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诗 > 详情
  • 注册日期:2017-09-12
  • 最近登录:2019-08-08
  • 粉丝人数:5
»个人空间    »留言板

最新帖子

【原创】被偏爱的“对称”与被无视的“不对称”

刘可亮 发布于2017-10-10 07:27   点击:1853   评论:0  
  偶句是格律文体重要的DNA。由来,人们在创作和评价诗词歌赋和对联等中的偶句时,只看到并重视“对称性的美学价值”,而未能看到或忽视“对称性破缺的美学价值”,甚至认为凡是对得不太工整就是不太理想,或有瑕疵,总之把“对称性破缺”看成了“负能量”,认为要尽可能减少和控制破缺。
  孰不知,“对称性破缺”是偶句美的重要组成部分。看到“对称性”与“对称性破缺”的对立统一,才是对偶理论立论之道。
  正是由于犯了“一点论”的错误,诗联理论界才有许多无法自圆其说的问题存在。系列文章将以辨证的“两点论”看问题,阐述全新的对偶理论。这必将推动传统格律文体新的发展。

被偏爱的“对称”与被无视的“不对称”

 

 

对联既有突出的“对称”特征,又有鲜明的“不对称”特征。这两大特征,在对联脱胎于律诗骈赋之前,就已客观存在于偶句中。

任何“对称性”都一定存在“对称性破缺”。破缺是事物多样性的源泉,没有破缺,就无从谈及个性、特色和美。这已成为科学界、艺术界的普遍认识。对联也如此。

这本是事物并列的两重属性,是一枚硬币的两个面,应当被并列认识,然而,一千多年来,在人们眼里,二者一个是“美丽的公主”,一个是“灰姑娘”。

一、对称——被捧在手心的“公主”

对称,指图形或物体相对的两边的各部分,在大小、形状、排列及其他属性上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造化赋形,支体必双;神理为用,事不孤立。”(《文心雕龙·丽辞》)。事物的“对称”特征,是最早唤起人们审美愉悦和追求的属性之一。偶句的诞生,对联的自立门户,正是人们这种原初的审美追求的结果。

“对联是对称的艺术”, 是代代相传的,根深蒂固的认识。直到今天,这依然是不二之论。这一论断本身没问题,不过,论断背后隐藏的“对称美近乎是独生女儿”的判断,以及“极力追求对称,排斥不对称”的价值观,却是有问题的。这种“偏爱”表现在:

1、眼中唯有对称美

梁章钜于道光年间撰写的《楹联丛话》,被认为是中国楹联文学史上第一部具有理论意义和价值的书籍。有研究者认为,梁章钜的美学思想系统中“工”是对楹联的核心特征对仗的审美提炼,“工绝”是楹联对仗的最高追求,也是楹联形式美的最高境界。

百度一下“对联的特点”,就知道 “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应、平仄相对”及诸多相似版本,代表着人们普遍的认识。

提到“对称”概念,人们就爱举对联为例,可见价值观之一斑。

2、对仗孜孜于工致

想办法对得工些,再工些。这一创作取向,从来都是不容置疑的。当不能做到完美的工致时,一些合适的选择被认为是“权宜之计”,是“退而求其次”,心理上是“遗憾”的,评价上多半是“不足和欠缺”。即使作品整体效果(艺术性、思想性)出色,有较明显“对称性破缺”的作品常获得“瑕不掩瑜”之类的评价。

3、文章只论对称性

历史上的联话、联评、联论,只围绕一个中心,就是对联的“对称性”。如何尽力追求“对称”的圆满成为理论界如生铁铸成的格局。

刘太品先生是中国楹联学会学术委员会的负责人。他于“宽对”等破缺形式有着非常开明的认识,然而在正儿八经写文章时,也只能踏实地总结说:“对联文体的形式要求,是上下联字词之间在形、音、义上的全面对称。”可见传统价值观“一个核心”之根深蒂固。

4、规则只有对称律

在全国范围集思广益,制定的《联律通则》开宗明义:“楹联的基本特征是词语对仗和声律协调”,具体的条款无不围绕如何尽可能追求“高对称度”,保证对联鲜明的“对称性”而制订。

美丽的“女儿”如同公主一般被视为掌上明珠,这是无疑的。

巧的是,和格林童话一样,联林之中,也生活着一个可怜的、受尽委屈的“灰姑娘”。

二、不对称——被冷落的“灰姑娘”

由“对称性破缺”所赋予的对联“不对称”特征,与“对称”特征同时存在,互相对立,互为依存。

悠悠数百上千年来,对联“不对称”特征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通常表现得非常“微弱”。

1、整体处于感知层面

①缺乏主动认识的理念。虽然时时处处与“不对称”照面,有时也能感知到“不对称”的客观存在,甚至经常实实在在处理对立统一的一对矛盾,但就是眼里只有“公主“,很少正眼瞧一瞧“灰姑娘”。

②缺乏主动研究的行动。关于对联“不对称”的片言只语,历史上冒出过不少,可惜连基于经验总结的完整篇章,从来没有出现过,更不要说具备从“对称”与“破缺”两个方面综合看问题之学术思想的完整篇章了。

③缺乏主动实践的态度。创作者没有从讲究“破缺”的角度主动考虑问题的习惯,只是想着追求如何“对称”,“更对称”。不是清晰地从破缺的角度去推敲,使之符合艺术原理和美学原则,而是在稀里糊涂中使“不对称”属性自动生成。好在从整个作品考虑,人们实质上不得不经常被动去“讲究破缺”。“灰姑娘”始终还是呆在“对联王国”的殿堂之中,并无可阻挡地发育成人,出落得亭亭玉立。

2、整体持抵制态度

“灰姑娘”受歧视,被欺负在所难免。

我们总不甘心有些字对得偏宽,担心作品中的破缺被指为不足;我们参加征联的作品常常因为声律的破缺而在第一轮就被淘汰;我们的作品入优之后,常因细小的破缺而屈居人下。我们的名家的点评,常常抓住正常的破缺而振振有辞。

这种习惯由来已久。民国吴恭亨《对联话》经常出现 “平仄略舛”、“ 声调少舛”等评语,其实,未必是作品之不足。梁章钜《楹联丛话》有评语:“惜其字句未能匀称,平仄亦尚未谐耳。”他所评价的作品到底质量如何,姑且不论,但其口气代表着沿袭千年的“喜对称、厌不对称”的鲜明倾向性,是很明显的。

三、厚此薄彼的“后遗症”

联界这种一边倒的价值观,源于人天生的审美倾向性。

不止是对联,人们在观察自然界很多事物时,总是被其“对称的一面”所展现的美所吸引,而忽视了其“不对称的一面”。当然,以“对称美”为特征的事物,其“对称性”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对称性破缺”是矛盾的次要方面,是导致这种倾向性的内因。以致当人类的科学认识能力大大提升以后,依然“积习难改”,就连最前沿的科学家们一度也还有这种不科学的审美惯性。直到杨振宁、李政道提出宇称不守恒之后,科学界这才完全端正认识客观规律的姿态。

从这个角度来看,千百年来联界,乃至整个格律诗词界只识“对称”,不识“不对称”,非常情有可原。

当然,站在正确认识、准确把握客观规律的层面来看问题,联界既定的认识有非常大的缺陷,却是无疑的。积习千年,“后遗症”还挺严重的。

1、模糊的“工宽观”

当我们用今天学术研究的眼光来看待对联时,“字的工对”,其对称的最高分应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小类工对”。以此为基点来考察“破缺”,形成“工宽观”,才是走在学术轨道上的。

历史上,伴随着偶句的萌生,宽对的应用也是同时的。到了律诗的偶句,“宽对味道”已表现很明显。“工宽结合”日益成为常态。前人总结的“虚实死活”字类对偶理论,就是关于“工宽结合”的经验总结。对联发展到今天,我们关于对联“工对”的共识,本质上是已经容忍了、认可了、习惯了“工宽并存”的“对仗观”。大类对小类,大类对大类,在普通对联中,通常被认为是“工对”。“工对”的范围扩大了,在无情对讲究字字工对时,为了区别,反而要用上“小类工对”这个说法。

也就是说,“宽对”是客观存在,客观需要,但前人心中太看重“对称”,不愿正视“破缺”赋予了对联“不对称”特征,已经不是真正的“工”的客观事实,才有“把‘非小类’定为工对”的自我麻痹之举。

2、变形的实践

要不是实在寸步难行,相信前人会规定“字字小类工对”为“工对”的。不得已退后三十里安营扎寨,他们还是尽可能追求“对称度”的高分。要求大家为了一个“单项指标”掂着脚去够,这就是前人积淀的经验和做法。

为联者,被苛刻的对称性要求所钳制,如同戴着紧箍咒的孙悟空,时常挣扎在“因律害意”的边缘。这就是实践变形的现状。

打个比方,如果说创作对联本来应该是精心构筑两行并行的篱笆,而我们的行动,更像在孜孜于制作两行并行的栏杆。

“把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在这里,有了别样的喻意。

3、扭曲的价值观

追求艺术性和思想性方面的出色,应当是对联创作的核心。“对称性”充其量是形式美的一个重要指标。孰重孰轻,孰为本孰为末,一目了然。很显然,传统价值观属于避重就轻,舍本逐末。大量“对称性”并不突出但非常优秀的对联作品,佐证着这一价值观的错误。

纠结于平仄和对仗是否严格合符标准,拼命的追求“高对称度”,传统价值观的扭曲,近年更是走向极端,把“词性一致”“结构一致”强加于对联。幸亏前人的对偶实践与这一极端错误的倡导冲突明显,才使人们认识到了这样做之愚蠢。

当然,这只是由“脱轨”回归了“偏轨”而已。直到今天,联界依然偏执地坚守着词性、结构“两个尽量一致”的价值观,不肯松动。

4、“瘸腿”的理论

未能充分认识到“对称性破缺的美学价值”,在扭曲的价值观的指挥棒下,试图围绕“对称”构筑理论大厦,很显然无法实现系统化,科学化。勉强建成了“大厦”的模样,却处处是漏洞,层层打补丁。最终发育的结果是:一条腿非常粗壮,另一条腿“小儿麻痹”。

当今对联理论体系是个“瘸子”。

5、悬置的难题

“瘸腿”的对联理论体系,居然发展到了它的最高峰。许多角度,人们的探究达到了极致。正因为到了最高峰,其不科学、不系统性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也非常集中,呈爆发之势。

暴露出来的问题,原有体系自然无法自圆其说,于是就成了一个个悬置的难题。人们争执不断,左冲右突,一直没找到理想的破解之法。这些“悬案”有“古今语法系统对接出现裂缝”、“词性一致、结构一致到底如何纳入规则”“马蹄韵是不是联律”“制订《联律通则》对待古人作品陷入两难”等等。此外,还有无数大大小小的“悬疑问题”,无法找到真正满意的答案。

四、均衡认识“对称”与“不对称”的思想星火

并非所有的人均对对联的“不对称”属性没有一点感觉。

有人发现,早在宋代,葛立方在其《韵语阳秋》中就论到,楹联要求“对字不对句”,没有对句法结构的特殊要求,甚至要求对句“参伍错综”。这种对“两仗”参差之美的认识,是非常准确、到位的,可谓目光如炬。令人遗憾的是,有宋以降,认识深度上竟呈渐次退步之势。

明代李开先《中麓山人续对后序》谈到:“对虽欲严,然意活泼而字不拘束。”谈到字不拘严对;“古人语言有成对者,非心乎对也,文意遇而自然成之,考之易书诗传皆然。后世拘声律,分门类,严倘仗,骈四骊六,抽黄对白,而自然之文意漓矣。”谈到律常害意,言外之意“不宜太拘声律”。

明人胡应麟指出:“对不属则偏枯,太属则板弱。二联之中,必使极精切而极浑成,极工密而极古雅,极整严而极流动,乃为上则。《诗薮·内编卷五》”点明对联不能“太属”,以免陷于“板弱”,强调对联作品要追求“极流动”。“极浑成”即强调“不属”与“属”的对立统一,是极有见地的科学之论。

民国秦同培可谓大胆的“破缺论者”。他在《撰联指南》中谈到:“联语只是对偶之句,其语句多者,不过如古来长短句之变相,用韵亦不必如律诗之字字有一定平仄,最粗浅者,只须留意於句腰句尾,大要句腰平者,尾多仄,句腰仄者,尾多平,其余有时可以不拘,所谓句腰,视一句之字数而定,字数单者,句腰自以中间一字为准,字数双者,句腰应在前半句之末一字。”此论强调给“不对称”以足够大的空间,可惜未能深谙收放之道,虽还拉着缰绳,但马几欲脱之。

今人孙逐明先生在《从修辞角度探讨对偶形式法度》一文中,用较大篇幅的段落论述了“对称与不对称的巧妙组合才是对称美的真谛”,提出了“不是越工越美,工宽有机结合最美。追求工细容易遏止勃勃生机。”“提倡巧妙的似是而非。对偶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妙在工与不工之间,妙在对与不对之间。妙达此旨,始可言联”的观点,第一次露出了理论系统性的端倪。这是目前能找到的关于对联“不对称美”的篇幅最大的一段论述。

白桦林先生在其《楹联的体裁分类(草稿)》中也谈到:“我们在联律上不要过分追求对称性,按照体裁,允许不同程度对称共存,才是对联繁荣之道。”这种对于联苑整个风景区的初窥,虽然建立在错误批驳马蹄韵的前提下,也难能可贵。

当然,先知思想的火花,于对联艺术的“不对称美”而言,都只能算是初步的认识和朦胧的瞻望。

要完全纠正不能善待“不对称”的习惯,说难不难,因为,有科学规律的启示,有科学界做榜样;说易不易,因为,从有史可考的偶句诞生算起,习惯已沿袭数千年。

 

参考文献:

《梁章钜〈楹联丛话〉的楹联美学思想初探》 任先大

《走向对仗的汉语言文学——清对联》 赵雨

《树立科学联律观,促进对联创作、鉴赏和评审工作》 刘太品

推到展厅 礼物 打赏 赞(2) 查看   收藏(1)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涉政敏感内容 《用户条例》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请输入飘红理由

1、飘红的版主达到两位,标题会变红;
2、加精的版主达到三位,才能显示“精”字图标。
3、飘红鼓舞士气,加精保证水平。请各位版主把好质量关。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贴子
将贴子移到
说明:因缓存的关系,贴子移动后,列表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请等待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