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诗 > 详情
田园将芜   0岁
  • 注册日期:2014-08-21
  • 最近登录:2024-04-14
  • 粉丝人数:680
»个人空间    »留言板

最新帖子

【原创】学术规范与文献意识

田园将芜 发布于2018-03-01 16:49   点击:2365   评论:0  
评论

学术规范与文献意识

 


 

    《宁夏文史》编辑部来电话,征求对《宁夏历代艺文集》和《宁夏历代诗词集》的评论或意见、建议。放下电话,我便立即想到了高嵩老师生前与我的一次交谈。

  有一次,高老师与我聊起了学术规范”和“文献意识”的话题。他说:“学问”和“学术”的最朴素认识,就是“学术规范”。“学术规范”又和“文献意识”紧紧在一起。“文献意识”的主要内容应该是“文献方法论”  ,它包括“年代意识、版本意识、溯源意识、真伪意识、典藏意识”等等。当前情况下,培养和突出文献意识,使我们在读书治学中能熟练掌握并运用文献学的基本方法,是“学术规范”的题中应有之义。

    用高嵩老师的这段话来衡量《宁夏历代艺文集》和《宁夏历代诗词集》,觉得十分有意思。

    一方面,可以说,《宁夏历代艺文集》和《宁夏历代诗词集》这两部作品,就是运用文献学方法论、追求“学问”和“学术”朴素精神、恪守“学术规范”的一个较成功的例子;另一方面,这两部书的不足,也恰恰体现在“文献意识”不充分上。

   《宁夏历代诗词集》是迄今为止宁夏第一部收集最全且有详细注释的宁夏历代诗词汇集。它的问世,有填补空白的意义。该书共分五卷,收历代诗词1500多首。以时代先后为序,上至先秦,下至清代,每首诗词都有说明”“作者简介”和“注释”三个部分。比以往已出版的同类著作具有更的参考和研究价值。

   通观两书,其最大的亮点:

   一是, 两书的编著者占有资料比较充分。从两书的前言和后记中得知,早在若干年以前,他们就开始了此项工作。有人早在数十年前就有了这方面的研究储备,为编著此书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二是,编著者并不仅仅满足填补“空白”,而是吸取当代宁夏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力求在有些问题上有所开掘和创新。比如,关于“唐代灵州、回乐县”在哪里的历史谜案,这两部书的编著者就吸取了宁夏考古最新发现的证据,正确地指出“在今吴忠”。这个例子就是本书考据与理解、文献与理论完美结合的典型。

    三是, 编著者的文献意识,还表现在对那些细小的史实判断也不表轻信、盲从,于是弄清了许多看似细小实则最为基础的历史事实。比如对“新堡”的注释,过去的注释者大都浅尝辄止,或者不予注释,或者注为中宁(或是镇北堡)的新堡。由于本书注释者进行了认真的考辨,得出与前人意见不同的正确结论——此“新堡”是唐代新堡——《元和郡县图志》有记载。这些都是可以增补或修订包括《宁夏通史》《宁夏地名志》成说的最新成果。

    最后,编著者的文献意识还表现在对前人、他人辛勤耕耘和劳动成果的理解和尊重上,不贪功,不掠美,体现出传统 学人的道德风尚。

   当 然,由于世界就是辩证法的存在”,这两部书同样也不是完美无缺的。还是以“文献意识”为例,也有可挑剔之处:

   一是,这两部书的书名都有“宁夏”二字,显然,书中所收集的历代诗文中涉及的地名、建筑名应该都在宁夏才对。但有的注释却非常遗憾地把它们弄到“陕西”或者别的省市(恕不详细举例);二是,由于两书编著者众多,前后注释偶有不统一之处;三是,个别作者对宁夏地方历史文化不熟悉,所说未必中肯。四是,对“当详则详,当略则略”的把握有失“度”之处。

   虽然如此,《宁夏历代艺文集》和《宁夏历代诗词集》仍然是我最重视的文献之一——因为,我不但是宁夏地域文化的爱好者,而且还是其中一部书的注释者之一。

 

                                                      2018·2·27·晚

推到展厅 礼物 打赏 赞(9) 查看   收藏(1)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涉政敏感内容 《用户条例》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请输入飘红理由

1、飘红的版主达到两位,标题会变红;
2、加精的版主达到三位,才能显示“精”字图标。
3、飘红鼓舞士气,加精保证水平。请各位版主把好质量关。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贴子
将贴子移到
说明:因缓存的关系,贴子移动后,列表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请等待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