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社 (管理员邀请方可加入)
31
成员
81
粉丝
214164
人气

诗的本质

箧底吴钩 发布于 2016-11-23 16:45   点击:4266   评论:17

诗的本质


有好友言道:你的诗过于袭古,过于抒发个人境遇,而缺少了些时代性。可否在表现时代性和社会性方面作些拓展?

这话的涵义是:诗人(我其实最多只能勉强算个写诗的人,还不敢自称诗人。这里说诗人云云,既是自抬身价,也是便于大家理解)是时代的,所以也应表现时代。同时,诗人生于大众,所以也应表现大众的口味。因而,诗也应该是时代的、大众的。

这就牵扯到一个根本的问题:诗的本质是什么?我们为什么写诗? 


一、诗的起源与发展:

诗一开始必然是与乐、舞同源的。开始的时候是跟随着舞蹈一起表演用的,并没有太多实际的意义,纯粹用来统一节奏。其后诗、乐、舞分离,乐重和谐,舞重姿态,诗重意义。因此说到诗的源起和发展,必分为歌谣、乐府、诗三个阶段。歌谣是大众化的,有一个原生的作者,但它的本质是传唱,是大众的口口相传,并在口口相传中不断加以改编,在总体结构相类的基础上,按方言习惯产生多个版本。比如我小时候常听的《拉大锯扯大锯》。

第一种:

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唱大戏。妈妈去爸爸去,小宝宝也要去。拉大锯,扯大锯,你过来我过去。拉一把扯一把,小宝宝快长大。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里唱大戏。接姑娘,请女婿,就是不让冬冬去。不让去,也得去,骑着小车赶上去。

第二种:

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唱大戏。接姑娘,请女婿。小外孙子也要去。今搭棚,明挂彩。羊肉包子往上摆。不吃不吃吃二百!

第三种:

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唱大戏;接姑娘,送女婿,小外孙也要去;姥姥不给饭吃,上房后吃巴巴蛋去。

第四种:

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里唱大戏。接姑娘,请女婿,就是不让冬冬去。不让去,也得去,骑着小车赶上去。

第五种:

拉大锯,扯大锯,姥家门口唱大戏,接姑娘,唤女婿,小外孙也要去。他妈不让去,嫌他太淘气。姥姥家不给饭吃,舅舅给杀个大公鸡,蒸也不蒸熟,煮也煮不烂,记得外甥直打转。

(以上几个版本取自百度。我小时候听的版本跟上述又有所不同。)

这个歌谣,一般是大人(比如奶奶、外婆)把孩子抱坐在膝上,拉着双手,一前一后做拉锯状,一边拉一边唱。它从内容上看并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就是有个节奏而已。

它起先必有一个作者,但歌谣的作者绝不可考。后来大众觉得挺有意思的,就传唱开来,并在传唱过程中逐渐修改,成为若干个版本。由此可见,歌谣的时代,诗人是不着名的。

第二个阶段是乐府。乐府的主体是音乐。词是配合音乐的,是附件而不是核心部件。而乐府的音乐必然是大众的。为配合大众而生产的“附件”,其口味和表达的思想也不是个人的,而是大众的。因此汉乐府的原作者之名必不彰显。至于太白及以后的拟乐府,不过是借乐府之瓶装上新酒而已,文义已是主流,音乐则已经退居二线甚至没有了。现在仍然有人写诗打着乐府之名,那跟音乐就完全沾不上边,是纯粹的诗了。

第三个阶段,是诗的阶段。这个阶段,诗跟音乐已完全分离,它已经是一种完全独立的艺术形式。正因如此,它的意义才会成为核心。我们谈诗,都是基于这第三个阶段来说的。


二、诗与散文的区别:

我以为,如果仅仅从形式上区分诗与文,是浅薄的。应包括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形式,是指诗必须有诗的形式,包括平仄、节奏、用韵等。内容,则诗必抒情,抒情必发乎衷肠。很多时候,诗只抒发情感而少逻辑。散文则平和冲淡、理性得很多。这两个区别,我以为是区分诗和散文的核心。 


三、诗从何而来?本质是什么?

诗之来处,必是个人的情感。除此别无二途。诗是表达,表达的是外物作用于内心的感受,是个体的生命体验。所以有“愤怒出诗人”、“国家不幸诗家幸”之类的说法。越是个人的境遇不如意,越是个人遭受各种不幸,他越是忧郁、愤激,因忧郁、愤激而激荡于腔中,诗就喷薄而出了。因此,诗一定是个人的。越有个性,越有可能写出好诗。平和冲淡的人,也可以写出不错的诗,终究距一流尚远。

所以,诗的本质是个性的、抒情的,只有抒情的才是诗,只有个性的才是好诗。因为他抒的只可能是他个人彼时彼刻独特的情感,并由此感发出独特的、与众不同的东西。

若诗人个人的情感,恰巧与人类共同的人性相吻合,则他就可以成为伟大的诗人。比如屈子、渊明、老杜、太白、稼轩。这些人的共同点,是都怀有一颗悲天悯人之心。但这种悲悯之心,是通过他个人的情感表达出来的,又是个性的。

有人说,禅诗是诗吗?我认为不是。禅诗并非出于自身的愤怒,不是抒发个人的情感,因此不是诗。说它是文更准确些。其它的,包括打油诗、医方、江湖切口之类,都是“非诗”。


四、诗与时代:

任何诗人,必会处于某个时代,这个是命运的安排,并不由他自己决定。他一生的所有行为均与他所处的时代相吻合。比如当代,我们坐的是飞机高铁,通讯是手机,写字用电脑。当然还有米是杂交稻,油是转基因,肉是瘦肉精……等等。这些是古时所没有的。我们所写的诗,如何能不受到这些的影响?有了这种影响,怎么能说诗没有时代感?

有人说,你的诗用的是古体、古韵,里面的意象、词语都是古代的,为什么不用现代的词汇呢?

我说,一个民族的审美,千百年来有一些固定的方式。比如说到菊花就想到隐逸,说到兰花就想到高洁,说到鸿雁就想到远方的书信。等等。这些近乎固定的表达方式,形成了民族独特的审美标准。它可以千百年不变。一千年前是美的,一千年后的今天依然是美的。但你非要用手机、微信、QQ来表达对远方人的怀念,就要试着把这些新词融入到整体的意境中去。这个可以尝试。比如唐人有“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葡萄”和“琵琶”都是外来语,是新词,可唐人一样拿来入诗。现在看来,并没有违和感。这是成功的例子。我自己也有诗:

《万佛山》

相顾频相隔,遥呼对手机。声微凭短信,云重失红衣。
才叹石崖险,忽逢竹雨稀。淋漓何处就?路转似霏微。

这是不成功的例子。中间的“手机”、“短信”二词,明显有违和感。我们可以努力找到更好的表达方式,用更有美感的方式来表达“手机”和“短信”这两样物件。

也有一些诗人,他们在现代性上做了很多尝试。比如李子、独孤食肉兽等。但他们的诗,我自己并不喜欢,因为既不美,也不能深刻地反映人性。李子的诗,其实骨子里彻头彻尾是新诗,只不过用旧诗装了一下。不信你把他的诗每句一行分开看看。相当于说,传统诗词是阳澄湖大闸蟹,而李子诗是从苏北运来的,在阳澄湖里浸了一下,我们当地称之为“阳澄湖洗澡蟹”。可实际上,我觉得苏北骆马湖、洪泽湖的螃蟹,口感并不比阳澄湖的差。不过是吃个名气而已。

在用新词、新物上面,还需要大家更多的尝试,更多的努力。

而诗词更多的写法则是直接用古代传承下来的意象和词汇,用古代传承下来的表达方式。我认为,你既然选择了传统诗词的形式,就完全可以袭古。因为他的审美标准是现成的。用古人现成的东西表达当代的情感,有何不可呢?

有人说,世界上每天都在发生很多事情。开会了、打仗了、地震了 ……你怎么不写首诗呢?还是那句话。诗,一定是个人的,它必须出于自身的情感,是外物作用于内心而感发出来的独特的、与众不同的东西。应时、应景、应酬,在我是不太会写的。老干体之所以盛行,就是这“三应”太多。并不是说不能“应”。如果是出于真情,发自真心,酬唱之作仍然可以是优秀之作。例子太多,大家自己找吧。

现在说到“三应”的核心问题,一是“虚情假意”,没有自己独特的情感。二是奴性不改或惰性不改,没有自己独立的思想。有人曾发留言:为配合国家XXXXXX战略,我们一起写XX主题的诗若干首,刊于某处,云云。呵呵。我可以明确地说,我写的那些诗(或者自己称为诗的东西),不论好坏,都是出于本心,都是自己情感的表达,永远不是为了配合某部委的某个活动。如果为了应酬,我也可以秒写个“两会宏图展,阔步奔小康”之类。可是,这是诗吗?这是“我”的诗吗?

因此,说诗一定要有时代感,其实是个伪命题。


五、诗要适合大众的口味吗?

其一,如前所述,诗一定是个人的情感,它不可能与别人的情感共生共有。而且,大众是何人?是北上广有房的人,还是永远买不起房的北漂?是广大中产阶级(借用一下这名词),还是农村留守的老人?是初中毕业就去工厂的工人,还是大学里的本科、硕士?这些人在本质上是不同的,你怎么让某首诗反映这么多、这么复杂群体的情感?

其二,真正伟大的诗和诗人,又一定是大众的。比如屈子,他本身就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这是一种伟大的博爱精神,它已经超出了个人的范畴。我想,如果南丁格尔生在中国,或许她也能写出与屈子一样伟大的诗。因为,能写真正属于大众的诗的,一定是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其三,属于大众的诗,并不是肤浅的,更不是从形式上去媚众、媚俗。而是从更深闳的地方去关注大众,同时又坚持自己独特的感悟,独立的思想。

大众有大众的娱乐。流行歌曲就是其中一种,我也很喜欢。但它们毕竟与诗无关。

其四,抛开上述三条,一味要求诗人取悦大众,无非就是“文艺为人民服务”的翻版。它只能造就“样板戏”和“新国风”。 


六、关于诗的格律(包括韵):待续(还得看情况,呵呵) 


七、其它:还有不少内容。这次作业交了就完成任务了,后面视情况再说。


 箧底吴钩

2016.11.23


礼物 打赏 赞(90) 收藏(18)
诗词吾爱网推出超级会员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请先 登录 再发表评论)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