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诗 > 详情
若君 男  48岁
  • 注册日期:2015-10-16
  • 最近登录:2023-07-01
  • 粉丝人数:124
»个人空间    »留言板

最新帖子

【原创】读析青云士《春回乡下老屋遇雨》

若君 发布于2017-05-19 11:23   点击:2491   评论:4  
春回乡下老屋遇雨   文/青云士
一夜滴春梦,晨来望更深。
爱它南亩绿,助我北堂吟。
不见利驱客,还闻风啭禽。
如能此中老,何必濯尘襟。

欲读正他人诗文,需先正己心,心正才能尽可能地减少偏视偏语,这是我的读诗态度。有了这个态度,就能极大可能地预防我固有的认知先入为主地注入他人的诗文,以致蒙蔽、混淆人家诗文本已成就的真美。
【一夜滴春梦,晨来望更深】初读此句,我感觉其中的“梦”字是个关节处。于是我格物了这个“梦”字,明白了它的本义是:夕落之后,天地之间蒙昧不可见的境况。其引申义尚有一个“泽”意,梦泽、梦溪等。懂了这层意思,再看“一夜滴春梦”,这句变换一下位置可以这样看:春梦一夜滴或是春梦滴一夜。一夜只是“滴”的时间状语而非主语,那么只能春梦来做主语,春梦能够滴沥的话,这个梦字显然是雨。春雨滴沥了一夜,晨来所望的是什么可以状之深呢?不明朗,出句与对句之间的意脉承接出现了“隔”。那么,如果这个梦形成一个“梦泽”的场境,又会怎样呢?欲要梦字非雨而成泽,此句就得重新安排一个主语,试看:夜雨滴春梦。夜雨滴沥,天地之间自然会形成一个蒙昧混沌的大泽之境,此时的梦已非单单是雨了,而是雨滴沥形成的“梦泽”。有了这个梦泽,晨来望更深,所望的自然是这个梦泽了。更字的出现也成了非常必要,它的用途首先是衔接式地说明雨还在不停地下着,其次才是递进式地表述梦泽之深。梦,蒙昧的雨(孤物可成景,但不能成境),无法形成场境;梦,天地之间蒙昧的大泽却是一个场境,人在场景中,其人之意可任意转换而不失其本,故而我本人对句与句之间是否形成了场境十分看重。
春字,绝不可忽略。春,不仅交代着时序,雨在春夜滴沥着。它还蕴含着美好的涵义,这个美好的涵义,就凭雨滴沥在乡下的土地(就题而知),一下而突显出来。春雨预示着收获,是百姓生息的甘露,故有春雨贵如油一云。故而夜雨滴沥着的春泽是令人喜悦的,诗人刚回家乡就遇到如此“美雨”,其心是喜悦而不平静的。所以晨起而望所隐含的诗人形象是喜悦而看不够的,而深字的恰切涵义是浓郁的,春泽越浓,收获的希望越能得成啊。
【爱它南亩绿,助我北堂吟】首联的情志是喜悦而不平静的,而诗人的心是含蓄的。如果一味地含蓄下去,就会使诗意阴沉而晦涩,而“爱它、助我”的出现恰到时宜。前面说过,首联的基础情调是春雨滴沥在乡土上的乡情,那么颔联就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的阐述,且要明朗不晦涩,青云士一下就做到了。设身处地地站在诗人的立场上去“看”去读,诗人回归老屋,适值春雨滴沥 ,诗人的心感触着家乡生我养我的土地物景,那么“南亩绿”这个物景的出现,还需要其他什么理由么?不需要。情之所至,其景自现。南亩绿,就乡土的儿女而言,可想而知,不望而见,因为它早已深印在心,又有哪个乡土儿女不是食“南亩”之粮来成长的呢!北堂,一个院落的主屋,坐北朝南,是父母恩养儿女之地。乡土儿女的成长,非此南亩北堂二地,何有它也,还需要引经据典地鉴别么!读到此,我对青云士的感佩之情油然而生,其怀敦厚啊!“爱它、助我”这两词由充满乡情的诗人心中脱口而出,是自然直率的,所展现出来的是一颗赤子心。其表直白,其内深厚,这种表里冲击所形成的艺术力,具有震撼性的。心不能入诗人所处之境而感触的读者,却往往感受不到这种力量。
【不见利驱客,还闻风啭禽。】前两联在时间的铺叙下,将梦泽、南亩、北堂形成了叠次且鲜明存在的场境。意由场境而出,不但令人信,更重的是能以简洁的语言孕育出丰饶的意。人生皆有履历,而履历就是一个个不断变换或重复的场境,经历过怎样的场境就会体会到怎样的情志,这一点是无疑的。青云士接下来的颔联是否与这个已成的场境相合宜呢?不见利驱客,是无中生有之法,在淳朴而美丽且经历着滴雨洗涤的乡土上,利驱客的不见是合乎人境的。啭禽,欢快鸣叫着的禽,风(雨)为其状位,那么风雨中的禽能啭吗?能!春日风雨是温润的,而非凄凄瑟瑟,故而被风吹雨洒着的禽是喜悦的,春风春雨沐羽毛哦。不见,,,还闻的语式所形成的语调是平和不激荡的,与前二连的语音基调是一致的,都有喜悦之情的。当然,此处就写作习惯而言,我与青云士略有不同,不见利驱客的写法用语没有丝毫不妥,我个人偏重于实境,若我写的话会是“几见蓑行陌”,春雨连绵不止,爱田亩的农人会不避风雨去田中疏通洼水来防涝护苗。
【如能此中老,何必濯尘襟。】此中,总括前面所铺叙的场境。试想,如果前面没有形成场境,那么“此中”二字何由而来。诗人的意是由场境而生,确信无疑。若诗中没有场境,意仅从诗人的胸中而生,那么这个“意”就只能是“臆想”罢了,不令人信,更感动不了人,其文辞修饰能力越强,越令人觉得浮华而无质。人居“此中”,水土既朴且美,自然就会养就人的淳朴美德,所以愿意老于此中,然而又做不到,只能是“若能此中老”了。僦居此中,德行自然美化,何来“尘襟”,没有尘襟,故不必濯,这是“自是净尘襟”的一个反笔之法。总之,结语显现出的是一个欲久居田园而不得的文人情怀,是具有大众性的,大众性的情志所寄寓出的意,不需要“新意”,需要的是这种意的阐发能够牵动人的心。可见,诗艺的追求不是刻意地写出什么名句佳句,而是厚厚道道地去展现诗人的一颗心。当诗人的“心里话”能够不断地感动着读者时,那么这些动人的话语就是“好句、佳句”。“爱它南亩绿,助我北堂吟”这句动人的心里话,我看就是佳句,我看它还能感动我身后的一个个人,那么它的魅力持续了,直到后世。

推到展厅 礼物 打赏 赞(9) 查看   收藏(0)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涉政敏感内容 《用户条例》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请输入飘红理由

1、飘红的版主达到两位,标题会变红;
2、加精的版主达到三位,才能显示“精”字图标。
3、飘红鼓舞士气,加精保证水平。请各位版主把好质量关。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贴子
将贴子移到
说明:因缓存的关系,贴子移动后,列表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请等待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