声律的起伏。不过,这样使用声律可一不可二,因为它终究不是律格,

属于一种声律的宽容技法。

    另体七是将前句做了促声处理,就是将其替换为拚格【平仄-平仄】,以求取得改善“前句与后句相比显得过短”的

状况。

第二、五意群各体综合:

    第二意群和第五意群都是七言单仄尾律格,它还有三个变体(各一篇作品),都是作变通去处理的。

    本句与上一意群的后句在字数和声律上是相同的,因此,可以将它看成上个意群的呼应和下个意群的导引。一般地,

当一个片里有三个意群(例如临江仙)时,中间的意群都要优先考虑将其作为呼应前意和导引后意的承担者。

    第二意群的另体一是一个四、三拚格,由于不宜随意改变主旋律,也就是韵句的后三字通常不要轻易改变声律,为了

句子的通顺等原因,可以调整前面子句的声律,只要这个子句符合律句声律要求即可。这就是拚格之所以产生的原因。同

样地,拚格是不宜很多的,通常而言,一片有两个拚格,一篇有三个拚格,就算是多了。

    第二意群的另体二与第一意群的另体六的后句是同样的,不再赘述。

    第五意群的另体一是简单地做了双仄尾同字数律句替换。

第三、六意群各体综合:

    第三意群和第六意群谱句型是一样的,它共有六种变体。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谱的声律样式,但以往作品的大多数句

型并没有按一字缀四言骈格来构建,只是把它当做普通的四言、五言律句来使用。

    缀字格的要诀在于缀字忌用名词。缀字最好是虚字,其次是形容词、副词、动词。作为创立词牌的李煜的作品,“一

曲清歌,暂引樱桃破”中,“一曲清歌,暂引樱桃”具有半对偶的性质,缀字“破”是动词,把意群的重心引向了缀字,

从而令人产生深刻的印象。“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也与此类似。这个句型的构造在无缀格意识的情况下,要想作得有

特色,肯定是有些不容易的。

    第三意群和第六意群的另体一:它们的五字句都是用【平平仄-平仄】的拚格替换了谱格。拚格多用于促声,前面已

经提到,就不再多说。

    第三意群的另体二:这种处理,相当于在末句后再添一仄声字,使得五字句变成了六字句的【仄仄平平仄仄】。一般

而言,添字都是在原句子的前面向前或后面向后按律句声律规则延展。

    第三意群的另体三:这次添字添到前面去了,成了两个五言句。

    第三意群的另体四和第六意群的另体三:它们都是将后句的后四个字全部填了仄声字,这应该是其内容不可变通所致

,也是不能“因律伤意”的具体事例。但是,这样的处理是极其罕见的。即使用了四个仄声,但其仍然可以感觉到音节的

存在,也就是说,前人已经意识到了,不能机械地恪守平仄的常用划分,这就是相对平仄的概念。黄庭坚的“自我解落魄

”,其声律是【去上上入入】,“一碗淡莫托”的声律是“入上去入入”,赵长卿的“他也泪速速”,声律是【平上去入

入】,把它们的入声看成相对的平声,也是符合律句规则的。只是这样的平仄进一步划分尚未能得到现代诗词界的认可。

    第六意群的另体二:它是将前句作了双仄尾替换,这样作的好处,是可以构成一字缀四言对仗句型,它比一字缀四言

排比句型的难度更大一些,但文采更佳。可惜的是,沈瀛的句子“若能持敬,真个是神力”并未按对仗构造,“力”字也

不能成其为缀字。沈瀛作的这个替换,仅仅只是为了通顺句子而已。

    第六意群的另体四:它相当于将后句的倒数第二字或倒数第三字减掉,从而压缩了句子长度,声律变成了【平仄平仄

】,这是典型的促声。从黄机的句子“留取多情,归好时节。”来看,他减字很可能不是为了促声,仅仅是为了构成类对

偶句而已。

第四意群各体综合:

    第四意群有五种体式。值得注意的是,首创者的声律构造并未被其追随者所仿效,而是将这两句按复另行声构造了,

这可以看作是将第二句复制到了第一句。然而,笔者却不认同大多数人的选择,因为如此一来,就有太多的相同声律的句

子,占了总数的一半(5句),因此,笔者仍将李煜的体式判定为正体。

    第四意群的另体一:如前所述,它可看作是将第二句复制到了第一句,其替换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复声。然而,复声

其实最适合排比结构,然而大多数并没有按排比或对偶来组织文字,使得大多数作品均流于平庸。

    第四意群的另体二:沈瀛这个句子的声律其实是三个律句的拼合,即【平仄-平仄-平仄仄】,这是由于两次叠句造成

的,为了平衡复声,下句也沿用了这个声律,可参看其句子:“毋意毋我毋固必。视听言动非礼勿。”这是文字超越韵律

的一个好例子,因为沈瀛知道这个句型的复声意义,也就在突破藩篱的同时,保留了复声的特点不变。

    第四意群的另体三:它本质上就是另体一,但在前句的声律处理上,采取了第一意群另体六后句的处理办法,所以就

不再赘述。

    第四意群的另体四:它实际是将正体的【仄仄平平平仄仄】单字组(第五字)调整到最前面,就成了叹格【平仄仄、

平平仄仄】。值得注意的是,茅于美是近现代人,与此改变句型的同时,她将后面紧跟的两句按骈格构造:“晚风疏雨花

期恶,高寒独倚罗衣薄。”使得本词牌的声律更加丰富。可以说,前述的所有变体中,这个变体是最值得称道,也是对本

词牌优缺点研究得最透彻而最有针对性的。
--------------------------------------------------------------
【体例分析】

本谱分为六个意群,正谱的每一行,都属于同一个意群

第一意群标准体:
记谱:【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缀。】
学名:三字托四言排比句型

1、唐·李煜一首
2、宋·侯置三首
3、宋·冯时行一首
4、宋·刘学箕一首
5、宋·叶秀发一首
6、宋·吴则礼一首
7、宋·哑女一首
8、宋·姚述尧2一首 ;10
9、宋·张元干四首
10、宋·张抡七首
11、宋·李吕一首
12、宋·毛并一首
13、宋·汪藻一首
14、宋·沈瀛其一、三、四共三首
15、宋·王仲甫一首
16、宋·王质三首
17、宋·管鉴四首
18、宋·赵佶一首
19、宋·赵善括三首
20、宋·郭应祥一首 ;40
21、宋·魏了翁三首
22、宋·京镗一首
23、宋·仇远一首
24、宋·刘光祖一首
25、宋·史达祖其一共一首
26、宋·吕渭老两首
27、宋·吴文英两首
28、宋·周密其一、二共两首
29、宋·周必大两首
30、宋·周紫芝四首
31、宋·岳珂一首
32、宋·张先三首
33、宋·张孝祥一首
34、宋·张矩一首
35、宋·张炎两首
36、宋·戴复古一首
37、宋·无名氏其一至三共三首
38、宋·晁端礼两首
39、宋·晁补之一首
40、宋·晏几道四首
41、宋·朱敦儒一首
42、宋·李弥逊一首
43、宋·李彭老一首
44、宋·李石一首
45、宋·欧阳修一首
46、宋·沈端节一首
47、宋·王千秋一首
48、宋·王沂孙一首
49、宋·石孝友四首
50、宋·秦观一首
51、宋·程垓三首
52、宋·胡铨两首
53、宋·苏轼五首
54、宋·范成大四首
55、宋·蔡伸四首
56、宋·薛梦桂一首
57、宋·谢逸一首
58、宋·赵长卿三首
59、宋·陆游一首
60、宋·韩元吉五首
61、宋·韩淲一首
62、宋·黄庭坚其一、三、四共三首
63、元·王吉昌其一共一首
64、元·王寂一首
65、元·梁寅一首
66、清·陈维嵩一首
67、近现代·茅于美一首

另体一:
记谱:【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缀。】
学名:三字缀四言对仗句型

1、宋·沈瀛其二共一首

另体二:
记谱:【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学名:四言双仄尾排比内插三字平尾叹语句型

1、宋·赵必??一首

另体三:
记谱:【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学名:四言双仄尾排比内插三字仄尾叹语句型

1、宋·史达祖其二共一首
2、宋·周邦彦一首
3、宋·无名氏其四共一首
4、宋·曾觌一首
5、宋·高观国一首
6、元·王吉昌其二共一首

另体四:
记谱:【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学名:四连仄跟七言单仄尾律句

1、宋·周密其三共一首

另体五:
记谱:【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学名:四言复合排比句型

1、宋·杨无咎一首

另体六:
记谱:【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
学名:四言双仄尾律句+四、三拚格

1、宋·黄庭坚其二共一首

另体七:
记谱:【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学名:四言拚格+七言单仄尾律句

1、宋·黄机一首

第二意群标准体:
记谱:【平平仄仄平平仄。】
学名:七言单仄尾句型

1、唐·李煜一首
2、宋·侯置三首
3、宋·冯时行一首
4、宋·刘学箕一首
5、宋·叶秀发一首
6、宋·吴则礼一首
7、宋·哑女一首
8、宋·姚述尧2一首
9、宋·张元干四首
10、宋·张抡七首
11、宋·李吕一首
12、宋·毛并一首
13、宋·汪藻一首
14、宋·沈瀛四首
15、宋·王仲甫一首
16、宋·王质三首
17、宋·管鉴四首
18、宋·赵佶一首
19、宋·赵善括三首
20、宋·赵必??一首
21、宋·郭应祥一首
22、宋·魏了翁三首
23、宋·京镗一首
24、宋·仇远一首
25、宋·刘光祖一首
26、宋·史达祖两首
27、宋·吕渭老两首
28、宋·吴文英两首
29、宋·周密三首
30、宋·周必大两首
31、宋·周紫芝四首
32、宋·周邦彦一首
33、宋·岳珂一首
34、宋·张先三首
35、宋·张孝祥一首
36、宋·张矩一首
37、宋·张炎两首
38、宋·戴复古一首
39、宋·无名氏四首
40、宋·晁端礼两首
41、宋·晁补之一首
42、宋·晏几道其二、三共两首
43、宋·曾觌一首
44、宋·朱敦儒一首
45、宋·李弥逊一首
46、宋·李彭老一首
47、宋·李石一首
48、宋·杨无咎一首
49、宋·欧阳修一首
50、宋·沈端节一首
51、宋·王千秋一首
52、宋·王沂孙一首
53、宋·石孝友四首
54、宋·秦观一首
55、宋·程垓三首
56、宋·胡铨两首
57、宋·苏轼五首
58、宋·范成大四首
59、宋·蔡伸四首
60、宋·薛梦桂一首
61、宋·谢逸一首
62、宋·赵长卿三首
63、宋·陆游一首
64、宋·韩元吉五首
65、宋·韩淲一首
66、宋·高观国一首
67、宋·黄庭坚其一至三共三首
68、宋·黄机一首
69、元·王吉昌两首
70、元·王寂一首
71、元·梁寅一首
72、清·陈维嵩一首
73、近现代·茅于美一首

另体一:
记谱:【仄仄平平平平仄。】
学名:七言四三拼格

1、宋·晏几道其一、四共两首

另体二:
记谱:【仄平平仄平仄仄。】
学名:七言四三拚格

1、宋·黄庭坚其四共一首

第三意群标准体:
记谱:【仄仄平平;仄仄平平缀。】
学名:一字缀四言排比句型

1、唐·李煜一首
2、宋·侯置三首
3、宋·冯时行一首
4、宋·刘学箕一首
5、宋·叶秀发一首
6、宋·哑女一首
7、宋·姚述尧2一首
8、宋·张元干四首
9、宋·张抡七首
10、宋·毛并一首
11、宋·汪藻一首
12、宋·沈瀛四首
13、宋·王仲甫一首
14、宋·王质三首
15、宋·管鉴四首
16、宋·赵佶一首
17、宋·赵善括三首
18、宋·赵必??一首
19、宋·郭应祥一首
20、宋·魏了翁三首
21、宋·京镗一首
22、宋·仇远一首
23、宋·刘光祖一首
24、宋·史达祖两首
25、宋·吕渭老两首
26、宋·吴文英两首
27、宋·周密三首
28、宋·周必大两首
29、宋·周紫芝四首
30、宋·周邦彦一首
31、宋·岳珂一首
32、宋·张先三首
34、宋·张孝祥一首
35、宋·张矩一首
36、宋·张炎两首
37、宋·戴复古一首
38、宋·无名氏四首
39、宋·晁端礼两首
40、宋·晁补之一首
41、宋·晏几道四首
42、宋·曾觌一首
43、宋·朱敦儒一首
44、宋·李弥逊一首
45、宋·李彭老一首
46、宋·李石一首
47、宋·杨无咎一首
48、宋·欧阳修一首
49、宋·沈端节一首
50、宋·王千秋一首
51、宋·王沂孙一首
52、宋·石孝友四首
53、宋·秦观一首
54、宋·程垓三首
55、宋·胡铨两首
56、宋·苏轼五首
57、宋·范成大其二至四共三首
58、宋·蔡伸四首
59、宋·薛梦桂一首
60、宋·谢逸一首
61、宋·赵长卿三首
62、宋·陆游一首
63、宋·韩元吉五首
64、宋·韩淲一首
65、宋·高观国一首
66、宋·黄庭坚其三、四共两首
67、宋·黄机一首
68、元·王吉昌两首
69、元·王寂一首
70、元·梁寅一首
71、清·陈维嵩一首
72、近现代·茅于美一首

另体一:
记谱:【仄仄平平,平平仄平仄。】
学名:四言双平尾律句+五言单平尾准律句

1、宋·吴则礼一首

另体二:
记谱:【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学名:四言双平尾律句+六言双仄尾律句

1、宋·李吕一首

另体三:
记谱:【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学名:两五言律句

1、宋·范成大其一共一首

另体四:
记谱:【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
学名:四言双平尾律句+五言全仄

1、宋·黄庭坚其一、二共两首

第四意群标准体:
记谱:【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学名:双单仄尾七言对偶句型

1、唐·李煜一首
2、宋·张先其一共一首
3、宋·晁端礼其二共一首
4、宋·晏几道其二共一首
5、宋·苏轼其一共一首

另体一:
记谱:【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学名:单仄尾七言排比句型

1、宋·侯置其三首
2、宋·冯时行一首
3、宋·刘学箕一首
4、宋·叶秀发一首
5、宋·吴则礼一首
6、宋·哑女一首
7、宋·姚述尧2一首
8、宋·张元干四首
9、宋·张抡七首
10、宋·李吕一首
11、宋·毛并一首
12、宋·汪藻一首
13、宋·沈瀛其一、二、四共三首
14、宋·王仲甫一首
15、宋·王质三首
16、宋·管鉴四首
17、宋·赵佶一首
18、宋·赵善括三首
19、宋·赵必??一首
20、宋·郭应祥一首
21、宋·魏了翁三首
22、宋·京镗一首
23、宋·仇远一首
24、宋·刘光祖一首
25、宋·史达祖两首
26、宋·吕渭老两首
27、宋·吴文英两首
28、宋·周密三首
29、宋·周必大两首
30、宋·周紫芝四首
31、宋·周邦彦一首
32、宋·岳珂一首
33、宋·张先其二、三共两首
34、宋·张孝祥一首
35、宋·张矩一首
36、宋·张炎两首
37、宋·戴复古一首
38、宋·无名氏四首
39、宋·晁端礼其一共一首
40、宋·晁补之一首
41、宋·晏几道其一、四共两首
42、宋·曾觌一首
43、宋·朱敦儒一首
44、宋·李弥逊一首
45、宋·李彭老一首
46、宋·李石一首
47、宋·杨无咎一首
48、宋·欧阳修一首
49、宋·沈端节一首
50、宋·王千秋一首
51、宋·王沂孙一首
52、宋·石孝友四首
53、宋·秦观一首
54、宋·程垓三首,其三前韵不用
55、宋·胡铨两首
56、宋·苏轼其二至五共四首
57、宋·范成大四首
58、宋·蔡伸四首
59、宋·薛梦桂一首
60、宋·谢逸一首
61、宋·赵长卿三首
62、宋·陆游一首
63、宋·韩元吉五首
64、宋·韩淲一首
65、宋·高观国一首
66、宋·黄庭坚四首
67、宋·黄机一首
68、元·王吉昌两首
69、元·王寂一首
70、元·梁寅一首
71、清·陈维嵩一首

另体二:
记谱:【平仄平仄平仄仄。;平仄平仄平仄仄。】
学名:七言拚格排比句型

1、宋·沈瀛其三

另体三:
记谱:【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学名:七言四三拚格+七言单仄尾律格

1、宋·晏几道其三共一首

另体四:
记谱:【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学名:三、四叹格+七言单仄尾律格

1、近现代·茅于美一首

第五意群标准体:
记谱:【平平仄仄平平仄。】
学名:七言单仄尾句型

1、唐·李煜一首
2、宋·侯置三首
3、宋·冯时行一首
4、宋·刘学箕一首
5、宋·叶秀发一首
6、宋·吴则礼一首
7、宋·哑女一首
8、宋·姚述尧2一首
9、宋·张元干四首
10、宋·张抡七首
11、宋·李吕一首
12、宋·毛并一首
13、宋·汪藻一首
14、宋·沈瀛其一、二、四共三首
15、宋·王仲甫一首
16、宋·王质三首
17、宋·管鉴四首
18、宋·赵佶一首
19、宋·赵善括三首
20、宋·赵必??一首
21、宋·郭应祥一首
22、宋·魏了翁三首
23、宋·京镗一首
24、宋·仇远一首
25、宋·刘光祖一首
26、宋·史达祖两首
27、宋·吕渭老两首
28、宋·吴文英两首
29、宋·周密三首
30、宋·周必大两首
31、宋·周紫芝四首
32、宋·周邦彦一首
33、宋·岳珂一首
34、宋·张先三首
35、宋·张孝祥一首
36、宋·张矩一首
37、宋·张炎两首
38、宋·戴复古一首
39、宋·无名氏四首
40、宋·晁端礼两首
41、宋·晁补之一首
42、宋·晏几道四首
43、宋·曾觌一首
44、宋·朱敦儒一首
45、宋·李弥逊一首
46、宋·李彭老一首
47、宋·李石一首
48、宋·杨无咎一首
49、宋·欧阳修一首
50、宋·沈端节一首
51、宋·王千秋一首
52、宋·王沂孙一首
53、宋·石孝友四首
54、宋·秦观一首
55、宋·程垓三首
56、宋·胡铨两首
57、宋·苏轼五首
58、宋·范成大四首
59、宋·蔡伸四首
60、宋·薛梦桂一首
61、宋·谢逸一首
62、宋·赵长卿三首
63、宋·陆游一首
64、宋·韩元吉五首
65、宋·韩淲一首
66、宋·高观国一首
67、宋·黄庭坚四首
68、宋·黄机一首
69、元·王吉昌两首
70、元·王寂一首
71、元·梁寅一首
72、清·陈维嵩一首
73、近现代·茅于美一首

另体一:
记谱:【仄仄平平平仄仄。】
学名:七言双仄尾句型

1、宋·沈瀛其三

第六意群标准体:
记谱:【仄仄平平;仄仄平平缀。】
学名:一字缀四言排比句型

1、唐·李煜一首
2、宋·侯置三首
3、宋·冯时行一首
4、宋·刘学箕一首
5、宋·吴则礼一首
6、宋·哑女一首
7、宋·姚述尧2一首
8、宋·张元干四首
9、宋·张抡七首
10、宋·李吕一首
11、宋·毛并一首
12、宋·汪藻一首
13、宋·沈瀛其一、三共两首
14、宋·王仲甫一首
15、宋·王质三首
16、宋·管鉴四首
17、宋·赵佶一首
18、宋·赵善括三首
19、宋·赵必??一首
20、宋·郭应祥一首
21、宋·魏了翁三首
22、宋·京镗一首
23、宋·仇远一首
24、宋·刘光祖一首
25、宋·史达祖两首
26、宋·吕渭老两首
27、宋·吴文英两首
28、宋·周密三首
29、宋·周必大两首
30、宋·周紫芝四首
31、宋·周邦彦一首
32、宋·岳珂一首
33、宋·张先三首
34、宋·张孝祥一首
35、宋·张矩一首
36、宋·张炎两首
37、宋·戴复古一首
38、宋·无名氏四首
39、宋·晁端礼两首
40、宋·晁补之一首
41、宋·晏几道四首
42、宋·曾觌一首
43、宋·朱敦儒一首
44、宋·李弥逊一首
45、宋·李彭老一首
46、宋·李石一首
47、宋·杨无咎一首
48、宋·欧阳修一首
49、宋·沈端节一首
50、宋·王千秋一首
51、宋·王沂孙一首
52、宋·石孝友四首
53、宋·秦观一首
54、宋·程垓三首
55、宋·胡铨两首
56、宋·苏轼五首
57、宋·范成大四首
58、宋·蔡伸四首
59、宋·薛梦桂一首
60、宋·谢逸一首
61、宋·赵长卿其二、三共两首
62、宋·陆游一首
63、宋·韩元吉五首
64、宋·韩淲一首
65、宋·高观国一首
66、宋·黄庭坚四首
67、元·王吉昌两首
68、元·王寂一首
69、元·梁寅一首
70、清·陈维嵩一首
71、近现代·茅于美一首

另体一:
记谱:【仄仄平平;平平仄平仄。】
学名:四言双平尾律句+五言单平尾准律句

1、宋·叶秀发一首
2、宋·沈瀛其四

另体二:
记谱:【平平仄仄;仄仄平平缀。】
学名:一字缀四言对仗句型

1、宋·沈瀛其二

另体三:
记谱:【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
学名:四言双平尾律句+五言三、二拚格

1、宋·赵长卿其一共一首

另体四:
记谱:【仄仄平平,平仄平仄。】
学名:四言双平尾律句+四言拚格

1、宋·黄机一首

【钦谱】将赵鼎一首也归为一斛珠,但其添减字过多而致声律大变,已经可以看作敷衍成了新词牌,因之不列入讨论。下

面列出其作品,每意群后面括号内给出其衍词法说明。

怨春风/一斛珠(宋·赵鼎)韵叶in、ing、an

宝鉴菱花莹。孤鸾慵照影。(前句添一字以平声叶,后句换双仄尾律句再减前两字)
鱼书蝶梦两浮沉,恨恨恨。(换双平尾以平声邻韵增叶,再添三叠字仄声邻韵叶。)
结尽丁香,瘦如杨柳,雨疏云冷。(后句前添三字再腰拆)

宿醉厌厌病。罗巾空泪粉。(前句取单仄尾减前两字,后句取双仄尾减前两字以邻韵叶。)
欲将远意托湘弦,闷闷闷。(换双平尾以平声远邻韵增叶,再添三叠字仄声邻韵叶。)
香絮悠悠,画帘悄悄,日长春困。(后句前添三字再腰拆)

   《一斛珠词体归宗》

    这是词体归宗之五。

    归宗的目的是为了确定正体。按两个原则确定正体,一,合律合声;二,从众。

    归宗的另一个目的,就是从前人的作品中,寻找正体与“又一体”之间的内在。这里确定是否是“又一体”的原

则,只考虑它与其它体的声律、断句区别,是不考虑韵的变更的。对于每个各别的“又一体”,标明它与正体或其他体的

内在,以指导实际的写作。

    宋词的句子有许多基本的类型,笔者称其为格,总计有律、叹、领、叠、拼、缀、骈共七个,它们是构成宋词的“砖

块”,认识这些“砖块”,是归宗的另一个欲达成的目标。

    之所以产生“又一体”,显然可以看作是前人在创作中为了突破词谱藩篱而依据某种规则作出的,它主要是为了表达

文意以及声律和谐以便拟声拟态和提高文学品位以及寻求更佳的声律效果。从中,我们可以学习具体的作词技法的使用。

这些技法笔者称之为衍词法。截止本文止,笔者总结的衍词法共有换型、换格、添字、减字、腰拆、合句、摊破、营韵这

八种基本类型以及它们的各种组合。总之,衍词法是为内容服务的,不可为了炫技而无节制地使用。

    为了节省篇幅,除作者觉得有必要的以外,文中不列举具体词作。

    由于本词牌使用【歌谱】形式较多,所以除列【律谱】外,还列【歌谱】。但句子类型仍按【律格】评判。

    本归宗按照意群来逐个进行断句分类,并尽量给出能代表其句型的名称,且称其为学名。

    本归宗依据资料来自《中华诗词楹联网·格律检验·词牌》栏目,近现代与当代的作品不具备代表性,仅供参考。
 
    由于各变体的统计相当枯燥乏味,因此,将其放在文章最后,可略去不看,只看分析。

【正体律谱】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缀。;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缀。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缀。

【正体歌谱】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缀。;
仄平平仄平平仄。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缀。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平平仄。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缀。

【注】
1、分号(;)两边对称字数的(部分)句子按优先顺序,可选用对仗、排比、对偶句型
2、句号(。)指其前的字是韵脚
3、逗号(,)表其前是陈述句型
4、“缀”字表示缀格
5、顿号(、)表示叹格
6、宽限处可根据一三五不论来确定,并且不避孤平。
7、歌谱和律谱其形式上的区别在于,律谱的双字组是同声的,歌谱的双字组是异声的。歌谱比律谱多一个到两个声律起

伏。

【归宗分析】

第一意群各体综合:
    第一意群共有八种样式。采用人数最多的是标准体,几乎占作品中绝大多数。但大多数都没有使用“缀”的功能。这

可以看李煜的句子“些儿个”,是明显的文字虚化,以突出“晚妆初过,沈檀轻注”的对偶手法。当然,这样的造句难度

不是一般的大,可以看看前人的作品,能够体现这一点的作品是凤毛麟角。但是,这恰恰是本词牌的特色。若不如此造句

,本词牌的特色也就不存在了。

    另体一,它将三字缀四言排比句型调整成三字缀四言对仗句型,可参见沈瀛的句子“致知格物,初学工夫参圣域。”

这是由“参圣域”托起四言对仗“致知格物,初学工夫”。这样的句型难度非常大,致使使用者仅他一人。

    另体二,它将歌谱的声律,按三、四分断改变了句读,并未改变声律。

    另体三与另体二类似,只是改变句读的不是歌谱而是律谱。

    比较另体二和另体三,虽然后者选用的人较多,但从正体声律看,前者由于叹句用平声结束,声律显得更均衡。这两

个体都属于叹格,如果不用叹语,则通常也不这样构造句读。构造叹格,是为了更好地模拟语气语态。

    另体四的前句用了四个仄声,这是由于周密用了四个一样的字,在无标点的时代,它相当于现在的“忆!忆!忆!忆

!”,这是三叠句法的具体应用,因此,前面的三个字都是不计平仄的。这是一目了然的。可以说,在构造叠句的时候,

被叠的字都是不计平仄的。比如,周密要是将这句写成“堪忆堪忆”,则前两字是不计平仄的。

    另体五在后句做了添字腰拆处理并增韵,这样,就使得这个意群的两句变成了声律相同的三个四字句,从而构成了复

合骈格。“瑞炉慢炷,轻烟初著。”就是对偶句型。一般而言,为了构成骈格,往往都是可以不惜变动原声律的。

    另体六的后句是一个四、三结构的拚格,即【平平仄仄-平仄仄】,从整体的平仄平仄音节起伏来看,它与谱律是一

致的,因此,虽然它不是律句,却也不会显著影响声律的起伏。不过,这样使用声律可一不可二,因为它终究不是律格,

属于一种声律的宽容技法。

    另体七是将前句做了促声处理,就是将其替换为拚格【平仄-平仄】,以求取得改善“前句与后句相比显得过短”的

状况。

第二、五意群各体综合:

    第二意群和第五意群都是七言单仄尾律格,它还有三个变体(各一篇作品),都是作变通去处理的。

    本句与上一意群的后句在字数和声律上是相同的,因此,可以将它看成上个意群的呼应和下个意群的导引。一般地,

当一个片里有三个意群(例如临江仙)时,中间的意群都要优先考虑将其作为呼应前意和导引后意的承担者。

    第二意群的另体一是一个四、三拚格,由于不宜随意改变主旋律,也就是韵句的后三字通常不要轻易改变声律,为了

句子的通顺等原因,可以调整前面子句的声律,只要这个子句符合律句声律要求即可。这就是拚格之所以产生的原因。同

样地,拚格是不宜很多的,通常而言,一片有两个拚格,一篇有三个拚格,就算是多了。

    第二意群的另体二与第一意群的另体六的后句是同样的,不再赘述。

    第五意群的另体一是简单地做了双仄尾同字数律句替换。

第三、六意群各体综合:

    第三意群和第六意群谱句型是一样的,它共有六种变体。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谱的声律样式,但以往作品的大多数句

型并没有按一字缀四言骈格来构建,只是把它当做普通的四言、五言律句来使用。

    缀字格的要诀在于缀字忌用名词。缀字最好是虚字,其次是形容词、副词、动词。作为创立词牌的李煜的作品,“一

曲清歌,暂引樱桃破”中,“一曲清歌,暂引樱桃”具有半对偶的性质,缀字“破”是动词,把意群的重心引向了缀字,

从而令人产生深刻的印象。“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也与此类似。这个句型的构造在无缀格意识的情况下,要想作得有

特色,肯定是有些不容易的。

    第三意群和第六意群的另体一:它们的五字句都是用【平平仄-平仄】的拚格替换了谱格。拚格多用于促声,前面已

经提到,就不再多说。

    第三意群的另体二:这种处理,相当于在末句后再添一仄声字,使得五字句变成了六字句的【仄仄平平仄仄】。一般

而言,添字都是在原句子的前面向前或后面向后按律句声律规则延展。

    第三意群的另体三:这次添字添到前面去了,成了两个五言句。

    第三意群的另体四和第六意群的另体三:它们都是将后句的后四个字全部填了仄声字,这应该是其内容不可变通所致

,也是不能“因律伤意”的具体事例。但是,这样的处理是极其罕见的。即使用了四个仄声,但其仍然可以感觉到音节的

存在,也就是说,前人已经意识到了,不能机械地恪守平仄的常用划分,这就是相对平仄的概念。黄庭坚的“自我解落魄

”,其声律是【去上上入入】,“一碗淡莫托”的声律是“入上去入入”,赵长卿的“他也泪速速”,声律是【平上去入

入】,把它们的入声看成相对的平声,也是符合律句规则的。只是这样的平仄进一步划分尚未能得到现代诗词界的认可。

    第六意群的另体二:它是将前句作了双仄尾替换,这样作的好处,是可以构成一字缀四言对仗句型,它比一字缀四言

排比句型的难度更大一些,但文采更佳。可惜的是,沈瀛的句子“若能持敬,真个是神力”并未按对仗构造,“力”字也

不能成其为缀字。沈瀛作的这个替换,仅仅只是为了通顺句子而已。

    第六意群的另体四:它相当于将后句的倒数第二字或倒数第三字减掉,从而压缩了句子长度,声律变成了【平仄平仄

】,这是典型的促声。从黄机的句子“留取多情,归好时节。”来看,他减字很可能不是为了促声,仅仅是为了构成类对

偶句而已。

第四意群各体综合:

    第四意群有五种体式。值得注意的是,首创者的声律构造并未被其追随者所仿效,而是将这两句按复另行声构造了,

这可以看作是将第二句复制到了第一句。然而,笔者却不认同大多数人的选择,因为如此一来,就有太多的相同声律的句

子,占了总数的一半(5句),因此,笔者仍将李煜的体式判定为正体。

    第四意群的另体一:如前所述,它可看作是将第二句复制到了第一句,其替换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复声。然而,复声

其实最适合排比结构,然而大多数并没有按排比或对偶来组织文字,使得大多数作品均流于平庸。

    第四意群的另体二:沈瀛这个句子的声律其实是三个律句的拼合,即【平仄-平仄-平仄仄】,这是由于两次叠句造成

的,为了平衡复声,下句也沿用了这个声律,可参看其句子:“毋意毋我毋固必。视听言动非礼勿。”这是文字超越韵律

的一个好例子,因为沈瀛知道这个句型的复声意义,也就在突破藩篱的同时,保留了复声的特点不变。

    第四意群的另体三:它本质上就是另体一,但在前句的声律处理上,采取了第一意群另体六后句的处理办法,所以就

不再赘述。

    第四意群的另体四:它实际是将正体的【仄仄平平平仄仄】单字组(第五字)调整到最前面,就成了叹格【平仄仄、

平平仄仄】。值得注意的是,茅于美是近现代人,与此改变句型的同时,她将后面紧跟的两句按骈格构造:“晚风疏雨花

期恶,高寒独倚罗衣薄。”使得本词牌的声律更加丰富。可以说,前述的所有变体中,这个变体是最值得称道,也是对本

词牌优缺点研究得最透彻而最有针对性的。


【体例分析】

本谱分为六个意群,正谱的每一行,都属于同一个意群

第一意群标准体:
记谱:【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缀。】
学名:三字托四言排比句型

1、唐·李煜一首
2、宋·侯置三首
3、宋·冯时行一首
4、宋·刘学箕一首
5、宋·叶秀发一首
6、宋·吴则礼一首
7、宋·哑女一首
8、宋·姚述尧2一首 ;10
9、宋·张元干四首
10、宋·张抡七首
11、宋·李吕一首
12、宋·毛并一首
13、宋·汪藻一首
14、宋·沈瀛其一、三、四共三首
15、宋·王仲甫一首
16、宋·王质三首
17、宋·管鉴四首
18、宋·赵佶一首
19、宋·赵善括三首
20、宋·郭应祥一首 ;40
21、宋·魏了翁三首
22、宋·京镗一首
23、宋·仇远一首
24、宋·刘光祖一首
25、宋·史达祖其一共一首
26、宋·吕渭老两首
27、宋·吴文英两首
28、宋·周密其一、二共两首
29、宋·周必大两首
30、宋·周紫芝四首
31、宋·岳珂一首
32、宋·张先三首
33、宋·张孝祥一首
34、宋·张矩一首
35、宋·张炎两首
36、宋·戴复古一首
37、宋·无名氏其一至三共三首
38、宋·晁端礼两首
39、宋·晁补之一首
40、宋·晏几道四首
41、宋·朱敦儒一首
42、宋·李弥逊一首
43、宋·李彭老一首
44、宋·李石一首
45、宋·欧阳修一首
46、宋·沈端节一首
47、宋·王千秋一首
48、宋·王沂孙一首
49、宋·石孝友四首
50、宋·秦观一首
51、宋·程垓三首
52、宋·胡铨两首
53、宋·苏轼五首
54、宋·范成大四首
55、宋·蔡伸四首
56、宋·薛梦桂一首
57、宋·谢逸一首
58、宋·赵长卿三首
59、宋·陆游一首
60、宋·韩元吉五首
61、宋·韩淲一首
62、宋·黄庭坚其一、三、四共三首
63、元·王吉昌其一共一首
64、元·王寂一首
65、元·梁寅一首
66、清·陈维嵩一首
67、近现代·茅于美一首

另体一:
记谱:【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缀。】
学名:三字缀四言对仗句型

1、宋·沈瀛其二共一首

另体二:
记谱:【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学名:四言双仄尾排比内插三字平尾叹语句型

1、宋·赵必??一首

另体三:
记谱:【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学名:四言双仄尾排比内插三字仄尾叹语句型

1、宋·史达祖其二共一首
2、宋·周邦彦一首
3、宋·无名氏其四共一首
4、宋·曾觌一首
5、宋·高观国一首
6、元·王吉昌其二共一首

另体四:
记谱:【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学名:四连仄跟七言单仄尾律句

1、宋·周密其三共一首

另体五:
记谱:【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学名:四言复合排比句型

1、宋·杨无咎一首

另体六:
记谱:【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
学名:四言双仄尾律句+四、三拚格

1、宋·黄庭坚其二共一首

另体七:
记谱:【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学名:四言拚格+七言单仄尾律句

1、宋·黄机一首

第二意群标准体:
记谱:【平平仄仄平平仄。】
学名:七言单仄尾句型

1、唐·李煜一首
2、宋·侯置三首
3、宋·冯时行一首
4、宋·刘学箕一首
5、宋·叶秀发一首
6、宋·吴则礼一首
7、宋·哑女一首
8、宋·姚述尧2一首
9、宋·张元干四首
10、宋·张抡七首
11、宋·李吕一首
12、宋·毛并一首
13、宋·汪藻一首
14、宋·沈瀛四首
15、宋·王仲甫一首
16、宋·王质三首
17、宋·管鉴四首
18、宋·赵佶一首
19、宋·赵善括三首
20、宋·赵必??一首
21、宋·郭应祥一首
22、宋·魏了翁三首
23、宋·京镗一首
24、宋·仇远一首
25、宋·刘光祖一首
26、宋·史达祖两首
27、宋·吕渭老两首
28、宋·吴文英两首
29、宋·周密三首
30、宋·周必大两首
31、宋·周紫芝四首
32、宋·周邦彦一首
33、宋·岳珂一首
34、宋·张先三首
35、宋·张孝祥一首
36、宋·张矩一首
37、宋·张炎两首
38、宋·戴复古一首
39、宋·无名氏四首
40、宋·晁端礼两首
41、宋·晁补之一首
42、宋·晏几道其二、三共两首
43、宋·曾觌一首
44、宋·朱敦儒一首
45、宋·李弥逊一首
46、宋·李彭老一首
47、宋·李石一首
48、宋·杨无咎一首
49、宋·欧阳修一首
50、宋·沈端节一首
51、宋·王千秋一首
52、宋·王沂孙一首
53、宋·石孝友四首
54、宋·秦观一首
55、宋·程垓三首
56、宋·胡铨两首
57、宋·苏轼五首
58、宋·范成大四首
59、宋·蔡伸四首
60、宋·薛梦桂一首
61、宋·谢逸一首
62、宋·赵长卿三首
63、宋·陆游一首
64、宋·韩元吉五首
65、宋·韩淲一首
66、宋·高观国一首
67、宋·黄庭坚其一至三共三首
68、宋·黄机一首
69、元·王吉昌两首
70、元·王寂一首
71、元·梁寅一首
72、清·陈维嵩一首
73、近现代·茅于美一首

另体一:
记谱:【仄仄平平平平仄。】
学名:七言四三拼格

1、宋·晏几道其一、四共两首

另体二:
记谱:【仄平平仄平仄仄。】
学名:七言四三拚格

1、宋·黄庭坚其四共一首

第三意群标准体:
记谱:【仄仄平平;仄仄平平缀。】
学名:一字缀四言排比句型

1、唐·李煜一首
2、宋·侯置三首
3、宋·冯时行一首
4、宋·刘学箕一首
5、宋·叶秀发一首
6、宋·哑女一首
7、宋·姚述尧2一首
8、宋·张元干四首
9、宋·张抡七首
10、宋·毛并一首
11、宋·汪藻一首
12、宋·沈瀛四首
13、宋·王仲甫一首
14、宋·王质三首
15、宋·管鉴四首
16、宋·赵佶一首
17、宋·赵善括三首
18、宋·赵必??一首
19、宋·郭应祥一首
20、宋·魏了翁三首
21、宋·京镗一首
22、宋·仇远一首
23、宋·刘光祖一首
24、宋·史达祖两首
25、宋·吕渭老两首
26、宋·吴文英两首
27、宋·周密三首
28、宋·周必大两首
29、宋·周紫芝四首
30、宋·周邦彦一首
31、宋·岳珂一首
32、宋·张先三首
34、宋·张孝祥一首
35、宋·张矩一首
36、宋·张炎两首
37、宋·戴复古一首
38、宋·无名氏四首
39、宋·晁端礼两首
40、宋·晁补之一首
41、宋·晏几道四首
42、宋·曾觌一首
43、宋·朱敦儒一首
44、宋·李弥逊一首
45、宋·李彭老一首
46、宋·李石一首
47、宋·杨无咎一首
48、宋·欧阳修一首
49、宋·沈端节一首
50、宋·王千秋一首
51、宋·王沂孙一首
52、宋·石孝友四首
53、宋·秦观一首
54、宋·程垓三首
55、宋·胡铨两首
56、宋·苏轼五首
57、宋·范成大其二至四共三首
58、宋·蔡伸四首
59、宋·薛梦桂一首
60、宋·谢逸一首
61、宋·赵长卿三首
62、宋·陆游一首
63、宋·韩元吉五首
64、宋·韩淲一首
65、宋·高观国一首
66、宋·黄庭坚其三、四共两首
67、宋·黄机一首
68、元·王吉昌两首
69、元·王寂一首
70、元·梁寅一首
71、清·陈维嵩一首
72、近现代·茅于美一首

另体一:
记谱:【仄仄平平,平平仄平仄。】
学名:四言双平尾律句+五言单平尾准律句

1、宋·吴则礼一首

另体二:
记谱:【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学名:四言双平尾律句+六言双仄尾律句

1、宋·李吕一首

另体三:
记谱:【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学名:两五言律句

1、宋·范成大其一共一首

另体四:
记谱:【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
学名:四言双平尾律句+五言全仄

1、宋·黄庭坚其一、二共两首

第四意群标准体:
记谱:【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学名:双单仄尾七言对偶句型

1、唐·李煜一首
2、宋·张先其一共一首
3、宋·晁端礼其二共一首
4、宋·晏几道其二共一首
5、宋·苏轼其一共一首

另体一:
记谱:【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学名:单仄尾七言排比句型

1、宋·侯置其三首
2、宋·冯时行一首
3、宋·刘学箕一首
4、宋·叶秀发一首
5、宋·吴则礼一首
6、宋·哑女一首
7、宋·姚述尧2一首
8、宋·张元干四首
9、宋·张抡七首
10、宋·李吕一首
11、宋·毛并一首
12、宋·汪藻一首
13、宋·沈瀛其一、二、四共三首
14、宋·王仲甫一首
15、宋·王质三首
16、宋·管鉴四首
17、宋·赵佶一首
18、宋·赵善括三首
19、宋·赵必??一首
20、宋·郭应祥一首
21、宋·魏了翁三首
22、宋·京镗一首
23、宋·仇远一首
24、宋·刘光祖一首
25、宋·史达祖两首
26、宋·吕渭老两首
27、宋·吴文英两首
28、宋·周密三首
29、宋·周必大两首
30、宋·周紫芝四首
31、宋·周邦彦一首
32、宋·岳珂一首
33、宋·张先其二、三共两首
34、宋·张孝祥一首
35、宋·张矩一首
36、宋·张炎两首
37、宋·戴复古一首
38、宋·无名氏四首
39、宋·晁端礼其一共一首
40、宋·晁补之一首
41、宋·晏几道其一、四共两首
42、宋·曾觌一首
43、宋·朱敦儒一首
44、宋·李弥逊一首
45、宋·李彭老一首
46、宋·李石一首
47、宋·杨无咎一首
48、宋·欧阳修一首
49、宋·沈端节一首
50、宋·王千秋一首
51、宋·王沂孙一首
52、宋·石孝友四首
53、宋·秦观一首
54、宋·程垓三首,其三前韵不用
55、宋·胡铨两首
56、宋·苏轼其二至五共四首
57、宋·范成大四首
58、宋·蔡伸四首
59、宋·薛梦桂一首
60、宋·谢逸一首
61、宋·赵长卿三首
62、宋·陆游一首
63、宋·韩元吉五首
64、宋·韩淲一首
65、宋·高观国一首
66、宋·黄庭坚四首
67、宋·黄机一首
68、元·王吉昌两首
69、元·王寂一首
70、元·梁寅一首
71、清·陈维嵩一首

另体二:
记谱:【平仄平仄平仄仄。;平仄平仄平仄仄。】
学名:七言拚格排比句型

1、宋·沈瀛其三

另体三:
记谱:【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学名:七言四三拚格+七言单仄尾律格

1、宋·晏几道其三共一首

另体四:
记谱:【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学名:三、四叹格+七言单仄尾律格

1、近现代·茅于美一首

第五意群标准体:
记谱:【平平仄仄平平仄。】
学名:七言单仄尾句型

1、唐·李煜一首
2、宋·侯置三首
3、宋·冯时行一首
4、宋·刘学箕一首
5、宋·叶秀发一首
6、宋·吴则礼一首
7、宋·哑女一首
8、宋·姚述尧2一首
9、宋·张元干四首
10、宋·张抡七首
11、宋·李吕一首
12、宋·毛并一首
13、宋·汪藻一首
14、宋·沈瀛其一、二、四共三首
15、宋·王仲甫一首
16、宋·王质三首
17、宋·管鉴四首
18、宋·赵佶一首
19、宋·赵善括三首
20、宋·赵必??一首
21、宋·郭应祥一首
22、宋·魏了翁三首
23、宋·京镗一首
24、宋·仇远一首
25、宋·刘光祖一首
26、宋·史达祖两首
27、宋·吕渭老两首
28、宋·吴文英两首
29、宋·周密三首
30、宋·周必大两首
31、宋·周紫芝四首
32、宋·周邦彦一首
33、宋·岳珂一首
34、宋·张先三首
35、宋·张孝祥一首
36、宋·张矩一首
37、宋·张炎两首
38、宋·戴复古一首
39、宋·无名氏四首
40、宋·晁端礼两首
41、宋·晁补之一首
42、宋·晏几道四首
43、宋·曾觌一首
44、宋·朱敦儒一首
45、宋·李弥逊一首
46、宋·李彭老一首
47、宋·李石一首
48、宋·杨无咎一首
49、宋·欧阳修一首
50、宋·沈端节一首
51、宋·王千秋一首
52、宋·王沂孙一首
53、宋·石孝友四首
54、宋·秦观一首
55、宋·程垓三首
56、宋·胡铨两首
57、宋·苏轼五首
58、宋·范成大四首
59、宋·蔡伸四首
60、宋·薛梦桂一首
61、宋·谢逸一首
62、宋·赵长卿三首
63、宋·陆游一首
64、宋·韩元吉五首
65、宋·韩淲一首
66、宋·高观国一首
67、宋·黄庭坚四首
68、宋·黄机一首
69、元·王吉昌两首
70、元·王寂一首
71、元·梁寅一首
72、清·陈维嵩一首
73、近现代·茅于美一首

另体一:
记谱:【仄仄平平平仄仄。】
学名:七言双仄尾句型

1、宋·沈瀛其三

第六意群标准体:
记谱:【仄仄平平;仄仄平平缀。】
学名:一字缀四言排比句型

1、唐·李煜一首
2、宋·侯置三首
3、宋·冯时行一首
4、宋·刘学箕一首
5、宋·吴则礼一首
6、宋·哑女一首
7、宋·姚述尧2一首
8、宋·张元干四首
9、宋·张抡七首
10、宋·李吕一首
11、宋·毛并一首
12、宋·汪藻一首
13、宋·沈瀛其一、三共两首
14、宋·王仲甫一首
15、宋·王质三首
16、宋·管鉴四首
17、宋·赵佶一首
18、宋·赵善括三首
19、宋·赵必??一首
20、宋·郭应祥一首
21、宋·魏了翁三首
22、宋·京镗一首
23、宋·仇远一首
24、宋·刘光祖一首
25、宋·史达祖两首
26、宋·吕渭老两首
27、宋·吴文英两首
28、宋·周密三首
29、宋·周必大两首
30、宋·周紫芝四首
31、宋·周邦彦一首
32、宋·岳珂一首
33、宋·张先三首
34、宋·张孝祥一首
35、宋·张矩一首
36、宋·张炎两首
37、宋·戴复古一首
38、宋·无名氏四首
39、宋·晁端礼两首
40、宋·晁补之一首
41、宋·晏几道四首
42、宋·曾觌一首
43、宋·朱敦儒一首
44、宋·李弥逊一首
45、宋·李彭老一首
46、宋·李石一首
47、宋·杨无咎一首
48、宋·欧阳修一首
49、宋·沈端节一首
50、宋·王千秋一首
51、宋·王沂孙一首
52、宋·石孝友四首
53、宋·秦观一首
54、宋·程垓三首
55、宋·胡铨两首
56、宋·苏轼五首
57、宋·范成大四首
58、宋·蔡伸四首
59、宋·薛梦桂一首
60、宋·谢逸一首
61、宋·赵长卿其二、三共两首
62、宋·陆游一首
63、宋·韩元吉五首
64、宋·韩淲一首
65、宋·高观国一首
66、宋·黄庭坚四首
67、元·王吉昌两首
68、元·王寂一首
69、元·梁寅一首
70、清·陈维嵩一首
71、近现代·茅于美一首

另体一:
记谱:【仄仄平平;平平仄平仄。】
学名:四言双平尾律句+五言单平尾准律句

1、宋·叶秀发一首
2、宋·沈瀛其四

另体二:
记谱:【平平仄仄;仄仄平平缀。】
学名:一字缀四言对仗句型

1、宋·沈瀛其二

另体三:
记谱:【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
学名:四言双平尾律句+五言三、二拚格

1、宋·赵长卿其一共一首

另体四:
记谱:【仄仄平平,平仄平仄。】
学名:四言双平尾律句+四言拚格

1、宋·黄机一首

-------------------------------------------------------------------------------------------------------------
【钦谱】将赵鼎一首也归为一斛珠,但其添减字过多而致声律大变,已经可以看作敷衍成了新词牌,因之不列入讨论。下

面列出其作品,每意群后面括号内给出其衍词法说明。

怨春风/一斛珠(宋·赵鼎)韵叶in、ing、an

宝鉴菱花莹。孤鸾慵照影。
(前句添一字以平声叶,后句换双仄尾律句再减前两字)

鱼书蝶梦两浮沉,恨恨恨。
(换双平尾以平声邻韵增叶,再添三叠字仄声邻韵叶。)

结尽丁香,瘦如杨柳,雨疏云冷。
(后句前添三字再腰拆)


宿醉厌厌病。罗巾空泪粉。
(前句取单仄尾减前两字,后句取双仄尾减前两字以邻韵叶。)

欲将远意托湘弦,闷闷闷。
(换双平尾以平声远邻韵增叶,再添三叠字仄声邻韵叶。)

香絮悠悠,画帘悄悄,日长春困。
(后句前添三字再腰拆)


推到展厅 礼物 打赏 赞(1) 查看   收藏(0)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涉政敏感内容 《用户条例》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请输入飘红理由

1、飘红的版主达到两位,标题会变红;
2、加精的版主达到三位,才能显示“精”字图标。
3、飘红鼓舞士气,加精保证水平。请各位版主把好质量关。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贴子
将贴子移到
说明:因缓存的关系,贴子移动后,列表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请等待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