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诗 > 详情
天人不二 男  
  • 注册日期:2017-02-19
  • 最近登录:2024-04-24
  • 粉丝人数:51
»个人空间    »留言板

最新帖子

【转载】竹枝词的格律要求

天人不二 发布于2017-12-04 06:47   点击:15316   评论:2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作者:juanke
链接:http://www.mala.cn/thread-1937256-1-1.html
来源:麻辣社区  - 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竹枝词的格律要求
竹枝词有没有格律方面的要求?答案是肯定的。有不少人以为竹枝词完全没有格律要求,这是一种片面的认识。在上千年的竹枝词创作历史中,形成了两种竹枝词格律。一种是完全是以七绝的格律为竹枝词的格律,这就是前面已说到过的“以七绝为别体”,我们姑且称它为 “别格”。这种竹枝词体以唐代白居易的四首竹枝词为代表。竹枝词四首——白居易
其一:
竹枝苦怨怨何人,夜静山空歇又闻。
蛮儿巴女齐声唱,愁杀江楼病使君。其二:
江畔谁人唱竹枝,前声断咽后声迟。
怪来调苦缘词苦,多是通州司马诗。其三
巴东船舫上巴西,
波面风生雨脚齐。
水蓼冷花红簇簇,
江蓠湿叶碧凄凄。其四
江畔谁人唱《竹枝》?前声断咽后声迟。
怪来调苦缘词苦,
多是通州司马诗。  白居易的这四首竹枝词,除第一首是七绝中的“折腰体”外,其余三首完全合于七绝的平仄,这四首竹枝词押韵用字也都符合平水韵。七绝的格律,做传统诗词的人大都懂得,这里就不用细说了。
现在我们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竹枝词的“常格”。常格,即创作中常常用到的格律规范。竹枝词的常格,也就是任半塘先生所说的“拗体”。这里所说的“拗体”,这是指与七绝格律相出入的一种体式。这可以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竹枝词为代表。刘禹锡《竹枝词》十一首
1. 竹枝词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折腰体,第三句:第二字拗)2.竹枝词
瞿塘嘈嘈十二滩,人言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折腰体,起句:第二字拗。第三句:第六字拗而用第五字救) 3.竹枝词(折腰体)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4.竹枝词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折腰体,起句:第二字拗。第三句:第二字拗,第六字拗而用第五字救)5.竹枝词(折腰体)
巫峡苍苍烟雨时,清猿啼在最高枝。
个里愁人肠自断,由来不是此声悲。6.竹枝词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此首完全合七绝平仄)7.竹枝词
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
今朝北客思归去,回入纥那披绿罗。
(此首前三句合七绝平仄,结句“纥”字拗,用“披”字救。纥,在平水韵中属入声字【六月】,在普通话中读hé音。那,在平水韵中可平仄声两读,分属下平声【五歌】和上声【二十哿】。纥那,在普通话中读hé nà,在平水韵中读成萍乡宣风方言时大致音为“割萝”。)8.竹枝词
江上春来新雨晴,瀼西春水彀纹生。
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
(折腰体,第三句:第二字拗,第六字拗而用第五字救)9.竹枝词
两岸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银杯。
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宫外踏青来。
(折腰体,第三句:第二字拗)10.竹枝词
城西门外滟滪堆,年年波浪不能摧。
懊恼人心不如石,少时东去复西来。
(折腰体,起句:第二、三、四字均拗。第三句:第六字拗而用第五字救)11.竹枝词
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
凭寄狂夫书一纸,住在成都万里桥。
(此首第三句虽是律句句型,但若将此首当折腰体诗看时,它的结句就都拗了;若将它当七绝看时,它的第三句逢偶数的位置上的字又都拗了)刘禹锡的十一首竹枝词中,有:
两首全合七绝平仄( “杨柳青青江水平”;“楚水巴山江雨多”);
两首是七绝折腰体平仄(“山上层层桃李花”;“ 巫峡苍苍烟雨时”);
六首是出律的七绝折腰体(“白帝城头春草生”;“ 瞿塘嘈嘈十二滩”;“ 山桃红花满上头”;“ 江上春来新雨晴”;“ 两岸山花似雪开”;“ 城西门外滟滪堆”);
一首是出律七绝( “日出三竿春雾消”)。  以上分析表明,刘禹锡这十一首竹枝词的平仄大都不合七绝平仄,即所谓介于“古、拗、律”之间。刘禹锡的这十一首竹枝词开了新一代诗风的先河,唐以后的历代文人,都将他尊为竹枝词这一诗体的开山鼻祖,所以在我们的当代竹枝词创作中,不但要继承他的这种新诗风,而且他的这种以拗体平仄为竹枝词的主要平仄格式的原则,也是值得我们后人效法的。以我的理解,按任半塘先生的说法,作竹枝词似应多用拗格(一诗之中杂有律句),用七绝律做竹枝词只可偶尔为之,不必刻意去做。  同时我们应当理解,竹枝词创作中的拗体平仄,并非刘禹锡故意要标新立异,而是为了使形式服从内容表达的需要。
其一,我们都知道,竹枝词是仿民歌体诗,它的风格是平易通俗、清新自然,要保持这一风格,当然在语句上便应尽可能做到晓畅,而不能为了使诗句符合七绝平仄而妨碍到这一风格的形成,于是在很多竹枝词中,不合七绝平仄的句式便必然会存在。
其二,由于竹枝词的创作中常用到呼应与叠词叠字的表现手法,很多时候也就必不可免地会在同一首竹枝词中的不同句子的相同位置上同一字、词的重复出现,这也是造成竹枝词平仄多用拗体的一个重要因素。
其三,有一些竹枝词中直接引用民间熟语、谚语、民谣入诗,或将引用的这些熟语、谚语、民谣句子稍加改造后入诗。这些被引用的句子都是原生态的语言,它们很少有可能会符合七绝的平仄。
其四,各地创作的竹枝词大都带有浓厚的地方语言色彩,如方言入诗、用方言押韵,这也会对固有的七绝平仄产生冲击。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竹枝词创作中应遵守的格律:
1.体式律:竹枝词每首四句,每句为七字,共二十八字。
2.平仄律:可遵七绝平仄,也可用拗体(包括律绝大忌“三平尾”),其中第三句末字必须是仄声字。在不妨碍语言晓畅、清新的前提下,尽可能做到用字平仄相间,忌同声字串连使用时超过四个字:如“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之类。
3.押韵律:在同一首竹枝词中,韵字可用读音大致相近的平声韵,(即邻韵通押)忌用仄声韵(仄声字音值稍短,体现不出用平声字做韵脚时的那种悠扬韵味);允许方言入韵。  为使当代竹枝词保持通俗易懂和清新自然的诗风,竹枝词作者在创作中应当遵守以下禁忌:
1.用词不可以违反生活语言习惯使用词语倒装。如将 “天地”倒成“地天”、将“先后”倒成“后先”、将“慷慨解囊”倒成“解囊慷慨”等。
2.忌用文言词汇中的“之、乎、者、也、矣、焉、哉、欤”等一类虚词和“尔、汝、吾、子”等人称代词。
3.忌用典:除民间习用的如“牛郎织女”之类的俗典外,凡是须加注方能使读者读懂的典故一律不可用。
4.忌用僻词僻字。凡现当代生活中已不常用的字、词,一律不用。
5.忌生造词汇和凑韵。

推到展厅 礼物 打赏 赞(26) 查看   收藏(14)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涉政敏感内容 《用户条例》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请输入飘红理由

1、飘红的版主达到两位,标题会变红;
2、加精的版主达到三位,才能显示“精”字图标。
3、飘红鼓舞士气,加精保证水平。请各位版主把好质量关。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贴子
将贴子移到
说明:因缓存的关系,贴子移动后,列表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请等待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