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诗 > 详情
  • 注册日期:2012-03-13
  • 最近登录:2023-01-05
  • 粉丝人数:293
»个人空间    »留言板

最新帖子

【原创】闲话写诗一:律诗的特点与对仗方法

huge(远山绿叶) 发布于2017-06-11 18:49   点击:6782   评论:8  
这是结合自己的实践和教学,于2009年贴出的一套归纳写诗实践系列,本着撇开理论纠缠,从便于学习的角度,由浅入深,先讲什么,后讲什么的原则,向初学者的一些写诗知识,技能和一定的视野,觉着有点用,搁于此。
原址:http://www.niwota.com/submsg/7370518 2009-10-27 22:34

 

闲话写诗一:律诗的特点与对仗方法

 

提起写律诗,有人捧的玄而又玄,让人望诗兴畏,实不谙律诗为何物。有人以为律诗高古,而在写诗时为古而古,古而又古,照搬古书法则,不肯越雷池一步,实不知自己已相若木鸡。有人以写律诗来显示自己学富五车似的高雅,喜好套用生硬典故,痴迷冷僻辞藻,全不顾律诗的时代特点和受众层次。这些现象不利于律诗的发展。

其实,律诗只是人们抒情表意的案头小宠,随意把玩之术,并非高深莫测。古代如是,今人亦然,否则它不会发展到今天,但是律诗之所以叫做律诗,如果写诗者要达到信手拈来的程度,还是要掌握一些技法的,这些技法来源于对律诗知识的了解和赏诗、写诗的经验。

写律诗的核心经验是用意,即对意象的选择和对意境的处理,写律诗最关键的知识是对仗和用韵,对仗是用词技巧,用韵是用声(字的声调把握)的技巧。对仗和用韵又是律诗章法的最主要特点。

一、 律诗的定义

律诗是诗的一个体裁形式,这样说并没有多少意义,实际上把律诗说成是“每句字数相同、规则谨严的书面语韵文”更合适。有韵的文字很多,词、赋、曲皆是,字数相等也不难做到,可除了这些还要做到规则谨严,恐怕就只有律诗了,为什么要用书面语呢?

这不是说律诗要用高深莫测、难以揣度、古人习用但今人已经废弃的语言,而是有别于顺口溜似的韵文,因为顺口溜是纯口头语的韵文。

二、 律诗的特点

1、字数约定。律诗是齐言体,从古风演变而来,每首五言或七言,即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五个字称五律、七个字称七律,不可逾越规定。

2、句子约定。每首四句、八句或更多,要求两两成偶,不可出现单数句。

细分下去,四句的可称为绝句(五绝、七绝),八句的可称为律诗(五律、七律),超过八句的可称为长律或排律。至于绝句归入律诗还是独立称之,并不是关键。

3、押韵约定。不管是哪一种,律诗都要求在二、四、六、八(即偶数句)的尾字上押韵,还要押平声韵,不押仄声韵,中间也不许换韵。

押韵在古代要特别讲究,要查韵书,今人不讲究了,押近韵邻韵,或者听起来和谐都可以。

4、平仄约定。最主要的是,律诗要求句子的平仄声调必须和谐,这点古今未改,总的特点是相反相成(偶句的上下两个句子平仄相反)和相辅相成(上一个偶句的对句和下一个偶句的出句平仄尽量一致)。如此一来,不需押韵的奇数句尾一定是仄脚,即避免平声字。

5、两句一偶。律诗没有单句,要求双出双入,两两对称成偶,成偶的两个句子叫一个偶句,前一个叫出句,后一个叫对句。对偶句中前后两个句子字数相等,节奏对称。

6、例用对仗。对仗就是严格的对偶,在对偶的基础上除了字数,节奏对称外,又加上了对声调、韵和语义对称的要求,这是律诗通常下的一个重要特点。

律诗的所有偶句都可以形成对仗,当然也可以使部分偶句不对仗。例如:

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毛泽东,赠柳亚子先生)

此诗为七律,每句七言,一共八句,两两成偶构成四个偶句,二、四、六、八句尾字皆押平声韵,除了尾联没有用对仗,其他各联全都用了对仗,特别中二联对仗很严,颈联更严。平仄格式为: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很显然,这首诗符合律诗的所有特点。

三、律诗的对仗情形

律诗是约定性很强的诗体,约定俗成是其根本特征,尽量不要幻想去打破,打破了就不叫律诗。下面,单就律诗的对仗来谈一谈。

1、平仄对仗。平仄对仗是指让句子的平仄声音听起来有相反的效果。如“虎踞龙盘”与“天翻地覆”,分别是“仄仄平平”和“平平仄仄”,还有上面的“饮茶粤海”和“索句渝州”,听起来声调正好相反,一个在上句、一个在下句,这就是平仄对仗。请看: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这首七律,每个偶句间上下都能平仄相反,声调对仗极为工整。

2、词义对仗。词义对仗是指律诗偶句的上下两个句子在同一位置上所选用的词语意思要么相反、要么相关。如“高山流水”与“大海行船”,“高山”与“大海”是相反的词语,“流水”与“行船”是相关的词语,它们的平仄又是相反的,这就是词义对仗。再譬如。“天高”对“地远”、“林深”对“水浅”、“白云”对“绿水”等等,当然如不考虑平仄,“上”与“下”、“左”与“右”、“你”与“我”也是对仗的。又如: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鵰处,千里暮云平。

(王维,观猎)

这首五律中,“草枯”对“雪尽”属语义相关对仗,“鹰眼疾”对“马蹄轻”属语义相反对仗,还有“新丰市”和“细柳营”都是形容词加名词,语义正好相对。

3、绝句的对仗。绝句一共四个句子,只有两个偶句,对仗有三种形式:

1)第一个偶句对仗。如: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装浓抹总相宜。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2)第二个偶句对仗,如: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

3)两个偶句都是对仗偶句。如: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

4)两个偶句都不是对仗偶句。如: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早发白帝城)

4、律诗的对仗。律诗一般有八个句子即四个偶句,也称联句,第一个偶句叫首联,第二个偶句叫额联也称颔联,第三个偶句叫颈联,第四个偶句叫尾联。对仗形式分别为:

1)四个偶句都是对仗偶句。如: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尾联不对仗,其他各联对仗。如: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杜甫,恨别)

3)首尾两联不用对仗,中间两联用对仗。如: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飨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杜甫,客至)

4)颈联对仗,其他各联不对仗。如: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李白,塞下曲)

一般来讲,八句或以上句数律诗,要求除首尾两联可以不用对仗外,中间各联都要用对仗,称为“例用”,但破例情形也非大逆不道。破例,对不会用对仗是能力问题,对会用对仗是怎么驾驭的问题。

律诗格式不仅仅是严谨,很大程度还是严整的要求。严整就是步调一致,相对就不很随意轻松,故通常律诗不用对仗的情形很少,至少颈联应该用一下对仗,毕竟用不用对仗的效果是明显的。

四、律诗的对仗方法

汉语言字词的分类是形成对仗的基础,所以写律诗的人必须对汉语字词有一定的了解,否则写律诗就困难了。汉语每个字都是一个音节,一个音节就一定是一个字,词由字组成,可能是一个字,也可能是两个字或多个字,词是表意的最小单位。

从律诗的角度看,词有两种分法。一是按词的性质分为:名词、代词、数词、形容词、动词、虚词、副词、连绵词等,词性相同才可以相对,词性不同不能相对。二是按词义分类:如时间、空间、地理、地点、人物、事物、事件、物体、物品、物种、方位、颜色等,词义类属相同或相近才能相对,否则不能相对。

词性、词义弄清楚了,对仗就好办了。这仅为原则,还应了解以下几个方面:

1、工对。也叫严对。凡同性同类的词相对,就叫工对。工对以语义相反、不重复最为妙绝。如: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毛泽东,送瘟神)

这里用“青山”对“红雨”,“ 着意”对“随心”,“ 化为桥”对“翻作浪”,还有用“地动三河”对“天连五岭”,“铁臂摇”对“银锄落”等等,都是用同类词性、同类词义上下相对,而且意思又不重复,堪称工对的模范。

2、宽对。不像工对那么谨严,甚至宽对到了放纵的程度,似是而不是,却又很和谐。如:。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陈子昂,送魏大从军)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李白,渡荆门送别)

前诗“匈奴”与“魏绛”对与不对很难说清,因为太宽的缘故。后句“荆门外”与“楚国游”似对实不对,却又不失为妙对。

3、邻对。即意思邻近的类别词相对,叫邻对。如时间对空间、颜色对方位、地理对地点、地点对空间、人物对物品等,这种对仗方法丰富了律诗的对仗技巧,增加了律诗对仗的灵活性。如: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王维,使至塞上)

这里“单车”对“属国”、“汉塞”对“胡天”以及“萧关”对“都护”都是邻对。

4、借对。即甲义与乙义相对时,似是而非,表面看意思上不对却在形式上对的很严谨,如: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杜甫,曲江)

这个是处处都能见到的例子,好理解。此诗第三四句“寻常”和“七十”就是借对,乍一看“寻常”和“七十”毫无关系,“七十”是数量词,“寻常”是时间副词,可是“寻常”还有一个意思就是在古代八尺为寻,两寻为常,这么一来,“寻常”又是数量词了,那么你说“寻常”和“七十”对上没对上?

5、流水对。就是一句话分两半儿说,缺了上句下句不通,缺了下句上句不顺,这样的两句话对在一起就叫流水对。如上面的“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就属于此种对仗形式。

此外,律诗的对仗还有句内自对隔句对仗交叉对仗等,这些都需要天长日久的练习经验才能熟练起来。

熟练起来,写诗才能从形式上叫入了门,不过也仅仅是形式上的,因为这只是写诗的基本功,基本功就是必须打下的基础,除此还算不上什么。

推到展厅 礼物 打赏 赞(16) 查看   收藏(12)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涉政敏感内容 《用户条例》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请输入飘红理由

1、飘红的版主达到两位,标题会变红;
2、加精的版主达到三位,才能显示“精”字图标。
3、飘红鼓舞士气,加精保证水平。请各位版主把好质量关。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贴子
将贴子移到
说明:因缓存的关系,贴子移动后,列表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请等待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