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诗 > 详情
金玉兰廷 男  41岁
  • 注册日期:2017-06-22
  • 最近登录:2022-09-10
  • 粉丝人数:411
»个人空间    »留言板

最新帖子

【转载】浅谈古典诗歌的“起承转合”

金玉兰廷 发布于2017-09-23 15:54   点击:11532   评论:11  
在日常生活中,我相信有很多人都有写作的习惯,有人以记事的方式在描写,有人以散文的方法在刻绘,还有一部人以古人格律来写,总之无论哪种方式,都是自己想要表达的一种在某个特定环境、或事物、人等为基础为出发点。因自己自年少就喜欢用七句或五句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当然还不能理解为真正意义上的律诗、绝句,闲暇之余也请教过不过名师,每个大师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无论何种方式去描写自己要表达的东西,得到认同并与读者能产生共鸣,那一定是一首好诗、好文、好篇!以下是我在网上搜罗的有关与律诗的文章,我觉得写的特别好!在这也希望得到更多前辈、诗友的指导与不吝教诲!
浅谈古典诗歌的“起承转合”
 吴帆
         古人写诗讲究章法,把律诗、绝句的布局分为起、承、转、合四个部份。清代学者刘熙载在《艺概》中对此加以总结:“起承转合四字,起者,起下也,连合亦起在内;合者,合上也,连起亦合在内,中间用承用转,皆兼顾起合也。”他认为,起承转合之间有着辩证关系,“起”中有“合”,“合”中有“起”,这是首尾呼应,而“承”和“转”皆兼顾“起”与“合”,这是上下勾连,一脉相承,因此,这四者之间互相依存,互为作用,有着严密的逻辑性。
        一、所谓的“起”,就是指诗的开头。大凡经典之作,无不在如何开头上煞费苦心,故有“风头”之说。“起”的方式很多,或以事起,或以景起。无论哪种“起”法,都力戒平淡无味,力求笔势突兀,达到振起全篇的作用。
         总的说来,“起”有以下几种具体的方法。
         一是开门见山,直奔题旨。宋代严羽《沧浪诗话》中说:“太白发句,谓之开门见山。”如“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秋登宣城谢朓北楼》)概括登楼所见的景色,将“江山如画”收于笔端。再如“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登太白峰》)描述自己在夕阳西下时分,登上太白峰顶,交代时间、地点、事由。
        二是倒戟而入,笔势轩昂。此法即运用倒装手法。如王维的《观猎》一诗中“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如果按照因果顺序关系,应先说“将军猎渭城”,然后才说“风劲角弓鸣”,但这样显得平淡直率。改用倒装起首。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先写狩猎时的风呼声、弦呜声,彼此相应,再推出狩猎的主角将军,达到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
         三是奇句夺目,一见而惊。清代李笠翁《闲情偶记》中说:“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此一法也。”所谓“奇句夺目,指的是起句警策有力,令人耳目一振。如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开头写道:“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用参差的句式、对比的手法,表达自己在岁月流逝中的追求和苦闷,给人以别开生面的感觉。

         二、所谓的“承”,即“承接”。古代诗人对“承”决不轻忽,因为“承”不仅在结构中起到“缝合”、“传递”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的铺垫和蓄势,使后面的“体物言志”更有基础。
        “承”的写法常见的有如下几种:
          一是加倍法,对上联(或上句)加倍强调。如杜甫的《春望》用“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将上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悲痛之情,更加突出地表现出来。
         二是递进法,对上联(或上句)递进一层的写法。如薛涛的《筹边楼》,首句“平临云鸟八窗秋”,写登临筹边楼所见之景,说楼与云中之鸟相平,极言其高。次句递进一层:“壮压西川四十州”,说筹边楼压倒西川的形胜之地,最为壮观。
        三是反接法,采用与上联(或上句)相反的意思来突出主题。如王维的《鹿柴》,首句说“空山不见人”,次句却说“但闻人语响”,以动写静,愈见其静。     

        三、所谓的“转”,即“转折”。“转”能使诗歌“峰回路转”,曲径通幽,进入新的境界。在律诗或绝句中,“转”是诗歌结构上跌宕和作者思路上的转换。因此,“转”是关键所在。如果“转”得巧妙,给人以回环往复,摇曳多姿之感,使诗歌出现高潮。

        四、所谓的“合”,即诗的结尾。古人喻之为“豹尾”,就是指结句要有力,或提示题旨,或耐人寻味,“言虽止而意无穷”。诗的结句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是“以景结”。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在情似尽而实未尽之时,忽然撇开“情”而写“景”。表面上看,句和句之间似乎不能衔接,仔细品味,画面显示的“景”和诗中的“情”不仅妙合无垠,而且给人以无穷的回味。如王勃的《山中》:“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这首诗写游子思归。开头两句直抒胸臆,结句写景的目的还是为了抒情,那在秋风中飘零的黄叶,不就是漂泊天涯的游子的象征吗?
        二是“以情结”。即用其奔放的感情,使读者引起心灵的共鸣。如李白的《杨叛儿》:“君歌《杨叛儿》,妾劝新丰酒。何许最关人?乌啼白门柳。乌啼隐杨花,君醉留妾家。博山炉中沉香火,双烟一气凌紫霞。”此诗描写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从唱歌写到劝酒,从劝酒写到酒醉,从酒醉写到留宿。诗的结句用熊熊火焰比喻彼此之间的恋情之炽热。大胆率直,显示出李白独有的豪放的风格,真有“撞钟”之感。
        三是“以理结”。这种方法偏重于议论。如白居易的讽喻诗,往往是“卒章显其志,”用精辟的议论,概括诗歌的主旨。《观刈麦》结句云:“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从农民的艰苦劳动而不得温饱,联想到自己尚有“三百石”的俸禄,年终还“有余粮,”不由感到惭愧。《村居苦寒》的结句表达了同样的内疚:“念彼深可愧,自问是何人?”《轻肥》的结句云:“是岁江南岸,衢州人食人!”奇峰突起,一针见血地鞭挞了当时社会的腐败和黑暗。
        四是“以问句结”。这种方法即在诗词的结句提出疑问,让读者思索。如沈佺期的《杂诗三首》其三:“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征夫思妇是古老的题材。这首诗即有翻出新意。特别是中间两联,写闺中少妇和军中征人同对一轮明月,倍增相思之情,年年如此、日日如此。最后两句说,谁能率领大军攻下敌人的龙城,使两地相隔的征夫思妇得以团圆昵?写闺怨而不作怨语,以问句作结,令人回味不已。俗语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诗的结句好坏,对整首诗影响极大。不论是“以景结”、“以情结”、“以理结”还是“以问句结”,只要弦外有音,味外有味,含蓄隽永,发人深思,都是好的结尾。
        诗的起承转合,主要针对律诗、绝句而言。

        一、就律诗而言,第一联必须是“起”,以下三联,分别依次为“承”、“转”、“合”。
        以常见的五言律诗《题破山寺后禅院》为例: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闻钟磬音。首联点明时间(清晨)、地点(古寺)、事由(入)及景物(初日、高林),是诗的开头:颔联形象性很强。“曲径”和“幽处”,“禅房”和“花木”紧紧地承接首联中的“清晨”、“古寺”和“高林”,被欧阳修“造意者为难工”之语,颈联一转,从后禅院写到更加开阔的山水景色,末联为“合”,暗写在这种静谧、秀丽的风景之中,人们自然产生飘然出世之感。
        再看杜甫的七言律诗《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首诗起承转合,天衣无缝。首联紧扣诗题,写专程寻访丞相祠堂,这是“起”;颔联直承上文,写祠堂内的春色,这是“承”;颈联推开一层,写对诸葛武侯评价,这是“转”;未联收束全诗,写对诸葛武侯的悼念,这是“合”。在短短的八句当中,有叙事,有写景,有议论,有抒情,笔墨淋漓,感情深挚,统体浑成,富有艺术感染力。

        对绝句来讲,第一句“起”,第二句“承”,第三句“转”,第四句“合”。

        如王维的五言绝句《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的首句说,红豆生长于南方,次句借问春来又发出几枝,第三句希望友人摘取,最后说,红豆能引起人们的相思之情。四句诗,起、承、转、合,也十分清楚。红豆,又名相思子。诗的题目为“相思”,既切物之名,又切诗之意,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
         李白有《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一诗。首句为“故人西辞黄鹤楼”,这是“起”,离开黄鹤楼以后怎么呢?“烟花三月下扬州”。这是接下去要交代的事,就是“承”,说明了时间地点。如果再交代到了扬州后怎么怎么,那是又承下去了,但诗人没去扬州,只是送友,故他转而描述目送所见之景:“孤帆远影碧空尽”,这是“转”。最后一句“唯见长江天际流”,结束全诗,是谓“合”。
        再如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首句开篇,写秦淮河的月夜景色,以引起下文。第二句是承,说小船夜泊在秦淮河岸边靠酒家的地方。写到这里,诗人把时间、地点、环境都交代了,第三句异军突起,来了一句“商女不知亡国恨”转到了“商女”,把诗歌推向高潮。最后以“隔江犹唱后庭花”收合,到此,一首意境高雅,主题鲜明的爱国诗篇完成了。什麽叫“后庭花”?就是陈后主为他爱妃张丽华写的亡国之音。一个国家,就在这奢靡的音乐声中,在灯红酒绿、醉生梦死中灭亡了。杜牧听了这个歌曲心中难受,触发了他对当时国家混乱的忧思,名义上写的是商女,实际上何止是商女“不知亡国恨”啊!有的诗人特别讲究起承转合。
        如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中的第一句“少小离家老大回”。“少”是“起”,“离家”是“承”,“老大”是“转”,“回”是“合”。一句诗中也讲起承转合。
        在古代的诗话中,记载不少有关“起承转合”的传闻轶事。有个故事流传很广。说四个秀才,早上赶路,看见两个公差押着一个和尚经过,于是他们便提议以此吟诗。第一个秀才道:“知法又犯法(发)”,从眼前景物说起。第二个秀才见到和尚颈上的枷锁,也吟道:“出家又带家(戴枷)”,这是承句,说犯法了就得治罪。第三个秀才见这两样都说了,急得抓耳挠腮,不知吟什么好,忽然见太阳冉冉升起,脱口而出:“东方红日出”,这是转折,似乎与此事并不关联,第四个秀才一听,竟不知如何“合”了,忽然看到和尚光秃秃的脑袋,灵机一动,于是吟道:“板上晒冬瓜!”众人听了哈哈大笑,和尚听了无地自容。这首诗诙谐有趣,极尽讽刺之能事,从一个侧面证明:“起承转合”之手法早已为古人所津津乐道。
        清代有一首题为《诗则》的诗:
节拍平仄吟风月,韵押东江流水声。
起承转合天下事,比兴对偶物生情。
        这首诗提出写律诗、绝句遵循的四条规则:
        一是句子要讲平仄,才有节奏。二是诗句要讲押韵。“东江”就是指“一东”、“三江”这些韵脚。三是诗的意境必须起承转合,这是律诗、绝句的谋篇规则。四是诗歌要运用比兴、对偶等修辞方法,使之更具形象性。

        诚然,并不是所有的诗都按“起、承、转、合”的规律写。

        有时作者不主张用固定的模式,桎梏人们的手脚,从而采取较为灵活的章法。律诗如李商隐的《泪》:
永巷长年怨绮罗,离情终日思风波。
湘江竹上情无限,岘首碑前洒几多。
人去紫台秋入塞,兵残楚帐夜闻歌。
朝来灞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
        此诗的章法较为奇特。前面六句,一句一事,分别写不同场合中不同人物的不同“眼泪”。首句写失宠宫女之泪,是“怨泪”;次句写离别情人之泪,是“思泪”。第三句至第六句都是用典。第三句写娥皇、女英死别的“悲泪”;第四句写百姓对羊祜感德的“伤泪”;第五句写昭君身陷异域的“愁泪”;第六句写项羽穷途末路的“恨泪”。最后两句结出本意,说以上的诸类伤心之事,比之贫寒之士(青袍)迎送富贵之人(玉珂),都显得逊色。只有这种忍羞含辱之泪是最伤心不过的。这首诗写得无拘无束,并没有按“起承转合”的规律写,但仍不失好诗。

        在绝句中,这种情况更多。有的绝句一句一景,四句诗是四个独立的意境。
        如无名氏《四时咏》:
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
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
        又如杜甫的《绝句》:
两个黄鹂呜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都属此类。还有的绝句只有“起”、“转”、“合”,没有“承”。
        如刘长卿《逢雪夜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一、二句是平列的对句,没有“起”、“承”的关系,只能说两句都是“起”。第三句是,“转”,第四句为“合”。
        还有些诗结构特殊,如黄庭坚的《病起荆江亭即事》其二:
闭门觅句陈无己,对客挥毫秦少游。
正字不知温饱末,西风吹泪古藤州。
        本诗怀念两位朋友,一位是陈无己,即陈师道;二是秦少游,即秦观,前者健在,但生活贫困,不得温饱;后者已经去世,卒于藤州。在诗的章法上,仿效杜甫的《存殁口号二首》,前后交叉,一、三句写陈师道,二、四句怀秦少游,并不遵循“起承转合”的常规写法。总之,诗的章法应该从诗的内容出发,不应一成不变。清代诗论家沈德潜在《说诗晬语》中说:“所谓法者,行所不得不行,止所不得不止。”提倡自然地表达心中所要说的话。他还说:“若泥定此处应如何,彼此应如何,不以意运法,转以意从法,则死法矣。”这种反对死守成法,主张“以意运法”的观点无疑是正确的。只有“以意运法”,写出的诗才是好诗。
推到展厅 礼物 打赏 赞(37) 查看   收藏(21)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涉政敏感内容 《用户条例》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请输入飘红理由

1、飘红的版主达到两位,标题会变红;
2、加精的版主达到三位,才能显示“精”字图标。
3、飘红鼓舞士气,加精保证水平。请各位版主把好质量关。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贴子
将贴子移到
说明:因缓存的关系,贴子移动后,列表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请等待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