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诗 > 详情
怀哉 男  0岁
  • 注册日期:2015-12-29
  • 最近登录:2024-03-25
  • 粉丝人数:31
»个人空间    »留言板

最新帖子

【原创】杜甫《绝句四首》之三的个人“臆想”

怀哉 发布于2018-01-16 20:27   点击:2963   评论:0  
摘要:本文对杜甫《绝句四首》之三的意境赏析,进行了简单梳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个人的初浅看法,以及仍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未完待续)

关键词:意境分析,含,泊。

正文: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是杜甫《绝句四首》之三,现行小学教材中选用。对于这首诗的解释和意境赏析,似已成定论。如:

(清)杨伦:“此皆就所见掇拾成诗,亦漫兴之类。”《杜诗镜铨》

周振甫先生《诗词例话》中有这样的分析:

黄鹂在翠柳上鸣,白鸳飞上青天。从窗里看到西山上的雪,门口停着去东吴的船。

黄鹏近景,白鹭远景,千秋雪远景,万里船近景。上联黄翠白青,用了四种颜色,色彩鲜明。这样,就景物的远近和各种色彩构成画面。千秋雪显得时间永恒,万里船显得空间广阔,含义深远,那就不是画所能画出的了。

现行教材大体上属于这种以“美”为主线来解读的。

另外,李思敬先生在《画意与诗情》(《怎样鉴赏古诗词》)一文中从透视的角度谈到另一种意境,将这种“美”的意境又推进了一层,但似未成主流意见,也未见有教材采用。(李思敬先生的赏析见附录。)

从杜甫写这首诗的背景看,公元762年,成都尹严武入朝,蜀中发生动乱,杜甫一度避往夔州,翌年安史之乱平定,再过一年,严武还镇成都。杜甫得知这位故人的消息,764年春天,杜甫携家人再次回到成都,给严武做节度参谋,生活暂时安定下来。这时他的心情特别好,面对这生气勃勃的景象,情不自禁,写下了这一组即景小诗。但结合他这些年寒辛结历和漂泊不定的状况来看,这种短暂的快乐外表下,也是深含着他“沉郁顿挫”的内在心灵。“窗含西岭千秋雪”这一转句,正是心灵深处流露出的一种“凄美”。一个“含”(谐音“寒”,与雪对应,一虚一实)字透出了他对漫长的(千秋)雪的感受。杜甫是写实风格的诗人,我觉得他在这里是虚景实写,主要是为了表达一种心情。“门泊东吴万里船”这一结句中,“泊”(谐音迫,生活所迫、命运所迫)漂泊。杜甫的一生是漂泊颠沛的,他的诗,也可以说是“漂泊诗”、“客寓诗”。这一句表面上除了有景的描述,实际上浅层理解可以是,我刚从䕫州搭乘的东吴来的船,还停留在门前的江边呢。深层次的理解应该是勾起了他返还故乡的隐情。此时的杜甫已有52岁了,经历了半辈子的漂泊和痛苦,国家也好不容易安定下来了,隐隐的觉得该回家了。结合前后两句,方向所指也是从西往东。

美国学者韦勒克.沃伦指出:“意象是一个既属于心理学,又属于文学研究的题目,在心理学中,“意象”一词表示有关过去的感受上、知觉上的经验在心中的重现或回忆。”-(美)韦勒克.沃伦著,刘象愚译《文学理论》北京三联出版社1984年出版。因而在面对曾经居住多年而又被迫流落的旧居这一外界的媒介作用下,那种对过去的感受和对家乡的思念也就隐现其间。这也正好从另一个角度表现了,由杜甫首先提出的,又是他个人真实写照的“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事实上,第二年严武死后,他就携全家乘船经云安(半年),到夔州(两年),又江陵(半年),公安(数月),最后往返于岳阳、潭州、耒阳、衡州之间,最后在770年他59岁冬天,死在由潭州到岳阳的一条船上。可谓是漂泊一生!


(附)李思敬先生在《画意与诗情》(《怎样鉴赏古诗词》)一文中从透视的角度谈到的另一种意境:

    “  读了周振甫先生的分析,仍然体会不出“门口停着去东吴的船”怎样会“显得空间广阔,含义深远”,“不是画所能画出的”。关键问题是怎样解释“门泊东吴万里船”这句诗。老杜是不是在写他门口真的泊着一艘去东吴的船这样一个近景呢?恐怕不是,还应该是写远景,而且比“窗含西岭千秋雪”更远。首先。“从窗里看到西山上的雪”与“门口停着去东吴的船”这两者之间没有什么意境上的联系。如果说是时间与空间的联系,船在门口停着,在这有限的范围内怎样体现出“万里”来?如果只因为是条船,而船肯定是要行“万里”的,于是就用它来体现“空间的广阔’,那么这句诗就呆滞得没有任何情致了。诗中的画境是前后相衔接的,即使是跳动的镜头也总有内在的联系;断不会近、远、远、近这样随意跳来跳去。所以我们理解第四句要从第三句入手。第三句说的是从窗里看到西山上的雪,但杜甫没有用“临”“迎”‘邻”等字样,而用了一个“含”字。借大的一座山竟然可以“含”在窗内,这是用什么眼光观察到的?实在是一种透视的眼光。这句诗与“隐几唯青山”不同,那纯粹是从窗口向外看山。而“窗含西岭千秋雪”则主要是看窗,连同四方形的窗口一起看到两岭的雪峰,是把窗外西岭之雪和连同方形的窗口放在一个平面上来欣赏的。这“窗”,犹如油画的框,而“西岭千秋雪”则是框中的画。这就是第三句的情趣所在,画境所在。“千秋雪”无非是说山很高,高得积雪终年不化,高到雪线以上。这么高的山而可以象一幅油画一样嵌在(含在)小小的“窗”中,可见“西山”之远。不远则“含”不入。越远越小,才可以“含”入。所以说这句诗是运用绘画中的透视原理写的。至于杜甫会不会作画,懂不懂透视学则无关紧要。反正这个“含”字表明他的观察、描绘是完全合乎透视学原理的,因此杜宅中以窗为画框的那幅“西山积雪图”也是他画的,而且他只不过是画了一张画,究竟有没有“时间永恒”的意识在里边,似乎看不出来。

        现在再看第四句就很好理解了。诗人欣赏过以窗为框的西山雪景之后,再把眼光投向窗外,又发现了奇观:透过他那院门口,又看到辽远的水面上飘着东去的航船。这又是一层画境。那船因为太远了,所以觉不出它在动,只像停泊在那里一样。泊在哪里呢?就泊在杜宅院门的门框中间。这又是一个合乎透视学原理的描绘:他把辽远的“万里船”和杜家的院门口压在一个平面上来欣赏,以门口为画框, 则万里航船竟如泊在门中。 只有这样来理解这句诗,把“门”“泊”“东吴”“万里”“船”这样一些概念联系在一起,才会出现奇异的画境。为什么说比“西岭千秋雪”更远呢?因为山高、水平,大凡观山觉得近,观水觉得远。我们站在景山上看西山,不是觉得很近么?其实那些山全在几十里、上百里开外。而站在长江大桥上望江面,又觉得几乎远得水天相连,其实并没有那么辽远。这样我们就明白了:杜甫这首诗所写的景并不是“近、远、远、近”,而是“近、远、更远,极远”。而且他只不过在那里写景,就像画家随便画一张练笔的小幅水彩一样,看不出有什么“含意深远”的微言大义来。这两句诗值得称道之处全在于诗人通过绘画上透视的原理来处理景物的远近,从而显出逼真的画境。”


推到展厅 礼物 打赏 赞(0) 查看   收藏(1)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涉政敏感内容 《用户条例》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请输入飘红理由

1、飘红的版主达到两位,标题会变红;
2、加精的版主达到三位,才能显示“精”字图标。
3、飘红鼓舞士气,加精保证水平。请各位版主把好质量关。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贴子
将贴子移到
说明:因缓存的关系,贴子移动后,列表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请等待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