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诗 > 详情
黄超华 男  0岁
  • 注册日期:2017-10-09
  • 最近登录:2024-04-22
  • 粉丝人数:6
»个人空间    »留言板

最新帖子

【原创】诗词应与时俱进

黄超华 发布于2017-10-21 23:23   点击:5818   评论:6  

诗词应与时俱进

 

——读俞辉的《求索集》随想

黄超华/

近来,我接到湛江诗社副社长俞辉寄来的诗集《求索集》,拜读再三,感觉内容新鲜,朗诵顺口,明白如话,不爱读诗的爱妻也爱读,她把200余页的诗集一字不漏地读完,被诗中的情趣感动得流下泪水;不懂诗的工友也向我借阅该诗集,阅后大加赞好。对此,我感慨良多。

     我青年时爱读新诗刊,但越读越觉得新诗太自由、太离谱,没有诗的形式,如残章缺句的散文,读后不知所云。后来,我再无心去读新诗了。随着我与一些爱写诗词的离休干部的认识、往来,特别是多次参与吴川市黄坡诗会活动,受到老一辈的诗词家李济时的影响,我悄悄地爱上诗词,有时也学着别人吟哦几句。然而,我总觉得诗词从内容到形式都太古了,受太多旧框框的束缚,难以发展。希望诗词能及早改革创新,吸取民歌的养份,走向大众,开拓一条诗词发展新路。

2001年2月,中华诗词学会通过了《21世纪初期中华诗词发展纲要》,提出“开创社会主义时代诗词新纪元”的口号,以及确定“适应时代,深入生活,走向大众”的方针。这使诗词作者及诗词爱好者大受鼓舞。之后,很多诗词团体和诗词报刊都在高呼诗词改革创新的口号,确令人振奋。但雷声大,雨点小,不见诗词改革创新的实际行动。

近日,当我拜读俞辉的《求索集》这本诗集后,感觉耳目一新。该诗集采用大众化的语言,反映现实生活中人民大众最关心的新人新事,全诗集没有运用一个典故,打破了“无典不成诗” 的束缚。俞老的诗也没有运用古诗韵,只是押大致顺口的韵,有些诗甚至出现转韵现象,这是对诗词作了改革创新的探索。我表示十分赞赏。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在《诗词格律》一书中指出:“我们如果也写律诗,就不必拘泥古人的诗韵,不但首句用邻韵,就是其他的韵脚用邻韵,只要朗诵起来谐和,都是可以的。”《诗词格律》20页 王力还说:“为什么当我们读古人的诗的时候,常常觉得它们的韵并不十分谐和,甚至很不谐和呢?这是因为时代不同的缘故。语音发展了,语音起了变化,我们拿现代的语音去读它们,自然不能完全适合了。”见《诗词格律》4页是啊,从《四声诗韵》起,到《诗韵全璧》、《平水韵》……有关诗韵的书不下十多种。由于时过境迁,地域的差异,语音的变化等等,韵书不断更新出版,也难适合时宜。诗韵也要因人因地因时变化而变化啊。《中华新韵》的推广,也许是诗词与时俱进的大改革。因此,诗词押大致顺口的韵也是值得提倡的。

俞辉的《求索集》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了时代精神,人民心声,针贬时弊,没有无病呻吟。从诗的格式看,俞老的诗发扬了古诗词的押韵传统,吸取民歌、民谣的养份,运用大众化的口语,通俗易懂,具有一种特色风格。

诗词的改革创新,势在必行。诗词的读者是人民大众,所以,诗词应该走向人民大众,关注人民大众。否则,就会脱离人民大众,就会失去读者。诗词大众化好,大众化的诗词自然会获得众多的读者。让我们破除“无典不成诗”等有碍诗词发展的旧框框,执行中华诗词学会所确定的“适应时代,深入生活,走向大众”的诗词发展方针,写人民大众都看得懂,喜欢看,寓意深远的好诗词吧! 

推到展厅 礼物 打赏 赞(10) 查看   收藏(1)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涉政敏感内容 《用户条例》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请输入飘红理由

1、飘红的版主达到两位,标题会变红;
2、加精的版主达到三位,才能显示“精”字图标。
3、飘红鼓舞士气,加精保证水平。请各位版主把好质量关。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贴子
将贴子移到
说明:因缓存的关系,贴子移动后,列表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请等待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