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茶馆闲话 > 帖子
留取残荷   0岁
  • 注册日期:2014-02-26
  • 最近登录:2024-04-24
  • 粉丝人数:306
»个人空间    »留言板

最新帖子

浅析残荷先生《灵雨集》中的意识流现象(作者恋尘古风)

留取残荷 发布于2017-05-10 16:55   点击:956   评论:0  

浅析残荷先生《灵雨集》中的意识流现象

 

今日受残荷先生嘱托,嘱我就其刚发表的《灵雨集》加以点评,我自知以我之关于古诗的学识是远不及先生的,无论从诗歌的形式结构,音韵格律,先生之功力,我只能望其项背,在此处点评,恐贻笑大方。但先生之托,实不忍负,愁肠处,忽生一念,拟就结合我所学之心理学,谈谈我对残荷先生此诗集的印象。

考量先生《灵雨集》,体量巨大,且多为一时之兴而数篇呼之而出,其中不乏“意境情思重复拖沓”之处,这在先生以前发表的组诗中,也可窥见,亦有书友指出从处,大抵曰“凡组诗记一事,少则三四首,不过七八篇,如先生组诗动辄十余首,给人以冗余拖沓之感”,扪心而言,我初读先生此集,亦有此印象,但与此印象同时而生的还有“意识流”二字。

后伏案而读,此印象越发深刻了。

“意识流”是一个心理学概念,也是文学领域一个主流流派。弗里德曼曾将“意识流”文学的写作技巧概括为三点,“内心独白”,“心理分析”、“感官印象”。意识流所倡导的是“用文字去表现人的非逻辑性、非理性、超时空或无意识的精神活动”,意识流大师伍尔夫曾这样解释意识流文学:心灵接纳了成千上万个印象---琐屑的、奇异的、倏忽即逝的或者用锋利的钢刀深深地铭刻在心头的印象。它们来自四面八方,就象不计其数的原子在不停地簇射;当这些原子坠落下来,构成了星期一或星期二的生活,其侧重点就和以往有所不同;重要的瞬间不在于此而在于彼。……把这种变化多端、不可名状、难以界说的内在精神---不论它可能显得多么反常和复杂---用文字表达出来……

残荷先生在他的《灵雨集》中描述了很多瞬间闪现的印象、感觉、猜测、情绪、回忆、判断、分析、幻觉、梦境等,构成了人那深不可测的精神世界,如同伍尔夫比喻的"纷纷坠落的原子""内心火焰的闪光"。下面我们就来细究一下残荷先生灵雨集中的意识流现象。

前面我们说过,意识流文学作品的三个技巧分别是,内心独白,内心分析和感官印象,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内心独白和感官印象,这三种技巧在残荷先生的灵雨集中都得到了自然的充分的利用

(一)感官印象。弗里德曼指出感官印象是"头脑一般说来是消极被动,只受瞬息即逝的印象的约束","只是和一小部分意识有关,但它是距离注意力中心最远的一部分"。我们理解为:感官印象,是在一段意识中并非人物注意力所集中的,而只是人物的感官于瞬间偶尔捕捉到的、稍纵即逝的客观存在物。这里强调的是“瞬间、偶尔”的客观存在物。灵雨集中有一组诗,古意九首1.7,当是作者17日晚,偶尔翻开旧短信之后,念起家中人,并当时所行所思所想所感。夜扪旧短信,短信是所见,是伊人所发,瞬间与子(伊人)联系到一起,这些意象的主题都是伊人,然后又联想到当时,忍泪无语挥别,现实中不再相见,梦魂自兹稀,梦里也很难相见。旧短信瞬间和作者内心的主导意识即思念远方的人。

类似的视觉印象在《灯底一束》中体现的更为淋漓尽致。此处通篇引来,读者可自行类比。这组诗的核心意象是花,但又不是同一支花,同一种花,这些花是怎么突入作者的脑海中呢,我们可以相见,作者也许在灯下静坐,眼中无意中看到房间里的一束花,也许只是一个朦胧的意象,却引发了作者连篇的思索。那里的花,和春,和女人,和胜败,和荣枯都是相关联的。作者,由一朵花的印象,引发出,无限花的联想,天马行空,这就是意识流的特征。

二、内心独白

传统文学作品的内心独白,多数都是经过作者加工过的理性的合乎逻辑的意识。而意识流文学作品中"内心独白可以再现意识的任何一个领域"。即包含理性的、合乎逻辑的和非理性的、不合乎逻辑的两种,而以非理性、非逻辑性的为基本特征,所以我们理解为,内心独白即杂乱的不连贯的自由联想。同样,我们可以在《古意九首》《灯下一束》中找到非常贴切的解释。

这两组诗实际上就是作者的内心独白,诗中所描述的那些景物意象,基本上都是作者有,一个景物意象,联想出来的幻觉,子披衣,梦魂,他生今世(略胜他生远,虽知并是空),所向皆自择,春草难斫根,遗子五色笺,我眸之颜色,蜂蜜犹保险,人心不如蜜,愿子好梦轻,愿子高翔得,等等,都是作者那一刻的内心独白。前后似断非断,不通还通。这种记述方式也深合意识流文学内心独白的记叙特点。

(三)内心分析。弗里德曼定义为:"内心分析是要把人物的印象汇总在作者的叙述内,因此它永远也不会脱离接近直接的思想和理性的控制的范围。……充其量它只可以说是用来再现意识的抽象。""再现意识的抽象"也完全可以是抒情主人公的自我意识活动,即自我内心分析。

一朵花相约,年年不相负。逢时亦零落,胜却人非故。遇见一朵花,在作者看来就是,一场约会,与花的约会就象征着与人的约定,不负鲜花就相当于不负伊人,虽然在相逢时花已零落,但花还是那朵花,胜却相逢时,故人心易变,这就是理性控制再现抽象意象。也体现了作者的真实内心。

 

前面所述主要是在意识层面,主要在阐释作者思维的内容。这是意识流文学作品的静内容方面。意识流,顾名思义,它在体现意识的,固有内容的同时,也体现了意识的动态特点。

屈光先生在他的,论中国古典文学的意识流现象一文中,将意识流的流动性特点,总结成四点,分别是顺流,环流,向心流和混流。

(一)顺流:一个意识流中各种信息闪现的顺序符合钟表时间就是顺流,顺流所用的表现手法主要是自由联想。

(二)环流:环流是一种特殊的顺流。顺流中的最后一个信息如果与进入意识的第一个信息相重叠或相一致,顺流就变成了环流。顺流和环流的关系与修辞学中的顶针与回环相类似。

(三)向心流:各信息之间既无逻辑关系,又无时空联系,只能凭某一吸引这些信息的中心点发生联系。

(四)混流:混流是意识流动的时空叠印、时空错位或梦幻与清醒的交织。

残荷先生的灵雨集,多是四句短诗,一首诗之内很难看出向心力流,混流的特点,但是集子中很多组诗,多是围绕同一主题或一时所感而创作,比如古意九首,当属向心流,围绕一思念伊人这一主导意识展开,虽天马行空,却形散神聚。

相对的,灯底一束,杂感,杂诗等组诗中多是自由联想或者自由联想与感官印象交错运用,而题材主要是回忆、寻迹、寻梦。混流的特点更为明显。

 

     残荷先生的灵雨集及其他集子,特别是在他的组诗中都有着特别浓郁的意识流韵味,在此就不一一详述。

另,因为本人学识有限,此文中大量借鉴屈光先生《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识流》一文中诸多论点,实乃拾人牙慧,不敢妄称己智。

 

 

推到展厅 礼物 打赏 赞(0) 查看   收藏(1)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涉政敏感内容 《用户条例》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请输入飘红理由

1、飘红的版主达到两位,标题会变红;
2、加精的版主达到三位,才能显示“精”字图标。
3、飘红鼓舞士气,加精保证水平。请各位版主把好质量关。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贴子
将贴子移到
说明:因缓存的关系,贴子移动后,列表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请等待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