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诗 > 详情
  • 注册日期:2011-02-09
  • 最近登录:2024-04-20
  • 粉丝人数:952
»个人空间    »留言板

最新帖子

【原创】诗是连贯发展的

王树昌 发布于2017-08-28 10:20   点击:2309   评论:11  
在我空间还有更多‘论诗’、‘论词’作品。

从古至今的‘诗’是连贯发展的,就是诗的规矩虽多变,仍然是连贯不断的。新论旧律交替时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是因为‘新论’是经过一段时间孕育后才产生的。‘新论’提出后,传播、认可还要时间。在此期间,人们写诗不停,‘新论’、‘旧律’同时在运作,逐渐多用‘新论’,‘旧律’吗,慢慢就用得少了。

我们民族的诗词大体可分为只讲节奏、韵的‘古体’和既讲节奏、韵,又讲‘声律’的两大类。‘古体’有‘古体’的规矩和特征讲‘声律’这类诗的开头(永明体)与第一类末期的诗紧紧相连,‘永明体’只第一类诗末期的继续。是在第一类末期诗的基础上,因‘四声说’的出现,才对诗句句句字字用字非常灵活的永明前五言诗句的二、五字位作了限制,要求‘二五四声异声’,加进了讲‘声律’的要求,强调了‘声律’而也。今天看‘古体’诗,好像有的‘古体’诗也在讲‘声律’吗,是的,但那是不自觉用上的。一旦提出写诗要讲‘声律’了,人们才自觉地按‘声律’的要求来写诗!

‘讲声律’是‘古体诗’和‘声律诗’的分水岭。用‘对粘对式’平韵诗的规矩作标准分这两类诗是不对的!不能将其它讲‘声律’的诗划入‘古体’哟!

‘永明体’即‘新体诗’,又有沈约、刘滔、元兢三个不同的阶段。阶段间也是连贯不断的。如沈约的‘永明体’诗句只要求‘四声分用、二五异声’,第二、第四字之间的关系没作要求,于是就可异可同形成‘二四同平仄’诗句。约五十年后,刘滔在认同‘二五异声’基础上讲:又第二字与第四字同声,亦不能善。此虽世无的目,而甚于蜂腰,认为‘二四同声’比‘二五同声’在‘声律’上更糟糕。从此诗句中加进了‘二四异声’的要求。但‘二四异声’在沈约们的诗作中就有了吗!且沈约们诗中‘二四异声’的比例很高。而刘滔提出‘二四四声异声’的要求,仍然会产生‘二四同仄’诗句。‘二四平仄同声’诗句直至今天的人们还在用,只是人们逐渐认识到‘二四同声’诗句音律差,使用得越来越少了。

同样,元兢改‘同联内句首二字不得同声’为‘换头’,要求联内‘首二字平与上去入对换’。其实齐梁永明体诗中联内‘首二字平与上去入对换’的诗不少,只是元兢要求‘换头’后,这类诗就不断在增加!不换头的平头联就慢慢减少了!这‘增加’、‘减少’也是连贯进行的,元兢的论说是认识的提高,是诗变化的转折点。

元兢要求的‘拈二’也一样,也是认识的提高,成了联间首二字‘平或上去入相拈(粘)’不断增加的转折点!


‘近体诗’的‘对粘对式’是沈佺期、宋之问据刘滔的‘平、彼三声’、元兢的‘平与上去入’变‘四声分用’为‘平仄分用’;不谈沈约的‘二五异声’;接纳了刘滔的‘二四异声’;改造了元兢的‘换头’、‘拈二’论,成‘句内二四平仄相对’、‘联内二四平仄相对、联间二四平仄相粘’的诗。这类诗既可押平韵,也可押仄韵。
‘永明体(新体诗)’是‘四声分韵’,押仄声韵和押平声韵的诗都不少,只因仄韵诗情调低沉,到‘近体诗’时押平韵诗就成了主流,这也是连贯变化的!
只用‘二四平仄相对’诗句、
 不考虑元兢的‘换头’、‘拈二’说,还可得‘联内可对可不对,联间可粘可不粘,可押平韵也可押仄韵,首句可押韵也可不押韵’的‘粘对位置不同’的几种‘近体诗’。
沈佺期们的‘近体诗’认五言诗句二四字位为节奏点,
讲‘平仄分用’,讲‘粘对原则’。

‘近体诗’是‘新体诗’的继续,也可说是‘新体诗’的一部份,是‘新体诗’中,只用‘二四平仄异声’(就是‘二四平——非平对立’)诗句的诗。‘新体诗’、‘近体诗’也是连贯不断的。‘新体诗’中早就有联内二四平仄相对、联间二四平仄相粘的诗了。只不过那是讲‘四声分用、抑扬顿挫’的自然结果,并不是有意那样写的,不像沈佺期、宋之问们大量、集中写出。

现在人们说诗时,基本上抛开‘四声分用’、‘二五四声相对’的‘新体诗’不谈。于是,‘近体诗’犹如天上掉下来的,‘古体诗’和‘近体诗’中间断了一节。对于所谓不合律的现象,就依表象用‘拗救论’来解释。这是前人对‘新体诗’不甚了了而不谈‘新体诗’造成的。不知道那些不合‘近体诗’诗律的作品多数也是讲‘声律’的‘新体诗’,不知道唐人及以后的人在有了‘近体诗’后还在写‘新体诗’!只是写‘新体诗’的人越来越少了。就是写‘新体诗’,诗篇中的‘二四同平仄’诗句也越来越少,后来的不少‘新体诗’篇就只一句‘二四同平仄’诗句了!
‘永明体(新体诗)’用的诗句有:
     二四平仄异声诗句         二四平仄同声诗句

  
a ,0平0仄仄,(20·16%)    a*, 0平0平仄,(12·76%)

b ,0仄*0平仄*,(11·66%)    b*, 0仄*0仄仄*,(3·96%)

A ,0仄0平平,(32·82%)     A*, 0仄0仄平,(4·26%)

B ,0平0仄平,(12·61%)     B*,0平0平平,(1·75%)

它们都强调‘二五异声’(‘平声’例外)和‘四声分用’。

(为节省篇幅,括号内的百分数是沈约、王融、谢眺用句比例。同类句比较,二、四平仄异声句比二、四平仄同声句使用率高得多。)

‘永明体’使用‘二四平仄同声’诗句很多,沈约诗中‘二四平仄同声’诗句使用率就高达近25%,刘滔指出‘二四同声’‘甚于蜂腰’‘二四平仄同声’诗句的使用率就大幅下降,庾信‘二四平仄同声’诗句的使用率就只有6.38%

在写作和赏读‘声律诗’的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新体诗’中‘二四平仄同声’诗句音律差些,于是,用‘二四平仄同声’诗句作诗的就越来越少,到宋人写的‘新体诗’中就只有一两句‘二四平仄同声’诗句了。当诗中用‘二四平仄同声’诗句少到零时,这诗就发生了巨变。就从‘联内二四平仄不完全相对或相拈,变成联内二四平仄完全相对或相拈’,就从‘联间二四平仄不完全相拈或相对,变成联间二四平仄完全相拈或相对’了。成了‘近体诗’。

‘二四平仄同声’诗句的使用率由近25%急降到庾信的6.38%以后,此比例还在连续缓慢再降,因为人们是逐步认识到‘二四平仄同声’诗句音律差的。
就是‘四声分用’,‘永明体’出现约五十年,刘滔就有‘平声’、‘彼三声’之说。实际写作就有‘四声分用’向‘平与上去入分用’的过渡,拉开了‘四声二元化’的帷幕!这‘四声二元化’也是连贯发展变化,不是一觉醒来就变成平仄分用的。!


‘诗’如‘人’,有孕育之时,坠地之日。有幼年、童年、青年、壮年···不同的阶段,这些阶段不能断然分开。诗的发展也有多个发展阶段,同样不能断然分开!且人由‘见啥问啥、见啥学啥’到‘不惑’的顺序也不能颠倒。诗的发展顺序也不能颠倒!‘人’在不断发展变化着,‘诗’也同样在不断发展变化着。就是‘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的要求也是经孕育、慢慢变化来的。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也在变化,且越来越深刻,越来越清晰。何伟棠先生长年研究‘新体诗’,终于搞清了‘新体诗’不同时期的变化情况。也搞清了‘近体诗’的来历。因不知句式多、组联多、组篇多、诗体繁杂的‘新体诗’的具体情况,不知‘近体诗’和‘平仄句式’的来历,就讲表不讲里、重形不重实,想当然地解释诗中的异常现象是不对的。那些不适的论叙应该仔细考察考察了。将‘新体诗’拉进‘近体诗’的现象应该纠正了!何先生那《永明体到近体》一书,爱好诗的朋友们可不能不看啊!一时看不懂,就是用几月才看懂都值,受用终生呀!

推到展厅 礼物 打赏 赞(12) 查看   收藏(5)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涉政敏感内容 《用户条例》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请输入飘红理由

1、飘红的版主达到两位,标题会变红;
2、加精的版主达到三位,才能显示“精”字图标。
3、飘红鼓舞士气,加精保证水平。请各位版主把好质量关。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贴子
将贴子移到
说明:因缓存的关系,贴子移动后,列表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请等待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